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0 07:10
(來源:中國旅遊報)
轉自:中國旅遊報
□ 本報記者 範朝慧
金秋時節意萬千,沈水之陽謀發展。10月16日,由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指導、中國旅遊報社主辦、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在沈陽舉辦。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佈局之年。本屆年會圍繞「展望‘十五五’——新起點 新機遇 新作為」主題,邀請產學研領域代表交流實踐經驗,為產業融合、行業交流、企業合作搭建平臺、拓展空間,助推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深化融合發展
「十四五」以來,多元融合持續深化,「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新業態不斷拓展,「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視去旅行」「跟着賽事去旅行」漸成風尚。站在新起點,如何更好推進多元融合,業界進行了充分交流、開展務實合作。
活動現場,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聯合人民文學出版社、交通銀行、新浪微博、同程旅行、亞朵酒店、閲文集團等共同啟動「跟着名著去旅行」。
《中國旅遊報》社有限公司與北京非凡領越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助力「跟着賽事去旅行」合作協議,推動「體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李寧品牌創始人、李寧集團董事長李寧説,體育賽事是串聯文化、商業、體育、旅遊的重要「連接點」,要進一步放大其價值,多方協同參與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當前「跟着賽事去旅行」成為市場潮流,集團聚焦大眾喜愛的運動項目,積極尋找產業鏈合作伙伴,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積極推動賽事與培訓精準落地到有發展空間的城市,創新產品形態,讓運動體驗與當地旅遊深度融合。
「網文IP及相關衍生資源受眾基礎深厚,公司已與多地文旅項目廣泛合作。比如,《慶余年》IP與熱門景區合作打造了眾多沉浸式體驗空間。」閲文集團公共事務總監段然説,本次年會提供了新的平臺、新的視角,下一步,將深化「IP+內容+文旅」合作,賦能中國旅遊產業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傳播為多元融合深化發展提供全新思路。
「新浪微博是旅遊話題的重要討論場,可以提供文旅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發展趨勢的風向標。」新浪微博旅遊主編李沂蒙説,新浪微博對「跟着影視去旅行」「跟着演唱會去旅行」等話題的傳播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高德地圖公共事務副總經理孫羽瑾説,高德近期推出「掃街榜」,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為上榜景區和商户帶來流量,幫助用户作出更精準的消費決策,增強遊客停留意願與體驗感,併爲優化城市文旅佈局提供數據支撐。
「在賦能文旅方面,抖音構建了全民共創的內容生態。遍佈全國的達人是文旅傳播的‘探路者’,專業的服務商是文旅傳播的‘加速器’,無數居民、攝影師是城市的‘深度解説員’。」抖音生活服務北部大區北方區區域負責人高暘説。
推動產業升級
「十四五」以來,旅遊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品業態推陳出新,消費場景迭代升級,發展潛力不斷釋放。如何抓住發展新機遇推動產業升級,業界分享了經驗與智慧。
「大模型在文旅領域大有可為,將為文旅行業創新發展賦能。如,消費體驗變革,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進一步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服務模式升級,在遊后利用大模型幫助遊客自動生成多種風格的帖子。」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婁超説。
「文旅有情緒,遊客才‘上頭’。我們通過深度挖掘在地文化,結合當下年輕人喜愛的文旅業態,將存量的室內外文旅空間轉化為城市文旅升級與城市更新的有效載體。」國藝同行(北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藝潼介紹。
「我們依託‘首旅精彩生活節’‘京彩燈會’等,打造夜經濟,提振消費。」首旅集團景區公司副總經理、京彩燈會總經理董鍇説,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第四季「首旅精彩生活節」在北京舉辦,推出市集展售、沉浸體驗、非遺展示等,為市民遊客帶來豐富體驗。
「我們推出‘拙政問雅’夜遊項目,讓遊客沉浸式體驗園林生活。遊客戴上VR眼鏡,可以穿越到500年前的拙政園,當一天園主。」蘇州拙政園管理處綜合服務科科員李榮龍介紹,拙政園還延長開放時間、打造四季復購模式,促進消費。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説,「十五五」期間,城市旅遊面臨着轉型升級,要建立新的發展邏輯,跟着旅遊需求走,跟着年輕人的消費潮流走。例如,旅遊開發要從重視「硬」開發轉向注重「軟」開發,從注重實物轉向注重情緒等。城市的閒置資產、商場等都可以轉化為旅遊發展空間。
「一兩真誠大於一噸宣傳。」沈陽市副市長劉克斌説,「十五五」時期,將做好頂層設計,通過持續做優文旅場景、做暖服務體驗,進一步提升沈陽文旅品質,讓更多人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推動城市文旅吸引力與口碑持續提升。
促進質效提升
「十四五」以來,旅遊市場持續升溫,入境旅遊、海洋旅遊等蓬勃發展,文旅重資產與輕資產協同發展,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多元選擇。如何以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業界持續關注。
「近兩年來,中國入境旅遊市場在政策紅利與消費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實現了從穩步復甦到加速增長的關鍵跨越,成為彰顯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聯合國旅遊組織大使、原執行主任祝善忠説,未來,應持續深化簽證與通關便利化,加快構建全域友好型支付與服務生態,完善離境退税全鏈條服務。以精準傳播塑造立體鮮活的中國形象,提升中國在全球旅遊市場中的話語權。
「‘十五五’期間,海洋旅遊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二級巡視員朱義海介紹,將用足鼓勵政策、創新獎勵機制,出臺更多保護性政策,推動海洋旅遊與生態修復相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共同打造區域海洋旅遊品牌。
「海南將在今年12月18日開啟封關運作,這將為發展海洋旅遊提供極大的便利。我們將實施海南濱海旅遊產品煥新行動,提升遊客接待能力;豐富濱海旅遊度假產品,吸引遊客消費。」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二級巡視員李勇説。
針對廣受業界關注的文旅重資產與輕資產協同發展話題,與會代表提出了真知灼見。
沈陽市文體旅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斌介紹,從沈陽的文旅場景打造來看,更重要的是將其中藴含的文化內涵梳理清晰,實現重資產、輕資產以及在地文化有效融合,其核心在於挖掘文旅場景與活動中的情緒價值。
「美團的解法是構建自己的‘文化基因庫+模塊化運營體系’,實現‘70%的標準化+30%的相對本土化’。」美團旅行行業副總經理、文旅研究院祕書長邢麗濤説,美團的「美在」目的地計劃是一個典型的標準化IP,同時也非常重視本土化,比如「美在昆明」會結合昆明的咖啡、菌子等資源,因地制宜,呈現本地特色旅遊服務。
各方的經驗和智慧在此次會議上匯聚成了強大動能。旅遊是一條「金扁擔」,一頭挑着青山綠水,一頭挑着美好生活。面向「十五五」,旅遊業界正錨定旅遊強國建設目標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