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這周,北京有這些企業獲得融資(9.22-9.28)

2025-10-19 19:16

(來源:中關村智慧城市信息化產業聯盟)

本次信息涵蓋統計截止日之前已融資,但未對外披露信息的企業

01

流形空間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同創偉業、錦秋基金等

證券之星消息,根據天眼查APP於9月21日公佈的信息整理,北京流形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天使輪融資,融資額未披露,參與投資的機構包括同創偉業,錦秋基金,英諾天使基金。

北京流形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5-05-22,公司法人代表為武偉,主要經營軟件開發;軟件銷售;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信息技術諮詢服務;信息諮詢服務。

02

諾亦騰機器人獲經緯創投等天使輪投資

9月23日,智能機器人研發商諾亦騰機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諾亦騰機器人」)宣佈完成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創投和阿爾法公社聯合投資。

諾亦騰機器人成立於2025年3月21日,是一家專注於智能機器人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從事智能機器人銷售、工業機器人銷售、工業機器人安裝、維修、服務消費機器人銷售以及智能機器人的研發等業務。公司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機器人技術在工業和消費領域的廣泛應用,提升生產效率和用户體驗。

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諾亦騰機器人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公司計劃加大在智能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同時拓展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諾亦騰機器人表示,將藉助本輪融資的資金,加速產品迭代和市場佈局,力爭在智能機器人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03

華美浩聯完成C+輪融資

華美浩聯近日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遠毅資本、鼎暉投資、九品投資、淳輝基金及協同仕富投資。公司專注於為金融保險機構提供涵蓋獲客、增值、風控及健康險產品創新的四大健康管理解決方案。依託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與科技能力,華美浩聯已為超2000萬用户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務體系,持續推動保險與醫療深度融合,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與服務升級。

04

元橡科技獲高新旗勝基金等 B + 輪投資

9 月 23 日,智能視覺解決方案提供商元橡科技完成 B +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新旗勝基金、芯雲數字經濟發展基金及江西贛投聯合投資。關於本次融資的關鍵細節,包括融資金額(人民幣)、股權佔比及投后估值(人民幣),目前均未對外披露。

作為聚焦智能視覺領域的創新企業,元橡科技核心業務圍繞立體視覺解決方案展開,形成 「相機硬件 + 軟硬件聯合優化」 的一體化服務模式 —— 其核心技術亮點在於將基本圖像處理全流程在端側完成,既保障數據處理的實時性,也降低對雲端算力的依賴,為下游場景提供高效、便捷的視覺產品支撐。從應用場景來看,公司產品已深度切入車載、無人機、機器人三大領域,既適配車載環境下的感知需求,也滿足無人機航拍、機器人導航等場景的視覺技術支持,在智能視覺與實體產業融合領域構建了差異化競爭力。

05

華粹星光獲百咖創投天使輪投資

9 月 23 日,成立於 2024 年、位於北京朝陽區的文化遺產 AI 大模型研發商華粹星光完成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百咖創投投資。關於本次融資的關鍵細節,包括融資金額(人民幣)、股權佔比及投后估值(人民幣),目前均未對外披露。

作為聚焦文化遺產與 AI 技術融合領域的創新企業,華粹星光核心業務圍繞文化遺產 AI 大模型的研發與應用展開,核心定位是將人工智能技術與中華文化傳承創新深度結合 —— 通過 AI 大模型的算法能力,挖掘文化遺產背后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既可為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修復提供技術支撐,也能推動文化遺產元素在文創、教育、文旅等領域的創新應用,為中華文化的當代傳播與活化利用開闢新路徑。其業務方向既契合文化遺產保護數字化的行業趨勢,也滿足大眾對優質文化內容的需求,在 AI 技術落地文化領域構建了差異化定位。

06

率為科技獲兩江資本等戰略投資

9月24日,傳感器研發商率為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率為科技」)宣佈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兩江資本、廣凡資本及魏橋創業集團聯合領投,具體融資金額未披露。

率為科技成立於2021年2月3日,是一家專注於光電傳感測量、導航控制以及智能控制系統等相關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軍用領域,致力於為國防工業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傳感解決方案。自成立以來,率為科技憑藉其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應用前景,迅速在行業內嶄露頭角。

此次戰略投資的完成,將為率為科技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加速其在技術研發、產品迭代及市場拓展方面的佈局。投資方兩江資本、廣凡資本及魏橋創業集團均表示,看好率為科技在高端傳感器領域的長期發展潛力,未來將為其提供全方位的資源支持。

07

「瑛菲網絡」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

9月24日消息,北京瑛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瑛菲網絡」)近日完成Pre-A輪千萬級人民幣融資。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進一步打造面向雲和大模型場景的現代化智能流量管理平臺,鞏固瑛菲網絡在金融級流量管理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優勢。

瑛菲網絡成立於2022年9月。公司核心團隊自2012年起研發面向雲場景的現代化流量管理技術,自主研發的流量轉發產品和技術已經在大型互聯網公司和全國股份制銀行場景穩定運行十年以上,實現了對於國外同類產品的替代和超越。公司客户涵蓋招商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集團、上海農商銀行、寧波銀行、陽光保險、麥高證券、度小滿、央視網等金融與媒體機構。

08

和澤科技 Symbionics 獲北洋海棠、三博腦科 A 輪投資

9 月 24 日,成立於 2023 年、位於北京海淀區的柔性腦機接口設備研發商和澤科技 Symbionics 完成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北洋海棠與三博腦科聯合投資。關於本次融資的關鍵細節,包括融資金額(人民幣)、股權佔比及投后估值(人民幣),目前均未對外披露。

作為聚焦腦科學前沿領域的創新企業,和澤科技 Symbionics 核心業務圍繞柔性腦機接口設備的研發與轉化展開,核心定位是推動腦機接口技術在腦科學研究與臨牀應用兩大場景的落地 —— 其研發的柔性腦機接口技術,一方面可在醫療領域為多種疾病提供全新治療方案,突破傳統治療手段的侷限,為神經系統疾病等患者帶來新希望;另一方面,也為未來構建 「無縫人機交互」 奠定技術基礎,拓展腦機接口在非醫療場景的應用想象空間。其業務方向既契合腦科學技術臨牀轉化的行業趨勢,也順應前沿科技人機交互的發展需求,在柔性腦機接口賽道構建了差異化技術定位。

09

靈寶 CASBOT 獲正悦投資天使 ++ 輪投資

9 月 24 日,成立於 2023 年、位於北京海淀區的通用人形機器人研發商靈寶 CASBOT 完成天使 ++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正悦投資投資。關於本次融資的關鍵細節,包括融資金額(人民幣)、股權佔比及投后估值(人民幣),目前均未對外披露。

作為聚焦先進製造與機器人領域的創新企業,靈寶 CASBOT 核心業務圍繞通用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品的研發及落地應用展開,核心定位是通過前沿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打造可替代人類執行高風險、高強度及單調重複工作的智能裝備 —— 其差異化優勢不僅體現在人形機器人本體與 「腦」(智能控制系統)的研發能力,更在於上游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佈局:自研的靈巧手、高性能一體化關節、核心控制器單元可與機器人本體高度適配,實現高性能全身一體化控制,從源頭保障設備穩定性與適配性,降低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在通用人形機器人賽道構建了 「整機 + 核心部件」 的一體化技術壁壘。

10

核心團隊成長於清華,星測未來完成A輪融資

投資界9月28日消息,近日,星測未來完成A輪融資,其中A1輪由錫創投領投,一村資本等參與投資,融資金額數千萬元;A2輪由江陰高新金投領投,江陰市人才基金等參與投資,融資金額數千萬元。星測未來近一年融資額達億元。本輪融資將用於長三角地區業務佈局、產品技術研發與批產以及新興應用場景拓展。

星測未來成立於2020年,專注衞星智能化,賦能高效空天信息服務。公司致力於「AI+航天」的深度融合,為通信、遙感、態勢感知、太空計算等領域提供領先的天基智能解決方案。

公司核心技術優勢包括獨家空間輻射數據積累、低成本高可靠計算體系、輕量化算法及軟硬件協同優化能力,面向情報偵察、應急救災、空間目標探測、大規模星座協同等高時效、智能化場景,提供軟硬件一體的智能計算平臺與AI應用解決方案

核心團隊成長於清華「天格計劃」,由數十位博士領銜,具備深厚的研發實力。目前已有超過20顆載荷在軌穩定運行,最長無故障運行時間超過5年。公司產品已成功服務於多個商業衞星星座的批量化建設,深度參與國家民用空天基礎設施及遙感星座的核心任務,並擴展應用至無人機及其他智能裝備領域。

11

他山科技獲尚橙投資公司等 B + 輪投資

年 9 月 25 日,人工智能觸覺傳感芯片及應用解決方案研發商他山科技完成 B +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尚橙投資公司、基石資本、彬復資本及道氏技術聯合投資。關於本次融資的關鍵細節,包括融資金額(人民幣)、股權佔比及投后估值(人民幣),目前均未對外披露。

作為聚焦觸覺感知技術領域的創新企業,他山科技核心業務圍繞人工智能觸覺傳感芯片及應用解決方案展開,其核心技術突破在於自研全球首款數模混合 AI 觸感芯片及配套觸覺感知算法,成功解決觸覺多維感知信號同時解析的行業難題。公司研發的觸覺傳感器具備多重核心優勢:可實現高精度三維力實時感知、材質識別與接近覺感知,同時支持多觸覺傳感單元的動態協同感知 —— 這一技術不僅能有效促進人形機器人場景閉環及泛化能力,提升人機交互智能化水平與服務質量,還可廣泛應用於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等領域,為多行業觸覺感知升級提供關鍵技術支撐,在 AI 觸覺傳感賽道構建了 「芯片 + 算法 + 傳感器」 的一體化技術壁壘。

12

好牙醫完成C+輪融資 加速佈局口腔健康服務

在線牙醫預約平臺好牙醫近期完成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合肥高投投資。作為北京融通信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好牙醫致力於通過數字化手段優化口腔醫療服務流程,提升患者就診效率。此次融資將主要用於拓展服務網絡、強化技術平臺及深化區域市場覆蓋。隨着居民健康意識提升和醫療消費結構升級,在線醫療預約服務持續受到資本關注,好牙醫憑藉其專業化的運營模式和用户基礎,進一步鞏固在牙科O2O領域的競爭優勢。

13

百曜科技獲順禧基金、峰瑞資本天使輪投資

9 月 25 日,成立於 2024 年、位於北京懷柔區的 AI 虛擬細胞平臺提供商百曜科技完成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順禧基金與峰瑞資本聯合投資。關於本次融資的關鍵細節,包括融資金額(人民幣)、股權佔比及投后估值(人民幣),目前均未對外披露。

作為聚焦 AI 與生物醫藥交叉領域的創新企業,百曜科技以 「AI 虛擬細胞平臺」 為核心競爭力,構建多物種知識增強大模型,通過融合基因組、轉錄組等多模態生物數據,實現細胞級動態建模與生命過程預測。這一技術突破解決了傳統生物醫藥研發中 「周期長、成本高、成功率低」 的痛點 —— 其打造的 「虛擬實驗 + 細胞製造 + AI 藥物管線」 三位一體閉環體系,已在工程細胞 CRO 服務、干細胞藥物開發、外泌體藥物管線、γδT 細胞免疫療法等前沿領域落地應用,形成從理論模擬到實體轉化的全鏈條服務能力。

14

專注病理數智化,透徹未來完成 A++ 輪融資

近日,智慧病理企業北京透徹未來,正式對外宣佈成功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道合科技投資領投。

本輪融資將用於推動透徹大腦病理大模型的臨牀應用和推廣,加速數智化病理科在全球的佈局。公司計劃加強與醫療機構合作,優化產品服務,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全球醫療健康事業貢獻力量。

透徹未來致力於使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為病理圖像提供的智能判別、診斷、預測,並提供最優化的解決方案。為中國及亞太地區病理學界能實現行業數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長遠發展提供服務。

15

焱融科技獲北京國管投資 C 輪融資

9 月 26 日,成立於 2016 年、位於北京海淀區的超融合架構解決方案提供商焱融科技完成 C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北京國管投資投資。關於本次融資的關鍵細節,包括融資金額(人民幣)、股權佔比及投后估值(人民幣),目前均未對外披露。

作為聚焦企業 IT 服務領域的創新企業,焱融科技核心業務圍繞新一代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應用推廣與產品研發展開,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全棧式自主研發產品矩陣 —— 旗下涵蓋超融合存儲、超融合私有云、超融合雲桌面三大核心產品,可實現從數據存儲到雲端部署、終端應用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覆蓋。從應用場景來看,公司產品已深度滲透金融、物聯網、智慧交通、廣電、教育等多行業,既滿足金融領域對數據安全與存儲效率的高要求,也適配物聯網場景的海量數據處理需求,為不同行業客户的數字化轉型提供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核心支撐,在超融合架構賽道構建了 「產品全棧化 + 行業廣覆蓋」 的差異化優勢。

16

產業資本加入,航星傳動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投資界9月28日消息,近日,高端控制系統裝備服務商北京航星傳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星傳動)宣佈完成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由產業方廣州數科集團旗下平雲資本、廣州產投、湖北科投(光谷產投)聯合投資。引進產業方股東后,航星傳動將向產業方股東學習先進的管理、生產經驗、完善升級公司管理體系,並基於產業方成熟的銷售網絡、客户資源和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優化公司「軍民兩用」伺服系統市場結構,全方位推動航星傳動走上一條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本輪資金將用於進一步引進高端研發人才,提升核心技術研發能力,開拓國內、國外市場。

航星傳動的系列化伺服系統以「輕質小型化、長時高可靠」的創新設計備受業界認可,旋轉舵機系列化產品的額定輸出力矩從2Nm到1600Nm,直線式伺服系列化產品額定輸出力從100N到150000N,水下系列舵機噪音低、耐壓6000米,伺服系統控制精度高、環境適應性強、整體性能指標優異,實現了「小型化、集成化、模塊化、輕量化」,滿足用户極小安裝空間和高性能指標的要求,成本更低,效費比更高。

17

智策領航完成天使+輪戰略融資,徐匯資本領投

9月29日消息,近日,智策領航宣佈完成天使+輪戰略融資,由徐匯資本領投。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產品迭代升級以及市場拓展。截至目前,公司累計融資額已達數千萬元。

智策領航成立於 2024 年,由來自清華大學、國際名校以及頭部科技與金融企業的團隊聯合創立,致力於以人工智能驅動金融投資的普惠化和智能化。核心產品「財搭子」定位於大眾投資者的 AI 投資夥伴,通過多智能體協作機制,提供市場線索整理、走勢預測、研報分析、投資回測與結構化問答等功能,幫助用户像專業投研團隊一樣做出更理性和高質量的投資決策。自上線以來,「財搭子」憑藉智能體研報與社區化體驗獲得了快速增長,成為金融 AI 賽道中具有潛力的創新產品之一。

18

東院投資找光儲網 天使輪

9月28日,廣東東院高新投資宣佈完成對北京找光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找光儲網」)的天使輪投資。此次投資旨在支持找光儲網在光伏儲能產業平臺領域的創新與發展。

找光儲網成立於2021年6月28日,是一家專注於光伏儲能產業的一站式服務平臺。該平臺以「信息+數據+智能科技」為核心,致力於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智能服務體系,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光伏儲能解決方案。通過整合行業資源,找光儲網旨在推動光伏儲能產業的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

19

星河動力航天完成24億元D輪融資

近日,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順利完成D輪融資,融資總額共計24億元。本輪投資方包括:北京市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產業投資基金,南京市創新投資集團及南京六合區各級投資平臺,四川產業振興基金投資集團旗下四川製造業協同基金和四川區域協同基金,四川成果轉化基金,濟南中泰交產基金,交融君泓五期南京基金,亦莊中瀛扶搖基金,池州梅嶺池香基金,海南和城航天基金等。

星河動力航天是國內火箭發射次數最多、成功率表現最佳的民營商業航天企業。企業堅持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並重,通過「谷神星」、「智神星」兩個系列火箭,構建起了300kg至58t運力範圍的全產品譜系,為我國商業航天發射市場提供可靠、多元、高效的發射服務。截至目前,企業成功完成了20次火箭發射,為27家商業衞星客户共計發射了85顆衞星,煉就了新時代太空運輸的可靠品牌。

公司正在集中力量打造新一代可重複使用中大型液體運載火箭產品,以滿足巨型星座組網、深空探測、商業載人等任務需求

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加快其「智神星」系列可重複使用液體運載火箭、「谷神星二號」中型固體運載火箭研製及相關生產、測試、發射能力建設。

20

超智算獲中科聞歌、星連資本(Z 基金)Pre-A 輪投資

9 月 28 日,成立於 2024 年、位於北京石景山區的 AI 基礎層企業超智算完成 Pre-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科聞歌與星連資本(Z 基金)聯合投資。關於本次融資的關鍵細節,包括融資金額(人民幣)、股權佔比及投后估值(人民幣),目前均未對外披露。

作為聚焦先進算力集羣平臺的創新企業,超智算核心業務圍繞 AI 產業算力需求展開,核心定位是為人工智能行業提供強大算力支撐,推動產業高效發展。其業務模式以 「GPU 資源 + 一體化解決方案 + 優化軟件服務」 為核心,技術層面具備三大差異化優勢:一是多硬件品牌適配能力,可兼容不同廠商的算力硬件,降低客户硬件選型與替換成本;二是全鏈路觀測功能,能實時監控算力調度、資源使用及任務運行全流程,保障算力服務穩定性;三是原子級調度技術,可實現算力資源的精細化分配,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精準匹配 AI 訓練、推理等不同場景的算力需求。

21

視知覺獲合肥濱湖金投等 B 輪投資

9 月 28 日,成立於 2023 年、位於北京海淀區的醫療信息化企業視知覺完成 B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合肥濱湖金投、禾合創投及煜華資本聯合投資。關於本次融資的關鍵細節,包括融資金額(人民幣)、股權佔比及投后估值(人民幣),目前均未對外披露。

作為聚焦臨牀超聲診斷治療領域的 AI 解決方案提供商,視知覺核心業務圍繞醫學超聲設備的智能化升級展開,核心定位是通過先進 AI 技術為超聲診斷與治療賦能 —— 其打造的醫學超聲影像診斷和治療全流程智能化解決方案,可直接作用於超聲診療的核心環節,一方面幫助超聲醫生提升診斷準確性與治療精準度,降低人為操作誤差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通過流程智能化優化,提升診療效率,緩解醫療資源緊張問題,為推動醫療技術進步與醫療服務均等化提供技術支撐,在醫療 AI 與超聲診療融合賽道構建了差異化競爭優勢。

22

阿米奧機器人獲中金資本、華建函數投資天使輪融資

9 月 28 日,成立於 2024 年、位於北京石景山區的具身機器人研發商阿米奧機器人完成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資本與華建函數投資聯合參與。關於本次融資的關鍵細節,包括融資金額(人民幣)、股權佔比及投后估值(人民幣),目前均未對外披露。

作為聚焦先進製造領域的創新企業,阿米奧機器人核心業務圍繞具身機器人的研發與規模化商業場景落地展開,其核心競爭力源於創始人團隊深厚的技術積澱與產業落地經驗 —— 創始人劉方為原小米汽車自動駕駛產品技術負責人及量產負責人,歷經小米自動駕駛團隊從 0 到 1 的籌建、研發與量產全過程,更早前還曾任職谷歌中國搜索業務核心團隊,具備跨科技領域的技術整合能力。依託這一背景,公司核心團隊集結了來自自動駕駛、機器人領域的資深人才,形成 「技術研發 + 量產落地」 雙驅動的核心優勢,尤其擅長將自動駕駛領域的多傳感器融合、實時決策算法等技術遷移至具身機器人場景。

本文內容由SCIIA祕書處整理,僅供會員內部參考,瞭解最新產業動態及發展方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