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茅臺集團受邀參加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

2025-10-16 23:4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茅臺融媒體中心

  10月16日,由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GDO)、新浪集團聯合主辦,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北京辦公室協辦,主題為「攜手應對挑戰:全球行動、創新與可持續增長」的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海外嘉賓、國際組織代表,諾獎、圖靈獎得主、國際頂尖學者、全球500強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凝聚全球智慧,共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為全球可持續治理注入澎湃的「中國動能」。

  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受邀出席開幕式,並以《以長期主義踐行ESG理念 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茅臺生態體系》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王莉表示,作為一家中國企業,茅臺在七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長期主義,保持對工匠精神的堅守、對卓越品質的追求、對生態環境的呵護,以及做有温度、有擔當、有責任、真善美品牌的信任與擔當。始終以自身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為深入踐行可持續發展目標,茅臺將ESG理念與東方哲學、中華文化以及茅臺的發展實踐相結合,涵養培育「與自然和諧共生、與社會價值共享、於自身治理現代」的茅臺ESG理念體系。系統構建以綠色發展、產業帶動和產業轉型為支撐的茅臺可持續發展生態體系,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更高效率」的價值創造。

  ——生態優先,矢志追求綠色發展。從「環境」(E)的角度出發,堅定走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一是推進能源結構綠色轉型。已實現綠電100%全覆蓋,並積極探索余熱回收、二氧化碳熱泵等技術,讓生產更清潔、更低碳。二是積極踐行氣候行動目標。創新實施「每一瓶茅臺酒」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與水足跡測算,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三是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努力呵護微生物多樣性,始終將保護赤水河生態環境作為頭等大事、頭等要事,持續關注保護赤水河的水生動物以及赤水河流域植被的多樣性。

  ——共享成果,積極做好產業帶動。從「社會」(S)的角度出發,以產業帶動追求與各相關方的持續發展。一是反哺地方,帶動就業。以實實在在的行為,持續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努力,以實際行動踐行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二是關愛女性,倡導平等。系統推進女性職工綜合素質提升、權益保障與人文關懷。三是區域共建,服務社會。始終做區域發展的建設者和參與者,以長期性、系統性產業佈局,有力提升區域公共服務能力,實現企業成長與區域繁榮的雙贏共進。四是挺膺擔當,助力公益。將公益融入品牌基因,發起成立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立足「天、地、 人、文」四個維度,在生態環保、行業支持、民生教育、文化傳承四大板塊構建公益矩陣。

  ——守正創新,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從「企業治理」(G)的角度出發,在產業轉型中追求發展。一是守正,堅持做好酒產業鏈。立足酒產業,從供給端出發,構建完善的釀造生態、專業體系,通過持之以恆地呵護自然生態、人文生態和微生態,構建三者生態相互促進、互為支撐的體系格局,鞏固深化茅臺的傳統生產力,確保茅臺酒的典型性與獨特性;從消費端出發,構建完善的消費者服務價值體系,始終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持續提供高品質產品、多維體驗以及真善美的情感共鳴,持續創造功能價值、體驗價值和情緒價值。同時,還積極倡導並踐行負責任營銷,設立專門的定期審批機制,對營銷體系開展系統維護與檢查,確保負責任營銷落到實處。二是創新,探索佈局新產業賽道。圍繞優勢資源和產業需求,探索佈局生物科技產業,持續拓寬產業邊界;圍繞產業需求牽引,探索佈局數字科技產業,不斷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打造茅臺未來的增長極。

  王莉表示,茅臺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是致力於構建一個更具韌性、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生態系統,以自然生態、人文生態與微生態構成的核心釀造生態為基石,向外延伸至產業鏈生態,再拓展至商業圈生態,通過不斷涵養國際化的視野格局,與各相關方共同持續踐行ESG 理念,以互利共贏、價值共創,凝聚更強的生態韌性,持續為社會創造更大綜合價值。展望未來,茅臺將繼續深化可持續發展實踐,與各相關方夥伴攜手,持續完善可持續發展生態體系,努力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範例。

  本次大會特設茅臺ESG成果展示區,系統展示了企業文化、工藝歷史、產品矩陣、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實踐成果,重點呈現了茅臺在ESG(環境、社會及治理)領域的探索進展。開幕式前,王莉還陪同領導嘉賓巡展,在交流與探討中,傳遞茅臺可持續發展理念。

  據瞭解,本屆「可持續大會」是對以往「ESG全球領導者大會」的全面升級。大會將持續三天,為參會者打造高品質交流場景,提供集中化的專業對話與資源對接空間,讓跨區域、跨領域的連接更迅速、更高效,碰撞出更多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火花」。

  此外,本屆大會涵蓋逾50個議題,包括能源與雙碳、綠色金融、可持續消費、科技與公益等細分領域,既有頂層政策解讀、前沿學術研究,也有鮮活企業案例分享,構建了「全鏈條、多維度」的專業矩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