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9 15:09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金研究;作者:楊冰
不同於股市近期纔回落,轉債已經2個月未能續創新高了。原因可想而知,而市場本次對於高估值的認識分歧甚至並不大,我們不再贅述和提醒。但我們也要知道,當時估值高只是一個環境條件,它大體決定了轉債中長期賺錢能力很弱,而不能決定具體見頂於哪一刻 —— 而這有對我們理解當下市場,有比較重要的意義,在此我們稍展開。
本輪轉債(目前的)高點見於8月25日,遠早於主要的股票指數。高估值自然是一方面,但還有一個稍令人意外的指標與其同步見頂,即我們的情緒指標中的「價」這個分量。關於這個指標請見《擇時體系系列1》,不詳細展開,但簡單來説,主要就是反映了有多大比例的個股(不限於轉債),進入了短線超買狀態。也就是説,這一次,轉債指數與短線超買個股比例同步見頂回落。
圖表1:情緒指標:量、價分項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兩個主要推論:
1、何時見底?歷史經驗是,「價」先見頂的情況下,"量"不必然要回落充分,才能展開下一波攻勢。像2020年、21年,乃至今年年中,都未在完全縮量的情況下二次發力,這一點與我們以往多數時候判斷有差異。但是,因「價」而過熱的情緒指標,以往幾乎都是在「價」觸及底部區域后(對應0.2以下區域),方纔見到下一個買點。
2、根源上,轉債指數見頂與那時的直接就在於短線的賺錢效應、擴散面積的下降。不難想見,這可能與風格的變化有關:下圖可見,雖然今年小盤仍較大幅度跑贏大盤,但8月以來是跑輸的,而藉助算力、機器人等板塊發力,成長風格也大幅跑贏了價值 —— 這對風格的逆轉存在更大的統計必然性,但也更晚。因此,就當下而言,大小盤不是主要矛盾,小盤已經不處於相對過熱的階段,僅僅是領先於大盤的關係;但成長即便仍被認為是主線,也需要進一步拉近空間,投資者才能覓得機會:例如下面的橙色線至少回抽中軸,或國證成長指數回落中期均線時。
圖表2:風格偏移指數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3:國證成長指數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相應來説,這個階段,轉債市場的個券機會也應當較為匱乏。我們的十大轉債當月也未能跑贏轉債指數,縱然選中了漲幅靠前的天賜、萬凱、嘉元、立訊等,容錯率依然不高。我們不將其歸因為模型失效,而現在要承認:1)如以往經驗,輪轉期會縮短,我們不會調整十大轉債的月度更新頻率,但投資者要注意止盈或止損時間;2)畢竟我們的主力模型原本就是訓練的個券擇時(見《Agent眼中的市場》),目前處於建議買入狀態的僅寥寥數支,這纔是模型最主要的結論。對於下一個月,我們不改基礎模型,保留此前的立訊、嘉元、蒙娜、天賜、皓元,加入嘉澤、僑銀、冀東、芯能和美錦。
圖表4:主力模型下的擇時信號走勢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本文摘自中金2025年10月17日已經發佈的《為何高點是2個月前——暨本月十大轉債》
楊冰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15120002 SFC CE Ref:BOM868
羅凡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2070003 SFC CE Ref:BUL744
陳健恆 分析員,SAC執業證書編號:S0080511030011 SFC CE Ref:BBM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