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0 06:27
洲際船務集團把自己租來的一艘船,先花錢買下來,然后立刻轉手賣給了別人,這筆賣船的生意賺了大約630萬美元。
核心交易細節:
賣的什麼?
一艘名為「SEACON MANILA」的散貨船,建於2016年,噸位21,168噸。
賣給誰?
賣給一個名叫「BULK EXPORTS INTERNATIONAL INC.」的公司,由Harry Vafias先生最終擁有。買家及其擔保方與洲際船務集團沒有關聯,是獨立的第三方。
賣了多少錢?
1710萬美元。
怎麼操作的?(這是關鍵點)
這艘船目前是洲際船務集團光船租賃來的(可以理解為「長期連船帶殼一起租」)。
根據租約,他們有權利以一個最高約1030萬美元的價格(即「購買選擇權價格」)把這艘船買下來。
他們的操作是:先行使購買權(花最多1030萬買下船),然后同時轉手就以171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最終買家。 相當於一個「中間商」賺差價的操作。
賺了多少錢?
預計收益約630萬美元。計算方式很簡單:賣價1710萬美元 - 買船成本約1030萬美元 = 約680萬美元,再扣除一些税費和開支,最后淨賺大約630萬美元。
為什麼這麼干?
優化船隊: 賣掉舊船,回籠資金,為將來購買更合適的新船做準備。
改善現金流: 獲得一筆可觀的現金,增強公司流動資金。
抓住市場機會: 董事們認為當前的市場價格不錯,是賣掉這艘船的好時機。
對公司有何影響?
根據香港聯交所的規則,這筆交易的金額規模構成了「須予披露交易」,所以公司必須發公告告訴所有股東。但其中「行使購買權」那一步因為金額較小,不需要單獨公告。
總結一下:
洲際船務集團進行了一次精明的資產操作,利用租約中的購買權,低價獲得船舶所有權,然后高價在市場上賣出,一舉獲得了630萬美元的利潤,同時優化了公司的資產結構和現金流。董事會認為這筆買賣對公司和股東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