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深刻變革來襲!警惕這四大風險

2025-10-19 00:34

(來源:中國化工信息周刊)

關鍵詞 | 能源格局  四大風險

共 2095 字 | 建議閲讀時間 5 分鍾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地緣政治重構的雙重驅動下,能源油氣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即能源需求重心持續向亞太新興市場東移、供應重心逐步向美洲非常規資源區西遷已成為重塑行業發展路徑的關鍵主線。疊加技術突破與氣候政策的雙重催化,全球油氣行業呈現出供需格局重構、技術迭代加速、政策取向分化的鮮明特徵,各國及地區基於資源稟賦與戰略訴求形成了差異化的發展路徑。

全球能源油氣行業發展的核心特徵

1.

供應進入多元化時代

在政策支持、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多重驅動下,清潔能源迎來了快速發展期。20112021 年,歐盟風能和太陽能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達6.9%2021年其在初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已達 13.2%面對能源供應缺口,歐洲對核能的態度發生部分轉變,同時加快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多國也紛紛佈局氫能與先進核能技術,美國製定《美國氫能經濟路線圖》,歐洲發佈《歐洲氫能路線圖》,日本推出《氫能利用進度表》,超高温氣冷堆、鈉冷快堆等先進核能技術以及可控核聚變技術均取得積極進展。

加拿大以油砂資源為核心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體系,其98%以上的石油儲量來自油砂,2013年原油產量達350萬桶/日,其中油砂貢獻190萬桶/日,未來產能仍有持續增長空間。

巴西則憑藉鹽下石油勘探技術突破,預計到2035年產量將增長3倍,躋身全球第六大石油生產國。

與此同時,傳統供應核心中東地區的地位相對下降,儘管沙特、科威特等國仍保有龐大儲量,但歐佩克在全球市場的主導權已隨非歐佩克國家產量增長而減弱,全球供應進入「多元化時代」。

2.

需求心加速東移新型能源成增量主體

各地區經濟基礎與資源條件決定了能源發展趨勢。與供應西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能源需求重心正加速向亞太地區東移。發展中經濟體能源需求佔比從2020年的59%提升至73%,其中亞太地區是能源需求增長的主體,貢獻需求增量的61%,到2060年佔比達到46%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其能源需求增長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持續增強,2025年原油儲備已達100天消費量,成為穩定全球市場的重要力量。印度、東南亞等新興經濟體伴隨工業化進程,油氣消費量年均增速保持在3%~5%,成為全球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源

在能源消費領域,電氣化正逐漸成為核心趨勢,深刻改變着傳統能源消費結構。儘管目前三大傳統能源消費仍佔全球能源消費的82.3%,在歐洲和亞太地區佔比分別為70.7%和84.8%,但新型能源已成為消費增量的主體,對於全球超過80%人口所在的化石能源淨進口國而言,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

3.

非常規開發與低碳轉型的雙重突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國家高端智庫學術委員會首席專家孫龍德指出,能源產業正在從資源依賴轉向技術依賴,也就是創新依賴。從傳統能源來看,以煤炭為例,能源轉型不是讓煤炭清零,而是讓煤炭更好地清潔低碳發展,這就涉及技術創新。油氣行業的發展也是同理。雖然我們目前仍處在油氣時代,但油氣生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它主要向萬米深度、納米尺度、百年跨度3個維度發展。

4.

能源貿易大重構

從能源貿易流向來看,美國對油氣貿易的影響力提升,中國引領全球新能源發展。

能源安全需關注四方面風險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崔守軍指出,面對全球能源格局的劇變,中國應積極推動多元化能源外交戰略,在深化與中東國家的合作的同時,拓展在美洲非常規油氣領域的佈局,以保障能源供應的穩定。

中石油經研院去年底發佈的《全球能源安全報告(2024)》(下稱《報告》)指出,全球能源安全需關注「地緣政治、電力安全、人工智能和可持續性」四方面風險

其中,地緣政治對抗是全球能源安全的最大風險源特朗普再次執政后,美國的能源主導戰略將激化對油氣市場份額和行業主導權的競爭,同時部分西方國家的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政策將進一步破壞清潔能源產業鏈穩定性和靈活性,對國際能源合作和氣候治理帶來嚴重阻礙。

電力安全風險愈發突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使化石能源需求增速明顯放緩,但綠色電力不穩定供應與需求較快增長,疊加極端氣候的影響,更考驗電力系統的韌性。

人工智能也存在失控風險。AI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正重塑能源系統,將成為能源安全的重要影響因素,亟待強化監管和多邊治理。

此外,可持續性提升速度難以保障人類未來的生存安全。氣候變化對經濟、能源、糧食等各領域安全產生複雜聯動影響,但當前全球在能源轉型和能效領域的努力還遠不足以實現氣候目標。

在新的格局演進中,全球能源、油氣行業正告別單一核心主導的時代,進入「多元供應、東方需求、技術驅動、低碳轉型」的新階段。美洲的供應崛起、亞太的需求增長、歐洲的激進轉型與中東的戰略突圍,共同構成了行業發展的複雜圖景。各國政策雖因資源稟賦與發展階段呈現顯著差異,但均圍繞「保障供應安全、應對氣候挑戰、提升技術能力」三大核心目標展開。

未來,全球能源、油氣行業的發展將更多取決於多重力量的平衡:供應端的多元韌性與成本控制、需求端的增長韌性與結構升級、轉型中的技術突破與政策協同。在這一過程中,唯有順應格局變化、聚焦技術創新、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實現油氣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穩定支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