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碳」路先鋒! 「十四五」浦東新區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樣本發佈

2025-10-18 16:23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十四五」以來

浦東成功創建

綠色製造示範單位122家次

其中綠色工廠91家次

綠色供應鏈企業17家、綠色園區7家

4家企業獲評國家級綠色產品22種

國家級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3家

上海市零碳示範單位9家

其中5家零碳工廠、2家零碳創建園區

1家零碳創建工廠、1家零碳數據中心

……

一流的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新高地正在形成

10月17日,2025年浦東新區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陸家嘴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順利召開。會上,《2025浦東新區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白皮書》和「十四五」浦東新區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樣本正式發佈,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6家銀行分別向6家綠色低碳企業提供累計金額超100億元的專項金融支持,市節能協會、市循環經濟協會等8家市級權威協會與浦東新區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聯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外,大會還為張江科學城可持續發展聯盟的正式成立舉行揭牌儀式,同時發佈「浦東新區綜合能源智慧管理平臺」。

15個發展樣本率先探路

為新區繪製綠色發展「導航圖」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向綠色化、低碳化轉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上海正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着力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作為全市經濟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浦東在綠色低碳轉型中勇當先鋒、走在前列。

「綠色製造體系建設方面,浦東從試點示範進入全面深化階段。截至目前,浦東新區累計成功創建綠色製造示範單位122家次,其中2023年有30家、2024年達到40家。」上海市浦東新區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呂君説。

根據《2025浦東新區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白皮書》,在氫能產業、綠色材料等賽道,浦東構建了一個技術先進、自主可控、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供給體系;在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賽道,呈現技術驅動、全鏈協同和生態支撐的發展格局;在碳交易和碳金融、碳捕集及應用、智能電網等賽道,通過撬動資本流動、破解減排難題和優化能源配置,構建了低碳發展支撐體系。

面向「十五五」,浦東將緊跟產業發展最前沿,錨定「雙碳」戰略使命,通過技術創新、制度突破與場景賦能,推動綠色低碳產業跨越式發展,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綠色低碳科技策源地、綠色低碳產業先導區、「雙碳」戰略最佳實踐區。

同時,大會發布了「十四五」浦東新區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樣本。15個發展樣本涵蓋11家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的企業、3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和1個零碳創建園區。(詳見文末)

據悉,15個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樣本由市級權威機構以「六化」(能源清潔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過程高效化、終端電氣化和資源循環化)和「五新」(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為標準評選而來。這些發展樣本既是浦東「碳」路先鋒的代表,也是新區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共建綠色產業生態圈

多項戰略合作推動張江科學城可持續發展

大會推出了一系列堅實舉措,既為浦東新區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也為全國的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寶貴的「浦東樣本」。

在「金融賦能企業綠色發展簽約儀式」環節,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等6家銀行分別向6家綠色低碳企業提供專項金融支持,累計金額超100億元,涉及市重大設備更新、綠色產品製造、「康碳星貸」、「光伏+地鐵」示範工程、碳配額質押貸款、綠色數據中心開發建設等領域。

張江科學城可持續發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揭牌。聯盟由張江集團、西門子醫療、應用材料等30家單位共同發起,致力於整合各方資源,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推動企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履行社會責任、提高治理水平,從而提升張江科學城企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上海西門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孔軍表示:「在當前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可持續發展日益成為核心議題的背景下,加入這一聯盟,對西門子醫療上海基地來説,不僅是我們‘國智創新’戰略的深入實踐,更是我們植根中國、服務全球、積極履行對人類健康和地球環境責任的重要一步。」

紮根浦東三十余年,西門子醫療上海基地是行業內首批同時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上海市零碳標杆工廠」及「綠色供應鏈」認證的企業之一。2021年9月,西門子醫療與張江集團合作設立西門子醫療全球首個開放式創新平臺——西門子醫療上海創新中心。四年來,創新中心依託先進的設施與資源,構建了從概念驗證到產業化的創新培育機制,推動形成以臨牀需求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綠色創新體系。截至2025年9月底,該創新中心聯動超過210個生態合作伙伴,累計賦能企業75家,與多家初創企業開展項目合作逾50多項,並有多項合作已落地進入商業化階段。

此外,西門子醫療上海基地還參與了《張江科學城企業可持續發展指南》的制定。孔軍強調:「這項標準的制定在推動企業和供應鏈綠色轉型方面具有巨大潛力。西門子醫療上海基地把它納入企業戰略,制定了明確的ESG目標和指標,致力於2030年實現企業運營減排90%,2050年將供應鏈碳排放減少90%。」 

提升企業綠色競爭力  

構建區域能源「雙碳」大數據底座

大會還發布了「浦東新區綜合能源智慧管理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平臺是上海浦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發集團」)在區發改委指導下,基於先進信息通信技術,深度融合電力現貨交易、虛擬電廠負荷聚合需求響應等業務,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構建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綜合能源智慧管理平臺。

浦發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許廣惠介紹,平臺建成后,政府相關部門經授權可登錄系統,查看各接入用户實時用能情況,查詢歷史用能記錄,並可按照工業、商業或其他自定義方式分類分組查看用戶數據,智能導出歷史分類數據,並開展數據分析。同時,平臺還可掌握全區的電力保供情況,從企業實際用能情況掌握真實生產運營情況,為提升全區電力保供能力、精細化服務企業、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此外,平臺可助力新區企業實現用能減碳降本,通過虛擬電廠聚合的企業可調負荷,直接參與電網需求響應和輔助服務市場,獲取額外的電費收益或補貼,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平臺提供的用能監測與分析功能,可幫助企業發現能效提升空間,優化用電行為,實現節能降費。同時,平臺可為企業參與綠電交易、綠證交易、碳普惠及未來碳市場提供資源、通道和技術支撐,降低碳履約成本,提升企業的綠色競爭力。

許廣惠表示,未來浦發集團將繼續發揮區域能源主力軍作用,以全產業鏈佈局、多牌照協同與規模化發展爲支撐,持續推動綠色能源結構優化與能級提升,助力浦東構建安全、高效、低碳的新型能源體系,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浦發力量」。

「十四五」浦東新區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樣本

國家級綠色工廠

1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

2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3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

4歐姆龍(上海)有限公司

5上海延鋒金橋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

6上海通領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青島啤酒優家健康飲品(上海)有限公司

8上海清美綠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9上海申美飲料食品有限公司

10派克漢尼汾液壓系統(上海)有限公司

11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上海)有限公司

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1上海吉列有限公司

2揚子江藥業集團上海海尼藥業有限公司

3上海三菱電機·上菱空調機電器有限公司  

零碳創建園區

1浦發·零碳綠谷

本文來源:科WAY

作者:路小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