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全文|聯合赤道劉景允:應對ESG評級差異需迴歸自身建設,綠色金融已形成價值閉環

2025-10-18 17:30

專題: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首屆綠色產業與可持續消費博覽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於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由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GDO)與新浪集團聯合主辦,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北京辦公室協辦,新浪財經與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北京代表處承辦,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支持。大會以「攜手應對挑戰:全球行動、創新與可持續增長」為核心主題,匯聚全球智慧力量,共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為全球可持續治理注入澎湃的「中國動能」。   

  本屆可持續大會在以往四屆「ESG全球領導者大會」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嘉賓陣容強大,可持續大會組委會邀請約500位中外重磅嘉賓,其中約100位為海外嘉賓,不僅有政要、前政要、國際組織的代表,還包括了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全球500強企業負責人等國際頂尖學者與業界領軍代表。本屆大會將圍繞近50個議題展開深入研討,議題涵蓋能源與「雙碳」、綠色金融、可持續消費、科技與公益等細分領域。

  聯合赤道環境評價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劉景允出席並參與「ESG評價標準的落地與應用」主題對話。

  破局之道:從「寫報告」轉向「做實事」

  「很多企業説我們的ESG披露報告上一年纔是40頁,今年是80頁,我們寫了那麼長為什麼評級沒有提高呢?」劉景允在討論中直言,「ESG評級不是由報告頁數決定的。」他觀察到,當前企業在ESG評級中面臨的核心痛點在於:企業關注的領域與評級機構關注的領域存在錯位。

  基於聯合赤道長期服務企業的經驗,劉景允提出破局之道:企業應從兩個層面着手。首先要「關注自己ESG做得怎麼樣,而非報告寫得怎麼樣」。他強調「ESG是做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企業需要聚焦在量化目標、戰略規劃和整體進展上的實質提升,對比每年在ESG體系建設中的具體進步。

  其次要「關注同業比較」。劉景允解釋,ESG評級本質上是行業內的相對評價,企業需要把握本行業特色指標和利益相關方關注的重點,在這些關鍵數據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劉景允表示,「我覺得關注自己,關注行業,關注自己的ESG體系的構建,關注自己做了哪些具體的工作內容,把這些內容整理好寫出來,並且跟利益相關者披露出來,評級一定會提高。」

  價值閉環:ESG實踐已可轉化為財務收益

  針對企業普遍關心的「投入產出比」問題,劉景允分享了三個層面的觀察。

  從長期價值看,ESG表現好的企業更具可持續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從短期業務看,更高的ESG評級能直接促進商業機會,「如獲得CDP更高評級后,歐洲客户更願意採購該企業產品」;從融資成本看,ESG表現已可與貸款利率直接掛鉤。

  劉景允特別指出,隨着轉型金融的發展,企業碳減排表現與融資成本的關聯將更加緊密,「綠色轉型,低碳轉型之后融資就要有相應的優惠和利率支持,這個就能創造短期的財務價值和收益,節省了利息的成本」。

  劉景允的深刻剖析為身處ESG迷局中的企業指明瞭方向:唯有迴歸自身建設,方能穿越評級差異的迷霧;唯有夯實內生動力,才能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穩健前行。當ESG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生價值,當綠色金融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切實支撐,中國企業必將在全球ESG浪潮中贏得主動、贏得未來。這不僅是一條應對評級差異的務實路徑,更是一場關乎企業長遠競爭力的深刻變革。

  以下是發言全文:

  劉景允:謝謝,也很榮幸參加本次的會議,我是劉景允來自聯合赤道,我們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綠色可持續領域評價研究的機構,在綠色金融,在低碳,在ESG這個領域做了很長的時間,剛剛説到的問題我們非常感同身受,我們聯合赤道也是600家之一,也推出自己的ESG的評級體系,並且在這個新浪財經也已經上線。很多企業也會關注我們的評級,包括600這個數字我也很驚訝,我沒有看到的時候覺得會很多,但是沒有想到有600家,如果我是一家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負責人面對600家我可能會焦慮,看誰不看誰?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這個很麻煩。

  作為我們這個領域的從業者我自己感覺到,包括我們服務的客户很多,企業一定會有很大的痛點和困惑,這個痛點我感覺到核心的一點是我們企業的關注的領域是不是評級機構關注的領域,很多企業説我們的ESG披露報告上一年纔是40頁,今年是80頁,我們寫了那麼長為什麼評級沒有提高呢?可能會有這個問題,我們不是頁數決定的。

  什麼決定的?這個是我們企業關心的是不是ESG評級機構關心的?ESG評級機構更多的是想從什麼角度評價,我們的感受是更的的希望得到可信的結果,比如説量化的數據,比如説企業整體上的目標和戰略,比如説企業的治理結構和整個的保證措施,這個是非常關心的,但是很多的企業並不是以為很重要重要,企業花了很多的時間精力準備了很多細節,做了多少事情,但是這些事情是非常細緻的,但並沒有在宏觀整體量化上給評級公司一個明確的信號,這個是非常大的痛點。

  基於這個痛點,企業應該怎麼做,怎麼應對?我們也跟很多的客户交流,我覺得跟我們做事情是一樣的,我們的一個建議是迴歸自己而不是關注他人,關注600個不現實,我們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什麼?

  1,關注自己的ESG做的到底怎麼樣,而不是關注自己的報告寫的怎麼樣,我們經常説ESG不是寫出來的,寫是寫不出ESG來的,寫什麼呢?ESG是做出來的,我們到底這一年跟上一年在ESG體系當中做了哪些新的事情,到底取得了哪些進步,在量化方面,目標方面,戰略方面,整體方面到底有哪些大的進步?這個是最重要的,我們與其關注評級公司,不如關注自己,這是非常重要的。

  2,關注自己的同時要關注同業,因為ESG評級公司大多在行業當中比較,一個企業在行業中處的位置取決於級別,有的企業需要關心本行業特色的和利益相關者非常重要的指標,這些數據,這些量化的東西做的怎麼樣,我覺得關注自己,關注行業,關注自己的ESG體系的構建,關注自己做了哪些具體的工作內容,把這些內容整理好寫出來,並且跟利益相關者披露出來,評級一定會提高,而且在600家當中這些提高了,另外一些也會提高,只是提高的幅度有不同。

  劉景允:這個問題有三個小思考給大家分享一下:

  1,很多企業認為ESG是一項投入需要花成本,確實是這樣,而且成本可能還不小,但是從企業的價值創造來説,企業關心的長期短期都有,從ESG本身來説是長期價值的體現並不是短期價值,我們認為ESG表現好的企業更具有長期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更應該關注自己可持續的盈利能力而不是短期的盈利能力。

  2,怎麼考慮短期的事情?第一個是不是有利於做生意?是不是有利於企業的業務?比如説您所在的CDP我們就碰到這樣的客户,我們拿到CDP更高的評級,更高的級別之后,我們歐洲的客户更願意購買企業的商品,我覺得這個就是一個短期財務價值的體現,我生意做的更大了,銷量更好,客户願意購買更多的或者是更願意購買這家企業的,因為CDP評級的提高,我理解也是一項ESG評級的級別,還有類似的情況,ESG表現好的企業,受到投資者客户的青睞,導致業務經營更穩健,客户更認可。

  3,聯合赤道做的事情,就是綠色融資的角度,ESG表現能不能跟融資進行掛鉤,可持續掛鉤貸款,我們協助很多的企業做SLL,但是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做ESG的掛鉤貸款,比如説上海的臨港集團,新加坡精英集團都做了很好,包括境內企業,境外企業在境內的融資,我們做ESG的掛鉤貸款,把貸款的利率跟ESG表現的指標進行掛鉤,這個指標會設3-5個ESG的指標,在這三個方面分別設立三項或者是更多的指標,將完成情況和貸款的利率掛鉤,銀行非常願意做這樣的產品,這個就是把企業的ESG表現提升了,提升之后銀行給我們相應的利率的優惠,提升的越高利率優惠的幅度越大,這個在我們金融市場當中,特別是在貸款市場,債券市場這種產品非常成熟也是非常普遍的,這個是得益於中國綠色金融體系10年來的進步和發展,這個已經有相當的規模。

  未來這個空間會更大,特別是轉型金融提出來之后,企業將自己碳排放的下降跟自己的貸款和債券的利率進行關聯和掛鉤,這個是轉型金融將達到的效果,綠色轉型,低碳轉型之后融資就要有相應的優惠和利率支持,這個就能創造短期的財務價值和收益,節省了利息的成本。

  從短期來説就是融資上,中長期就是企業價值企業經營來説ESG對企業來説是非常值得投入成本的事情,謝謝!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宋雅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