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9 21:09
專題: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首屆綠色產業與可持續消費博覽會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於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朱寧對話科技預言家、《2049》作者、《連線》雜誌創始主編凱文·凱利,共同探討AI技術在中國語境下的落地與實踐。
以下為對話實錄:
朱寧:首先,感謝凱文·凱利先生您分享的非常棒的觀點以及對未來的想象。
凱文·凱利:感謝您的邀請,我非常榮幸來到這里,我非常喜歡來到中國上海,我非常喜歡上海的變化。
朱寧:我知道全球各地都把您稱為「未來主義的思考者」。AI發生了這麼多變化,您覺得AI哪些方面您是最樂觀的?以及哪些AI的內容沒那麼樂觀?
凱文·凱利:非常樂觀的一點在於AI在教育方面的應用。AI在教育方面的應用,證明了一點,我們通過AI的引入可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化以及效率最大化。同時,能夠讓學習過程更加加速,同時讓每個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學習進展,這是非常重要的AI在教育方面的應用。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要有同樣的步驟和步伐,如果你釋放出每個學生按照自己學習速度來進行的話,AI其實是真正加速了教育的變化。老師們很喜歡在課堂上用AI,教孩子內容孩子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或者同步理解,同時也是讓孩子如何更好地理解問題。在接下來的世界中,如果你想要一個答案可以問機器,你想提問問題可以問一個人,通過教育我們可以培訓人更好地提問。
朱寧: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是一個老師,您覺得AI會使得人更加聰明?還是更加放松、更加慵懶?會使得未來的人類更加有知識或是更加有能力?
凱文·凱利:我覺得它使得人的能力更加強大。我成長的時候有一個恐懼,計算器會終結人類做算術的過程和歷史,即取代人類的價值,但有一點很明確,計算器可以讓算術變得更加快。講到最后,尤其用於教育的AI,它會加速學習能力的上升以及學習速度的增加,同時可以擴充學生知識學習的範圍以及能力的提升。
朱寧:過去十年中,因為很多人都提到了AI,您覺得AI是不是成長速度或範圍已經超過您的想象了?還是説它增長得沒有您想象得那麼好。
凱文·凱利:關於AI最大的驚喜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變化,也就是做語言翻譯。這是一個驚訝,很多人都沒想到,哪怕現在我們並不瞭解為什麼它會起作用,但是更讓我驚訝的是,我們進一步推動了空間智能被AI賦能的場景,這意味着它需要一種不一樣的途徑,來通過AI的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能夠讓AI更好地做一些事情。現在美國、中國都有很多實驗室,都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或許最后的超級網絡AI會在中國出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AI可以給到我們一種真實世界全維度的瞭解,如果説某個東西掉下來,這是一個嘗試,但是AI可以給你更多的維度。我很驚訝中國沒花多長時間就打造了非常高的AI應用。
朱寧:您覺得是因為技術的限制?還是之前教育沒有到位?您覺得會有怎樣的變化和未來?
凱文·凱利:看一下未來,有人説現在很多人缺少想象力,現在大語言模型有幾千個公司都在研究,成千上萬的公司都想要將大語言模型用得更好,但是也有一些公司想把它做得不一樣。我們希望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不僅僅是更好。大語言模型方面他們也投了很多錢,而且吸引了很多資金,但是在一些非大語言模型的AI投資並不多。
朱寧:在中國,金融是幫助實體經濟發展的,而不是反過來。經濟學上有一個説法,我們研究的都是可以衡量的東西,而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
凱文·凱利:這是另外一個AI在可持續發展的優勢所在,這些AI大語言模型,有了這些模型以后它比任何人類知道的都要多,但是他們思考能力跟人類思考能力不一樣,它們的思考形式不是人類的思考形式,這是一個特徵,不是一個bug,他們以不同於人類思維方式來解決同一個問題。不同的思考能力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要使得AI更加聰明,因為他們能解決問題,有些商業問題、科學問題、治理問題,這些問題是用我們自己的思維模式無法解決,人類不能實現這些量子力學或者暗能量,但是AI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思考。我們可以發明另外一種思維模式通過AI,AI跟我們想得不一樣,但正因為如此,它才更有魅力,所以我們的思路不同於機器。
朱寧:我非常同意您提到的AI和人類對同一個事情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很多人也提到過這個問題,你覺得我們能夠用好AI嗎?還是會被AI所取代?還是説中間地帶?
凱文·凱利:我覺得我們會不斷地通過AI讓人類變得更好、更聰明,有很多方式可以做到這一點。一個非常小的方式是,我們現在要培訓或者進行人工智能的培訓、對標,讓他們有一個倫理道德的概念,不是一個理論,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很多人都牽扯其中,讓AI有道德感,有倫理的理解,很多時候AI幫助人類做決策,尤其是自我駕駛的車在舊金山出現的話,這是需要AI做決策,如果發生意外,它們應該保護行人還是保護司機,這是一個電車困境,人類並不擅長回答這個問題,但是我們要有一個答案,尤其對於自我駕駛的汽車而言,我們要生產出自己的話題。
作為人類道德並不是特別深的,是特別淺的,對於道德而言我們要更好地教育機器人,同時我們要更加了解很多父母傳導正確的關於道德的理解,我們要培訓這些AI,成為更好的、有道德、有倫理的概念,同時人類也要有這些概念。
這個工作該由誰來做?培訓這個問題實際上不難,比如把倫理編程到AI里面應該不難,只需要簡單的編程,但難的地方在於達成共識,如何達成道德上的共識,比如我們思考一下人類如果更好,這個人長什麼樣子?人怎麼才能更好地行事?這方面我們沒有好的答案,這就是AI逼迫我們要回答這個問題。比如我們有Open AI在Google的工程師,他們開始嘗試回答這個問題,並且也有更多人蔘與回答這個問題,肯定是有哲學家和道德家來關切這個問題,這就需要一個更廣泛的討論了。
朱寧:我們再聊一下人類。不同的國家我們現在活在地球村,我們都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文化和歷史,哪一個國家應該做主宰?哪些國家應該坐在后面的板凳上?
凱文·凱利: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問題。我想回答的是不確定。比如全世界各個國家打造的技術,他們能不能集合呢?我們會不會變成一個AI的宇宙,或者上面有不同的文化差異,或者AI25年以后會不會有中國特色的特徵?這些東西都是不確定的。不確定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是這方面我的探討是敞開的,我們不知道是否會產生AI聚合的情況,只不過目前來看很有意思,這里面有些研究我也看了。所有這些大語言模型,包括DeepSeek,包含在美國大語言模型他們都發現實際上在某些觀點上是非常相似的,類似於他們的思維是同理的。比如政治上他們是激進派還是保守派,在這上面他們實際上非常接近,但會不會隨着時間而變化呢?這個我就不確定了。
朱寧:最后一個問題關於可持續性。AI能不能確保可持續性和我們的發展惠及更多的領域?
凱文·凱利:長期的AI它能夠幫助我們加速進行綠色文化的發展,比如我們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一些人類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剛纔我提到的建模,還有生物自然系統,這些人無法去做的,使用AI之后、把它當做大腦之后,我們可以真的加速事情的發展,包含AI本身的這些技術,因為它們本身也消耗了比較大的電力,並且DeepSeek以及其他的這些都已經展現出可以在AI算力上減少這些詞元的使用,並且理論上是有能力去使用任何的這些技術,並且把這樣的技術變綠。所有這些都是兼容的在技術方面,並且在自然世界當中也是兼容的。我們想要平等、包容,這些都可以通過AI進行加速發展。
朱寧:回答得非常好。最后代表我們的觀眾來感謝凱文·凱利先生對世界以及對可持續的觀點,非常感謝您參與此次圓桌討論!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由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GDO)與新浪集團聯合主辦,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北京辦公室協辦,新浪財經與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北京代表處承辦,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支持。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閲,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李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