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名片,上海時裝周累計扶持近1000位中國獨立設計師

2025-10-17 22:28

(來源:上觀新聞)

垂墜褶皺、東歐刺繡、吉普賽流蘇……輕盈面料通過結構化剪裁,表達古典浪漫與搖滾叛逆的精神對話。10月16日,上海時裝周閉幕之際,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XU ZHI新天地主秀場呈現一場精彩的十周年大秀。

過去一周內,「慶生」的本土設計師品牌不在少數。年輕的YAYI帶來三周年秀,8ON8帶來品牌八周年發佈,入十周年的SHUSHU/TONG壓軸亮相蘇州河畔的蕾虎秀場……一批從上海時裝周起航的本土設計師,帶着累累碩果「回家」,宣告中國設計師品牌進入豐收季。

自2003年舉辦至今,上海時裝周累計扶持近1000位中國獨立設計師。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劉敏表示:「未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品牌建設將成為一項重要任務,希望有更多的新鋭品牌能夠成長為行業的龍頭品牌走向國際,也希望有更多年輕的初創品牌突破各個渠道,培育成長。」

2025年10月16日,在2026春夏上海時裝周上,設計師陳序之(XU ZHI)攜品牌最新系列亮相。海沙爾攝 2025年10月16日,在2026春夏上海時裝周上,設計師陳序之(XU ZHI)攜品牌最新系列亮相。海沙爾攝

從設計到品牌

從紐約、倫敦、巴黎、米蘭等國際時尚之都的經驗來看,一座城市的時尚產業想要具備輻射全球的國際影響力,必須要有本土品牌巨擘與強大的產業鏈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這也是上海時裝周自誕生之日起,天然肩負的責任。

契機出現在2011年左右。一批畢業於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美國帕森斯設計學院等院校的中國獨立設計師學成歸國,集聚上海創業。如何幫助蓄勢待發的「種子」選手破土而出,成長為未來的參天大樹?上海時裝周自從開啟了「育苗」之旅,通過集中搭建平臺,串聯起從作品發佈、訂貨到市場銷售的產業鏈生態。

本季上海時裝周MODE展現場。受訪者供圖 本季上海時裝周MODE展現場。受訪者供圖

「八年前,我剛剛畢業時,就是在上海時裝周LABELHOOD蕾虎舞臺上辦了自己的第一場秀。」8ON8品牌創始人龔力告訴記者,自己當時除了設計什麼都不會,是上海時裝周幫助他蜕變爲了一名品牌經營者:「上海時裝周能夠在各個階段給予我們直達痛點的支持。可以説,我們的成功離不開這個平臺。」如今,8ON8在國內已經入駐50多家優質買手店及百貨。

隨着更多本土設計品牌不斷加入市場,根據需求定製服務已經成為上海時裝周的常規操作。上海時裝周相關人士表示,無論是初創品牌、成熟品牌,乃至電商品牌,上海時裝周會根據其所處階段,匹配適合的策略與資源。

上海時裝周四大發布平臺之一的LABELHOOD蕾虎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蕾虎專門有一支尋找獨立設計品牌的團隊,通過院校、社交媒體等渠道發掘年輕設計師,並在上海時裝周期間舉辦先鋒時裝藝術節等一系列活動,幫助這些處於起步階段的設計師進行品牌推廣,為獨立品牌進行全渠道代運營。

「我們在上海時裝周,跟這個時代一起建立了中國設計師的人才梯度。從剛剛畢業的學生到走上秀場的設計師,他們未來還會成為自己品牌的創意總監,最終走向更大的舞臺。」回顧過往十年曆程,蕾虎聯合創始人劉馨遐十分感慨:「你可以把當今的中國設計師看作一個整體,不僅以設計為核心聚集在這里,也代表着我們的商業力、內驅力,以及與市場一同成長的願景。」

從品牌到市場

在更深層面,上海時裝周通過對接買手資源、搭建銷售網絡、創新消費場景等,幫助本土設計師品牌實現「從秀場到貨架」 的跨越,讓設計創意真正轉化為消費者看得到、買得到的時尚商品。

每一季上海時裝周致力打造原創服裝服飾「亞洲最大訂貨季」,集結MODE展、ONTIMESHOW、TUBE SHOWROOM等不同定位的訂貨會,為不同風格的設計師品牌打造了精細化的品牌推廣平臺;同時邀約國內外及世界各地買手,為品牌提供直面全球市場的對接機會。數據顯示,本季展會到場專業觀眾數量較上季增長了20%,

「買手在現場挑選、預訂設計師下一季的新品,通過以銷定產的方式,大概半年不到,就可以進入市場與消費者見面。」設計師品牌CHENGGUANG WANG的創始人王晨光告訴記者,自己的品牌在時裝周期間能夠完成全年一半以上的銷售量。

除了與產業鏈進行供需對接外,上海時裝周從去年不斷擴充「上海時裝周合作地標」,承接時裝周期間舉辦的一系列首發首秀首展活動,縮短品牌與消費者的直線距離。如本季上海新天地秋冬風尚季聯動域內品牌推出近10場「即看即買秀」,還在線下設置60余個打卡點與品牌快閃店,吸引公衆參與時尚盛宴。

永源路上的一處空間全部打開,與步行道融合。葉宇攝 永源路上的一處空間全部打開,與步行道融合。葉宇攝

與此同時,上海時裝周持續探索消費場景創新。本季「上海時尚周末」活動將永源路改造為集新品首發、品牌快閃、生活集市等創新零售形式的綜合商業空間。記者在現場看到,現場一棟建築甚至打開圍牆,將沿街的一面改造成全部打開的落地玻璃門,使得室內空間與步行道融為一體。設計師品牌ATTEMPT今年首次在時裝周期間進入線下銷售空間,陳列的秀款還未正式開售,已經收到不少消費者的購買意向。

上海時裝周還與不少商家合作,推出特別福利。如新天地秋冬風尚季期間,觀眾憑新天地秀場電子邀請函,即可在多家聯動商户解鎖專屬消費禮遇。永源路上的本土鞋履品牌PANE首家旗艦店推出購買任意兩雙鞋款享八折優惠,活動的首個周末銷量增長了50%。

從中國到世界

當本土品牌完成生存與成長的階段,上海時裝周揚起出海風帆,通過與國際商業夥伴的緊密合作,推動中國設計力量走向國際舞臺,讓中國時尚成為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一張新名片。

首先是為國際創意合作牽線搭橋,提高本土設計品牌的國際顯示度。如上一季時,杜嘉班納(Dolce&Gabbana)在「Supported by Dolce&Gabbana」項目中,將中國新鋭時裝設計師方妍楠秋冬系列作品帶到米蘭時裝周。本季中,繼HOUSE OF H&M啟幕之后,H&M繼續攜手上海時裝周,第二年牽手中國設計師,推出全新一季的中國設計師合作系列。

H&M重回「故地」,中國首個品牌體驗中心上海開業。受訪者供圖 H&M重回「故地」,中國首個品牌體驗中心上海開業。受訪者供圖

「我們希望能與上海時裝周深化長期合作,支持更多優秀的中國設計師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共同探索時尚與零售的更多可能。」H&M集團零售大中華區及東亞區總裁司懿德表示,希望藉由雙方的合作推動國際與本土時尚資源的深度聯結,為產業注入新活力。

上海時裝周還與各個產業的國際巨頭建立長期合作,為中國設計師品牌打通進入國際市場的渠道。哈羅德百貨連續六年助推中國設計走向國際,並連續三年引入蕾虎買手店在倫敦哈羅德開設快閃;Visa連續九年助力中國設計,連續三年邀請境外優質Visa持卡人親臨時裝周現場,今年還增設直播看秀,讓世界各地的Visa持卡人先睹最新的中國時尚動向。

「這些交流讓我們看到,中國設計師品牌應當放開手腳去拓展國際市場,這是未來必須要走的路。」MINNANHUI品牌創始人惠敏楠説。MINNANHUI在本季獲得上海時裝周的商業潛質獎,並參加了海外東京站的展覽。「在現場我們直接面對國際買手、媒體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獲得他們對中國設計的第一手反饋。這讓我們在設計之外,更加理解市場的節奏與需求。

「時尚是上海城市的軟實力,也是新質生產力的生動體現。」上海時裝周組委會主任、東方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季勝君表示,希望上海時裝周通過首發經濟、城市地標和新消費模式深度嫁接,打造貫通時尚、科技、藝術與可持續理念的時尚之都新生態。

原標題:《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名片,上海時裝周累計扶持近1000位中國獨立設計師》

欄目主編:吳衞羣 題圖來源:海沙爾攝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葉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