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不賺錢的音樂節,賺什麼?

2025-10-18 19:47

(來源:上觀新聞)

臺上,先鋒音樂激情狂響;臺下,上萬觀眾澎湃狂歡。10月18日,嗶哩嗶哩「乾杯音樂節」在復興島船臺公園開唱。陣容業界頂尖,氛圍熱力十足,反差的是——低至99元的票價卻非常親民。不少人疑惑:B站舉辦音樂節,難道不為賺錢?

「B站舉辦音樂節,不只爲了盈利。」B站音樂區運營負責人「果茶」説。不賺錢的音樂節,是爲了賺什麼?

構建音樂生態

B站是二次元的聚集地,野心卻不止二次元。

B站的音樂生態,正是由二次元生發而來。「B站聚集了一批喜愛二次元的年輕用户,但年輕用户的愛好往往更加多元化。」果茶説,「比如,他們可以既喜愛二次元,也喜愛周杰倫。」

從二次元的根基生發,B站的音樂生態越來越枝繁葉茂。2024年,B站音樂視頻播放量突破608億,超1.52億人在B站觀看音樂類視頻。一個變化是:去年B站舉辦首屆音樂節,尚且融合二次元元素;本屆音樂節則視野更加開放,邀請全球先鋒音樂人,為樂迷打造一場純粹、硬核的聲音實驗。

舉辦線下音樂節,是B站構建音樂生態的重要環節。「我常在線上聽音樂,但線下音樂節的體驗無可替代。」在音樂節現場,電子音樂愛好者小雨告訴記者。今年第四次參加線下音樂節,她説:「期待種草更多新的樂隊。」

追隨喜愛樂隊的腳步,電音樂團「決策樹」全員來到音樂節現場。「我們專為澳大利亞樂隊‘Glass Beams’而來。」吉他手小黃説,B站音樂節演出陣容令人驚喜,這也是該國際樂隊首次來到大陸演出。「我此前經常在線上看他們的視頻,有機會來線下感受偶像的魅力,當然不容錯過。」

在果茶看來,音樂節也是B站UP主、用户從雲端走到線下相聚的一場盛事。相較騰訊、網易、抖音等在線音樂平臺,B站不以版權儲備見長,卻強在其獨特的「二創」生態。B站音樂節也成爲了「二創」的重要題材,眾多UP主圍繞音樂節版權內容進行二次創作。

舞蹈區UP主將音樂節變為隨舞現場線下相聚「搞團建」,美粧區UP主搭起「時尚補給站」為線下粉絲開一場「變裝派對」,還有眾多樂評人以及各領域的UP主組成「乾杯考茬團」,從雲端到線下相聚,共同碰撞創作的靈感火花。

受邀出席的舞蹈區UP主「MyMy麥麥」説,第一次感受大型音樂節的魅力,也期待藉此機會聯動更多內容,拍出觀眾喜愛的視頻作品。

平臺相繼入局

與乾杯音樂節相似,今年4月,抖音旗下「汽水音樂節」在上海森蘭無界公園開唱。同樣是陣容唱將雲集,同樣是票價低至百元檔位。

B站、抖音等視頻平臺相繼入局,親自下場舉辦音樂節背后,是視頻平臺已經成為音樂宣發的重要陣地。如今,越來越多的音樂人、娛樂公司正在向視頻平臺遷移。

《嗶哩嗶哩2024音樂生態報告》顯示,2024年,近192萬首新歌MV在B站上線。其中,《暮色迴響》全站播放量超6.5億,《樂意效勞》全站播放量超3.8億,《APT.》全站播放量超3.5億,成為紅極一時的「年度神曲」。

一批明星歌手也在B站開設了個人IP欄目。比如,黃玲•浴室玩耍時間、劉戀•音樂大盤點、李榮浩•吉他指彈系列、陶喆•How I Made It、汪峰的非正式樂談、汪蘇瀧的趕路日記等系列作品紛紛破圈,吸引了眾多樂迷以及「路人」的關注。

新歌上線、歌手入駐,帶動一批原創音樂UP主入駐發佈作品「吸粉」,樂評人UP主發佈評論受追捧,還有眾多音樂區UP主對音樂作品進行二創形成「裂變式傳播」。

比如,超169萬UP主去年發佈超2475萬音樂視頻,創造4867條百萬爆款視頻,單條作品最高播放達2467.8萬。原創音樂人Chris James去年漲粉63.5萬,音樂人Chevy漲粉35.2萬,音樂人四郎漲粉25.3萬……

今年,國際知名女子組合「XG」也將參演乾杯音樂節。能邀請到諸多重量級國際音樂人,正是由於B站音樂生態越來越強的影響力。果茶説,「B站培育了良好的音樂消費土壤,許多潮流音樂的粉絲在B站與喜愛的藝人熱情互動。明星藝人願意來到B站音樂節,與喜愛他們的粉絲樂迷雙向奔赴。」

有分析稱,視頻平臺不斷加碼線下音樂節,亦旨在培育平臺旗下的原創音樂人,形成「創作-孵化-變現」的完整鏈路

據介紹,音樂節的「After Party」環節,B站音樂UP主也將登臺,與國際知名歌手同台獻藝。B站此前還曾發佈「新世代音樂人計劃」,為音樂人提供圓夢基金、樂評數據榜單、專屬流量加持、優秀作品宣推、城市巡演舞臺、音樂節綜藝晚會輸送、商業合作機會傾斜等一系列支持。

與之相似,抖音近期也推出了「看見音樂計劃」。有報道稱,「看見音樂計劃」已吸引超12萬首歌曲參與,助力1.6萬首歌曲藉助短視頻走紅,其中超50首歌曲全網流媒體年播放量突破1億。

驅動區域發展

近年來,在多方主體的共同參與下,曾經屬於小眾圈層的音樂節,已成為一種獨特的公共文化事件。

各類音樂節的舉辦中,總少不了地方政府的身影。今年8月,時代少年團「加冠禮」演唱會在上海體育場舉辦,吸引近30萬人觀演和消費。為此,徐匯區文旅局提前梳理粉絲留言,「聽勸」地推出涵蓋交通、住宿、文旅消費的一系列舉措。

B站的乾杯音樂節,亦得到了楊浦區的大力支持。據介紹,活動現場集中設置了醫療點、服務中心、充電站、免費飲水點、治安處置等點位,為樂迷們提供全方位保障。爲了方便觀眾活動結束后順利離島,巴士公司還準備了20輛短駁公交車待命,在演出結束后開啟免費「離島服務」。

不為賺錢辦音樂節,B站旨在構建音樂生態,楊浦區則旨在以文化內容驅動區域發展。通過高品質文化活動的持續舉辦,助力復興島從工業倉儲區轉型為融合文化、藝術、休閒功能的城市新地標。

自2024年12月,上海量子城市時空智能創新實驗基地在復興島開啟以來,曾作為「戰略留白」多年的復興島,正以有機更新為路徑謀劃轉型發展。近期,隨着一系列高規格、具有影響力的活動紛紛落地,復興島轉型發展的腳步悄然加速。

日前,上海標地營造專家諮詢會在復興島舉行。會上,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首次系統闡述了標地營造制度,並披露覆興島一批地標營造方案。

據報道,「飛鳥洲」是復興島標杆地的核心節點,聚焦「為動植物留生態、為市民造空間」,在黃浦江畔打造生態與人文交融的「小實驗基地」。「星空台」依託大型船臺開放空間,打造生態與公共功能融合節點,計劃引入音樂節、體育賽事、藝術市集。「復興堂」保留三棟大尺度工業廠房原有形制,改造為兼具工業記憶與現代功能的高端會議空間。「創業坊」以「水上集市」為特色,舉辦咖啡節、美食節等時尚活動。

此外,復興島約30萬平方米工業廠房將改造為低成本創新創業空間,以藝術為觸媒吸引人才,整體形成「快創新、低成本、開放式」的空間特色,為未來城市實驗與人才集聚提供載體。

電音、搖滾的青春交響中,復興島的轉型發展也正拉開序幕。

原標題:《不賺錢的音樂節,賺什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