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9 21:30
新華財經上海10月19日電(楊子華)10月18日至19日,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於上海靜安舉辦。百余名國內外重量級嘉賓,圍繞數字驅動時代的世界變化、技術紅利與財富創造、時代變革下的全球金融合作、全球投資展望與創新趨勢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一場場座無虛席的會議、論壇,一段段分享洞見的主題演講,從「資本聚集」到「金融共識」,上海金融開放與創新的活力加速從靜安釋放。
加碼未來還是防守未知?嘉賓熱議投資風向
當一個論壇能夠吸引蘋果CEO蒂姆·庫克與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同台對談,其吸引力已不言而喻。蘇河灣大會的嘉賓名單本身就是一種積極信號:頂尖企業家、學者和資產管理規模超萬億元的機構代表們,正將目光聚焦上海。
來到會場,年內最為火熱的兩大類投資——AI(人工智能)和黃金,是嘉賓討論中的熱詞。
「機器人既是資本,又是勞動力,未來將出現AI發達國家與AI發展中國家的區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董事會主席金立羣説。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部署AI的話,就會喪失競爭力,也會錯失業務增長的機會和商業界的欣欣向榮。」蘋果首席執行官(CEO)蒂姆·庫克説。
「金融始終是技術革命的堅定擁護者和推動者。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革命加速突破,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和效率,緩解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表示。
「通脹與黃金在過去60多年里有十幾個周期都存在非常明顯的對應關係」,清華大學管理實踐訪問教授朱雲來在演講中回顧了全球經濟1960年-2024年的產值、貨幣等數據,指出貨幣發行對經濟刺激周期產生影響,最終轉移到價格變化形成通脹,進而引發黃金價格的變化。
AI代表預期,黃金對衝風險。加碼未來還是防守未知?透過一路上揚的科技股和高企的金價,與會的財富管理大咖們用各自的真知灼見,在技術紅利噴湧的上海提供瞭解讀投資表象的新視角。
今年1月至9月,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2967.83萬億元,同比增長12.7%,股票總市值、銀行間債券市場規模等位居全球前列。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表示,上海紮實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不斷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效。
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離不開集思廣益與凝聚共識。只有通過持續、深入、多層次的交流,才能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中把握趨勢。在大會搭建的溝通平臺,來自一線從業者、機構投資者與政策制定者的思想碰撞,為上海開拓國際視野和注入思想動能。
「以前有人曾問我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紐約式’還是‘倫敦式’,我説是‘上海式’的。這些老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經驗發展規律,我們借鑑學習,但不是簡單照搬。」上海市原常務副市長、中國證監會原副主席屠光紹在會上説。
匯流蘇河灣,資本「良港」靠岸
作為東道主,上海靜安為這場資管「論道」提供了絕佳場地。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靜安實現金融服務業增加值288.17億元,產業規模和發展增速均穩居全市前列。區內金融生態圈日趨完善,資產管理、資本市場服務、私募股權投資產業特色突出。
今年以來,管理資產規模超千億美元的全球資管公司範達集團全資控股的範達私募、淡明資本子公司淡明私募先后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持續加碼佈局中國市場。國內第三家中外合資理財公司施羅德交銀理財以及全國第五家獲批的外資公募基金聯博基金均於今年完成新一輪增資。擁有全牌照業務的綜合性證券公司高華證券上海分公司、國內首家中外合資人壽保險公司中宏人壽於靜安展業。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最複雜的A+H併購重組案例,合併重組后的國泰海通總部落户靜安,總資產和淨資產規模躍居國內行業第一。
資金流、信息流、數據流高度交匯,「用腳投票」的背后,是國內外金融機構對靜安金融環境的認可。近年來,靜安緊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步伐,發揮中心城區資源集聚、要素集聚優勢,率先獲批上海首批「股權投資集聚區」、在全市率先啟動「併購集聚區」建設。南京西路沿線靜安嘉里中心、恆隆廣場、興業太古匯等重點樓宇內,集聚了百余家知名一級市場投資機構。
聚焦營商環境服務,靜安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獲取專業服務的便利度。去年,靜安率先在區行政服務中心設立融資服務綜合窗口,揭牌融資服務中心。今年,靜安啟動境外投資項目許可諮詢服務點與全球服務商「一站式」出海服務中心,揭牌全市首個跨境金融服務中心。
網羅「錢袋子」和「金點子」,科技+資本釋放發展潛能
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與資金鍊深度融合,靜安構建開放協同的金融生態圈。今年前三季度,靜安全區完成新備案基金14只,累計規模88.3億元,無論基金備案數量還是募資規模,在全市各區均位居領先。
一方面,資本不再是是單純的財務投資者,而是通過深度參與和賦能,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鏈佈局。在股權投資領域,上海靜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不久前成立。該公司聯合歐萊雅、上海數據集團等產業龍頭,凱輝基金、國方創新等知名管理人,先后設立美粧健康、區塊鏈等產業賽道專項基金,推動商業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產業併購領域,德弘資本今年2月完成對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的控股權收購,便大刀闊斧推動其轉型,實現扭虧為盈。
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積極推進創新實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注入「靜安動能」。光大證券創新產品機制,成功發行證券業首單設置持續滾動發行條款的科技創新短期公司債券。興業銀行上海分行探索跨境支付數字化技術創新,依託數字人民幣區塊鏈服務平臺,為多家企業成功辦理數字人民幣跨鏈跨境支付業務,在跨境支付領域實現突破。
本次大會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是「上海AI-FI實驗室」的成立。當金融機構遇上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在垂直領域加快「落地生金」。國泰海通證券推出業內首個千億參數垂類大模型——君弘靈犀,在行業內率先完成網信辦算法備案、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登記。平安資管搭建的投研智能分析工具,使用「人機結合」模式,實現投資決策智能化。上汽財務推出「蒲公英」模塊化智能觸客引擎,為集團內外業務單元提供了可複用的AI+通信能力中心,在超過20家經銷商及集團內兄弟企業中試點應用。區內浦江數鏈、中金所數據、合合信息等一批深耕金融科技領域的技術服務商,積極構建覆蓋數據基建、智能風控、業務應用等關鍵環節的服務鏈條,為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上海市靜安區委書記鍾曉詠在會上表示,靜安將持續擴大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強化全球資本配置樞紐功能,深入探索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積極推動技術賦能金融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全球資本高地,加快建設股權投資創新樞紐,努力成為數字金融發展標杆。
以平臺促融合,以開放強引力。一場盛會雖結束,但資本的紐帶仍將人才、技術、產業緊密相連,財富管理的高地在蘇河灣邊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