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全文|必維集團張莉莉:可持續發展報告是企業「體檢單」,推動綠色轉型需戰略協同與全球視野

2025-10-18 18:46

專題: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首屆綠色產業與可持續消費博覽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於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由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GDO)與新浪集團聯合主辦,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北京辦公室協辦,新浪財經與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北京代表處承辦,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支持。大會以「攜手應對挑戰:全球行動、創新與可持續增長」為核心主題,匯聚全球智慧力量,共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為全球可持續治理注入澎湃的「中國動能」。   

  本屆可持續大會在以往四屆「ESG全球領導者大會」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嘉賓陣容強大,可持續大會組委會邀請約500位中外重磅嘉賓,其中約100位為海外嘉賓,不僅有政要、前政要、國際組織的代表,還包括了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全球500強企業負責人等國際頂尖學者與業界領軍代表。本屆大會將圍繞近50個議題展開深入研討,議題涵蓋能源與「雙碳」、綠色金融、可持續消費、科技與公益等細分領域。

  必維集團政府事務與公共關係副總裁張莉莉出席並參與「ESG評價標準的落地與應用」主題對話,圍繞企業可持續發展路徑、ESG實踐誤區、戰略融合與出海機遇等議題,分享了一系列深刻見解與實踐經驗。她指出,可持續發展並非企業的成本負擔,而是推動技術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引擎。

  張莉莉強調,企業應將可持續發展報告視為「體檢單」而非「成績單」,不僅要展示成果,更要坦誠不足並制定改進計劃。她指出,當前部分企業存在「漂綠」行為,僅宣傳亮點而回避問題,這不利於建立長期信任。她呼籲企業建立透明、可驗證的數據體系,夯實可持續發展的信任基石。

  她特別指出,許多企業誤將ESG投入視為純成本,而忽視其長期收益。張莉莉以中石化旗下某煉化公司為例,説明通過建立能源管理體系,企業能在減排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可持續發展與企業成功並不對立,而是相互支撐。實現低碳目標將推動技術升級,進而提升市場影響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張莉莉鼓勵中國民營企業積極「出海」,參與全球能源體系建設。她建議企業藉助央企國企在海外已樹立的品牌基礎,從手頭項目做起,夯實國際信譽。同時,她呼籲中國企業主動分享經驗、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從「跟隨者」轉變為「規則制定者」。

  最后,她強調中國在引領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應兼顧發展中國家需求,推動構建包容性全球綠色生態。

  以下是發言全文:

  張莉莉:感謝您的提問,同時我也想感謝在座的這些企業家一直堅持到現在,大家應該很辛苦了,今天非常榮幸參加這個活動,因為我們能源革命的推動者的4位企業家都在現場,我也欣喜聽到了以前都是我們很辛苦的作為第三方在市場上推ESG,在起步階段很辛苦,因為企業不理解,你又來忽悠我花錢投資,到最后能不能得到相應的收益?現在我們企業家們現身説法,協鑫的宋總也提到了,其實不完全是大家理解的就是環保的投入,沒有任何的收入,那后續我再繼續講這些。

  我們是1882年在法國成立的檢驗檢測認證公司,説到可持續發展,必維是最早一家做的,我相信已經有很多的沉澱,今天也想借這個機會把必維這麼多年來為能源企業,為大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提供服務沉積下來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今天一下午的時間沒有白費。

  迴應一下主持人提到的這些企業有哪些好的實踐好的做法可以大家去學習?我覺得其實蠻多的,比較重要的一點總結這些做的好的企業,這些企業他們都建立了透明可信的數據和驗證的體系,因為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是什麼?信任,你那個ESG投資者他要想給你投幾十億要看ESG報告的真實性,否則人家不可能來投你,我們買東西看你這個產品值得不值得額外花這麼多錢,有沒有數據造假,早期有一家公司數據造假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我們所有的企業要記住這個教訓,在日常管理當中把數據的可驗證性體系建立起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點。

  另外一點,可持續發展,做的很優秀的這些企業他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是跟公司的發展戰略高度一致的,因為可持續發展如果只是一個口號的話,只是公司對外的宣傳根本推不下去,像歐洲做的比較好的企業,BP、殼牌是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放到公司的章程當中,董事會上每年有固定的人固定的團隊追蹤這個結果,而且公司會設立一個像董事會下面是ESG戰略委員會,再加上執行辦公室一個三級的管理層面,就是把公司可持續發展已經放到公司最高層面來推進發展,所以説這個是一點,你一定要是公司老大一把手親自推這個事情,你要指望下面ESG部門是很難的,這是一點。

  做的好的公司都是把技術創新和供應鏈協同發展做的非常好,像咱們國家電投在氫方面在二氧化碳捕捉,智能電網,氫能方面做的非常多的佈局,目前這個公司現在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把在氫能領域的氫的製造,儲運運輸使用方面一體化全部建立了,不單單是爲了應對能源轉型,同時給自己做了一個在行業發展的過程當中我認為是戰略卡位,給自己公司迎來了先機。

  我記得上一個論壇溢達的老闆提到可持續發展如果你現在只是關注自己的發展那是遠遠不夠的,未來10年內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判斷誰來發展到底怎麼樣這個評級怎麼樣他要看你的供應鏈的排放情況,你作為鏈主不是審覈下面的供應鏈説你不行立馬淘汰,而是説你要給供應鏈賦能。

  國外的一家風電的巨頭,他就是下面一家公司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太好,他就把一個低碳的技術給到這一家公司,他這個舉措就不單單是説讓這個供應鏈供應商符合要求,而且使整個供應鏈的碳排放下降了22%,我覺得這些點是我們中國的企業去值得學習的,有好的地方確實也有一些坑,也有一些誤區。

  首先是漂綠把可持續發展報告做成成績單,宣傳冊只講好的不講壞,但是可持續發展報告是體檢單,你給你的客户你的投資人展示的是我做的好的地方,同時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怎麼去改進?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很多企業要提升和改進的地方。

  另外一個誤區很多企業現在,可能在座的企業都有考慮我這個ESG可持續發展投資是一個完全的投入沒有回報,很多老闆也是這樣想的,但是實際上我認為這個可持續發展企業成功和可持續發展不是對立的,是互相支撐的,那你要實現低碳肯定要促進技術的提升,你技術的提升自然是你在市場上的影響力,號召力也會提升。另外可持續發展是長期的收益,我記得中石化下面有一個煉化公司,就是建立長期能源管理體系,發現了在體系當中有一些排放的點到底在物流系統,通過改善這個碳排放,人家一年碳排放減少上萬噸,這也是收益,大家不要侷限我只看到收益,當然了沒有今天投入明天就賺錢,這個是長期的,大家要摒棄短期利益的觀念。

  另外很多的企業,尤其是能源企業,忽視了一個對這個項目全周期環境的管理,怎麼理解?就是説本身這個項目,比如説光伏、風電,綠色項目,但是實際上可能在拿土地的時候破壞了土地,他沒有拿到土地,咱們有這樣的案例,在內蒙古有一個項目,就是因為前期沒有跟當地老百姓溝通就啟動了,把當時的土地破壞了,還有一些光伏的項目,不單單説沒有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價值,還被政府給罰款了,所以説我們的綠色項目不代表綠色開發,你一定把綠色項目從最開始的規劃的階段,建設階段,運營階段等等全周期都要看起來,這纔是真正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項目。

  説到怎麼把公司可持續發展和商業發展結合起來?無非幾個方面,你把你公司發展戰略的方向跟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17個倡議比對一下,總能找到有一個發展方向跟你公司戰略方向是一致的,大家都朝着一個方向去發展,你自然可持續發展了你的商業價值也實現了,我覺得這個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是説還是要重視第三方的價值,很多企業可能都是做過ISO1400的,14064,ICC這樣的證書,這樣的證書的價值是什麼?就是賦能企業,讓企業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信任,就是你的投資人給你投資,你的信任等級高自然融資的成本就低。

  第三方的證書可以幫助你開拓更多的國際市場,我不知道在座有沒有做可持續燃料的,現在這個可持續燃料要賣到歐洲去你必須要拿ICC證書的,無證不交易,所以要重視,把第三方的力量藉助起來,我覺得通過這樣的一系列手段,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企業同步了我們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和商業發展的目標。

  張莉莉:剛纔有位嘉賓提到了出海,出海之前都是我們國家大央企大國企前,已經干了好多年一帶一路,我覺得現在是時候民營企業,像協鑫這樣的優秀的民營企業一起走出去,現在是時候,我們已經翅膀硬了,無論我們的規模,我們的技術水平,我們市場的開拓能力都有了,所以我建議我們現在企業就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去步入全球的能源體系當中去,有幾點是我們這些企業要做的。

  第一,央國企還是發揮非常大的作用,因為我們在全球140個國家都有一些能源項目的佈局,主要是國企央企做的,非洲中東都有,這些項目其實發揮着就是中國品牌,中國質量的一個名牌,中國的工程,中國的項目到底怎麼樣?這些國家都在看這些項目,所以我們別先看太遠,眼下的在手的項目先做好,先打個品牌出來,這個很重要。

  第二,就是今天新浪的活動非常好,我們要多去分享經驗,我們在新能源領域,光伏、海上風電做的都非常優秀,絕對是全球頭部的企業,去分享我們的經驗,參與標準的制定,大家都明白制定標準就是制定遊戲規則,那纔是一級的玩家,以前我們都是跟着歐美走,現在也是時候是我們去制定這個標準,那就需要在座的每一個企業,每一家企業都要貢獻力量,只要我們發展的足夠強大,我們就有這個能力和水平制定標準,做這個引領者。

  另外一方面我覺得中國發展的很強大了,還是要兼顧一下普適性的國家,比如説一些還在發展中的非洲的落后的國家,我們要有老大哥的榜樣,多去把我們的技術給他們分享一些,帶領他們一起發展起來,因為可持續發展是需要有一個生態的,不能自己玩也不能只是給歐洲玩我們要帶着夥伴一起玩,謝謝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宋雅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