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0 11:35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近日多筆針對印度銀行業的十億美元級交易,使該國金融板塊成為全球資金焦點——當前正值美國信貸虧損和貿易緊張局勢正令全球投資者感到不安。
上周末,阿聯酋國民銀行宣佈計劃向RBL銀行有限公司投資30億美元,成為印度銀行業獲得的最大一筆外資。本月早些時候,阿布扎比的國際控股公司簽署協議,以約10億美元入股Sammaan資本有限公司;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旗下銀行子公司則在5月同意以16億美元收購Yes銀行有限公司20%的股份。
數據顯示,隨着全球投資者在這個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中尋找機會,今年迄今達成的涉及印度金融服務目標的交易總額約150億美元,延續了前幾年投資銀行、保險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勢頭。
這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近期美國Tricolor控股公司和First Brands集團的倒閉引發了市場對隱性信貸損失的擔憂。印度在遭遇美國50%關税打擊(這可能影響其經濟增長)后,正試圖與美國解決問題。
海外買家在該領域也缺乏成功先例,該行業目前仍由根基穩固的本土機構主導,且不到十年前還曾與影子銀行危機作鬥爭。
獨立研究分析師赫曼德拉·哈扎里表示:"外資銀行收購印度銀行的成功案例非常有限",且並不總能轉化為利潤和收入增長。外國投資者願意投入巨資顯示了其意圖,但他們能否在印度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建立盈利的零售業務還有待觀察。
目前,競購方更關注積極因素。印度銀行機構看起來相對更具絕緣性,並能從快速數字化普及、政府舉措以及大量未開立銀行賬户人羣中獲益。日本大型銀行一直公開表示對印度資產的興趣,而來自中東和歐洲的資金雄厚企業現在也將目光投向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
RBL銀行首席執行官R·蘇博拉曼尼亞庫馬爾周日在一場簡報會上指出:"印度增長故事已獲全球認可。"他強調穩定的金融體系和健全的監管機制增強了吸引力。
近年來,印度儲備銀行通過旨在促進信貸流動、鼓勵借貸和融資的措施來加強金融業。該監管機構還打擊過度冒險行為,頻繁警告影子貸款機構不要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增長,並誓言如果他們不加強風險控制將採取行動。
這些措施是在大約七年前該行業爆發危機后採取的,當時堆積如山的壞賬拖累了增長。這促使政府徹底改革破產法併爲國有銀行補充資本。
印度政策制定者正在探索吸引更多外資的方式,包括討論簡化海外投資者增持國有銀行股份的選項,以及允許大公司申請銀行牌照。
行業巨頭HDFC銀行和ICICI銀行近期公佈的業績顯示,儘管利息收益率仍承壓,但兩家機構憑藉貸款增長實現了超預期業績。涵蓋12只成分股的Nifty銀行指數今年已上漲逾13%,周五收盤創歷史新高。
更多鉅額交易可能接踵而至。政府計劃出售IDBI銀行有限公司的股份,預計將獲得數十億美元收入。日本最大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正在積極尋找收購目標,據稱已進入收購希里融資有限公司股份的深入談判階段。

Grant Thornton Bharat合夥人兼金融服務業務主管維韋克·拉姆吉·耶爾表示:"地緣政治風險加速了金融和供應鏈風險,外國投資者正在尋找能最大限度降低這些風險的國家以尋求阿爾法收益。印度以內需為主且與全球經濟關聯度低,使其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