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8 07:34
(來源:邢臺網)
轉自:邢臺網
清河國際羊絨高端針織產業園
數字化共享工廠帶動產業高效協同發展
本報記者 郭文靜 通訊員 魏寶愛 王巖
隨着天氣轉冷,清河羊絨製品進入電商銷售旺季。10月16日,在清河國際羊絨高端針織產業園2號、3號針織數字化共享工廠內,成行排列的一線成型電腦橫機正在高速運轉,生產不同款式的針織衫。
該產業園位於清河經濟開發區,於去年投用,採用數字化共享工廠生產模式,由河北新華羊絨製品有限公司與寧波慈星公司聯合打造,目前已入駐5家企業,一線成型電腦橫機達1305台,年產能1200萬件。羊絨產業鏈條中製品生產環節涉及的廠房、設備、研發、設計等需求,在產業園都可享受到共享服務,使全縣羊絨製品加工企業生產效率總體提高46%,成本節約15%,產業園被認定為我市首批「共享式園中園」。
「產業園優化資源配置,化解了之前清河羊絨製品行業‘小而散’的問題,解決了旺季產能跟不上電商訂單、淡季設備周期性閒置、快速響應市場能力弱等痛點,使清河羊絨製品加工企業得以適應電商銷售快速變化的需求。」新華公司總經理宋麗麗説。
設備共享快速響應 充分釋放產能提升效能
「以前,自家加工車間只有100臺電腦橫機,小活兒剛剛能干好。趕上旺季,還要四處協調其他廠家設備來消化訂單。費時費力不説,有時排單靠后還會導致交貨延誤。」清河縣偉祺羊絨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志剛説。去年,該公司在產業園購置新上300台一線成型電腦橫機,不僅在旺季滿足自家使用,還在淡季供其他羊絨製品加工企業共享使用加工外貿訂單,旺季電商供貨量由之前的30余萬件上升至近百萬件。
產業園將所有電腦橫機接入數字化工業柔性平臺,織就起園區「數字神經系統」。從訂單下達到產品出庫,整個生產流程都可在可視化看板上動態呈現,工作人員隨時掌握訂單進度、設備佔用等情況,便於實現精細化管控。
「工業柔性平臺更是讓快速響應成為可能,有急單也能妥妥接住!」唐志剛説,接到急單后,平臺自動推薦匹配有富余加工能力的設備,保障生產有序進行。去年冬天,自家直播間一款上衣突然爆單,得益於平臺匹配的企業,第一時間趕製出幾千件成衣如期交貨。如今,產業園共享工廠得以快速組織有效產能,使平均一件衣服生產時間由原來的1天縮短為四五十分鍾,電商供貨周期由2個月以上縮短至7天以內,完全滿足電商供貨「小單快返」的需求。此外,共享工廠標準化生產使得同批次羊絨製品在紗織密度、支數針數、色牢度等指標保持一致性,羊絨製品質量和品質穩定性更強。
目前,產業園共有一線成型針織設備1305台,從去年6月至今,產業園內針織產品總產量約1200萬件,設備24小時開機率佔八成以上,共享設備使羊絨製品加工企業再大的訂單也能接得住。與傳統模式相比,共享工廠生產效率總體提高46%,成本節約15%。
源於共享工廠釋放的充足產能以及帶來的降本增效成效,很多大額訂單開始從江浙等紡織重鎮迴流。考慮到在擴大產能方面仍有較大空間,唐志剛籌劃再上一線成型電腦橫機300余台,進一步滿足全縣羊絨製品加工企業生產需求。
全方位共享服務 助企輕裝前行加快發展
入駐企業清河縣賽創針織製品有限公司在今年新款冬裝測試環節發現,加厚短袖羊絨衫比較受年輕消費者追捧,於是決定緊急追上幾款短袖新衣。
生產經理殷士生不用出產業園,上樓就與新華·事坦格羊絨一線成型研究院的設計師一起探討起幾款短袖樣衣的設計問題。最快1至2天,設計師就根據要求完善好樣衣並打版,設定好上機參數后,一批新款短袖羊絨衫就陸續下線了。
研究院提供針織數字化設計、3D虛擬仿真等研發、設計共享服務,幫助客户完成個性化定製生產。日常,研究院開設線上花型商城、推出季節流行款式,幫客户踩準流行節奏。羊絨製品加工企業隨時上線「淘」款式,選中了就能落地生產。在樣衣生產過程中,哪怕發現袖子長、領子不合適、掛肩大、花型不理想等問題,研究院立即安排設計師重新做版。
該研究院也由新華公司與寧波慈星公司聯合打造,作為智能針織機械供應商,寧波慈星可以為加工企業提供售后共享服務。在產業園,無論是設備「罷工」還是工藝卡殼,問題都能第一時間迎刃而解。
駐廠售后人員24小時在崗,像設備零部件損壞、線路出現故障等問題,售后人員直接上手處理。成衣生產過程中,若發現衣服有漏洞、拉力不夠、針腳不齊等問題,他們及時有針對性調整解決機器相應部件問題。
「在產業園,設計、研發、設備維修都有人幫襯,加工企業得以輕裝上陣,心無旁騖搞生產。」殷士生點讚道。
供需兩端精準發力 破解「共享式園中園」融資難題
產業園快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充足的資金保障。
園區共享工廠呈現的產業協作成效,讓新華公司萌發了擴大共享工廠規模的想法,計劃到2028年底配置一線成型電腦橫機3000台。因看好共享工廠模式,中國銀行清河支行給予其1000萬元的純信用貸款授信,年利率只有3%左右,隨用隨還,額度循環。
「這筆資金真是雪中送炭!」宋麗麗表示,有了資金支持,目前公司正在着手準備產業園1號針織數字化共享工廠籌建事宜。
據悉,這筆投放給新華公司的信用貸,是中國銀行為清河縣產業集羣專門打造的「清河產業集羣貸」中的一種,其他還包括「結算貸」「優享貸」等,最高可為企業提供3000萬元的信貸支持。
同時,我市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持續發力,也為產業園帶來金融「活水」。清河縣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專班深入產業園摸排入駐企業融資情況,一手牽企業、一手牽銀行,從供需兩端發力,搭建起銀企對接「高速路」。
此前,因拿到「大額訂單」,賽創公司入駐產業園后急需在短時間內籌資金上馬300台一線成型電腦橫機。專班工作人員在摸排中瞭解到企業需求后,將企業貸款需求推送至中國工商銀行清河縣支行,該行開通綠色通道,僅用一周時間就完成300萬元貸款的審批流程。
「資金到位后,我們立即安排300臺機器進場。如今,產能達到每天1萬件左右,我們有能力接更大的訂單。」殷士生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