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周恩來侄女周秉德寄語青年記者: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

2025-10-19 12:02

中新網桂林10月19日電(記者 楊陳)「文化的力量對最終取得抗戰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希望青年一代銘記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歷史經驗和革命精神,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周恩來侄女、中國新聞社原副社長周秉德18日表示。

圖為周秉德在研討會上致辭。俞靖 攝

圖為周秉德在研討會上致辭。俞靖 攝

當天,國際新聞社(簡稱「國新社」)在桂林——抗戰時期國際新聞傳播研討會在廣西桂林召開。

周秉德在研討會致辭時表示,1938年前后,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周恩來同志多次到桂林指導文化抗戰。桂林作為文化抗戰的重要陣地,對於促進全民抗戰,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周恩來同志也深刻認識到,戰時的輿論戰場與軍事戰場同樣重要,只有讓世界瞭解中國抗戰的真實情況,才能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

1938年,按照周恩來的指示,中國著名記者範長江與中國出版事業的先驅胡愈之等,在武漢籌辦國新社,同年11月在桂林設立總社,向國內外150多家新聞機構供稿。

「從這里出發,一條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新聞紐帶悄然搭建,在國民黨的輿論封鎖中撕開了一道傳遞社會真相的豁口。」周秉德説。

在位於桂林市中山北路14號的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至今仍保留着抗戰時期周恩來同志在桂林時居住過的房間和使用過的公文包、鋼筆等老物件。

圖為周秉德在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與伯父周恩來照片合影。俞靖 攝

圖為周秉德在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與伯父周恩來照片合影。俞靖 攝

「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周秉德説,儘管如此,以國新社記者為代表的媒體先輩們依舊堅持實事求是、及時傳播的原則,把老百姓的真實情況、國內抗戰的進展、日本的侵略者行徑等報道出去,向國際社會傳遞了真實的聲音。

周秉德指出,國新社是中國新聞社(簡稱「中新社」)前身。今天的中新社,正是傳承了國新社的紅色基因,以不斷創新的傳播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國際傳播能力,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的發展變化。這正是對先輩精神的最好的傳承延續。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面對複雜的國際輿論環境,周秉德表示,我們更應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在新時代,既要堅持愛國主義的精神,又要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雖然現在的工作條件已大為改善,但希望青年一代仍要抓住時代主題,傳播正能量,用新的文化形式和傳播手段,激勵民眾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周秉德説。(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