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MNC半年豪擲107億美元,這個脂肪肝靶點終於爆了

2025-10-18 12:37

文 | 醫曜

早在2023年底的時候,我們就曾推斷:脂肪肝將是減肥藥后的下一個千億戰場。如今MNC正用真金白銀,讓這一推斷漸漸落地。

10月9日,諾和諾德突然宣佈重磅交易,以52億美元收購Akero Therapeutics公司,獲得后者后者研發的FGF21類似物Efruxifermin。這是一款每周注射一次的治療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的創新葯物,目前已經進入到臨牀III期。

值得注意的是,FGF21藥物並非諾和諾德一家的心頭好,這已經是半年內第三起針對FGF21靶點的大型交易。此前葛蘭素史克(GSK)和羅氏早已相繼入局,分別以20億美元和35億美元收購了同類靶點資產。醫藥行業上一次出現如此盛況還是在GLP-1靶點爆發之時。

FGF21,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靶點,正迅速成為代謝性疾病治療領域的黃金賽道。

代謝冠軍的關鍵拼圖

FGF21全稱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是一種主要由肝臟分泌的代謝調節激素,能夠調控葡萄糖、脂質和能量代謝參與機體穩態的維持。

作為FGF超家族中的內分泌成員,與其他促增殖型生長因子截然不同,它不依賴肝素發揮作用,卻能精準錨定代謝調節的核心通路,是代謝疾病的「全能調節者」。

從生物學機制來看,FGF21需與靶器官表面的FGFR1、FGFR2或 FGFR3受體,以及共受體β-Klotho形成三元複合物,才能激活下游信號通路,而β-Klotho主要分佈在肝臟、脂肪組織、胰腺等代謝關鍵器官,這讓FGF21的作用範圍天然聚焦於代謝紊亂相關組織。

在生理狀態下,當身體處於飢餓、高脂飲食等應激場景時,肝臟和脂肪組織會分泌FGF21,通過促進脂肪分解、增強胰島素敏感性、調節糖脂代謝等方式維持能量穩態;而在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等病理狀態下,FGF21的表達或功能會出現異常,這也是其能成為治療靶點的生物學依據。

圖:FGF21結構,來源:國泰海通證券

儘管原理較為清晰,但FGF21的成藥之路卻充滿波折。天然FGF21蛋白半衰期極短,僅為1-2小時,且在體內易被蛋白酶降解,需頻繁注射才能維持藥效,這讓它長期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難以商業化落地。

直到近年蛋白質工程技術的突破,才徹底改寫了它的命運。通過PEG化修飾,可將其半衰期延長至數天,實現每周一次給藥,被羅氏收購的89bio公司的pegozafermin便採用了這一技術;而Akero的Efruxifermin則通過氨基酸序列突變優化蛋白結構,在增強穩定性的同時,還保留了天然FGF21的多靶點調節能力。這些技術改進讓FGF21從「實驗室分子」中脫穎而出,也為其在MASH治療中嶄露頭角奠定了基礎。

當前MASH治療格局中,GLP-1類藥物(如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和THRβ激動劑(如Madrigal的Rezdiffra)雖已獲批用於F2-F3期中重度肝纖維化患者,但二者均存在侷限:GLP-1對晚期肝纖維化效果有限,THRβ激動劑則無法覆蓋肝硬化患者。

對比之下,FGF21類藥物則展現出全疾病階段覆蓋的潛力。以Akero的Efruxifermin為例,其公佈的IIb期臨牀數據顯示,經過96周治療,F2-F3期MASH患者的肝纖維化改善率接近50%,F4期肝硬化患者的改善率也達到29%,遠超安慰劑組的24%和11%;更重要的是,它在改善肝纖維化的同時,還能降低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心血管代謝指標產生正向調節,這恰好彌補了其他療法的短板。

正因為在MASH治療領域的獨特優勢,FGF21成為填補GLP-1與THRβ激動劑空白的「第三極」,也讓FGF21從曾經的「冷門靶點」,一躍成為跨國藥企爭相佈局的黃金賽道。此外,臨牀前研究顯示,FGF21類藥物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胰腺炎(NAFP)、肥胖合併代謝紊亂等疾病中也有積極表現,適應症邊界還將進一步擴大。

MNC的必爭之地

FGF21靶點的科學機制與治療潛力背后,是不言而喻的巨大商業價值。

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代謝性肝病,MASH的發病與肥胖、2 型糖尿病高度關聯,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30年全球患病人數將達4.9億人,對應的藥物市場規模將攀升至322億美元,這一規模與當年GLP-1爆發前的市場預期相當。

隨着Madrigal旗下全球首個MASH治療藥物Rezdiffra的商業化放量持續超預期,其開闢的市場空間正吸引越來越多MNC入局。當前已獲批的GLP-1類藥物與THRβ激動劑均侷限於F2-F3期患者,無法覆蓋佔比約20%的F4期肝硬化羣體,而FGF21類藥物逆轉肝硬化的獨特療效,恰好填補了這一臨牀空白。這種不可替代的治療價值,讓其商業化前景被業內廣泛看好,也使其成為MNC爭相搶奪的核心資產。

2025年5月,GSK率先行動,以總額高達20億美元的現金對價收購了Boston Pharmaceuticals的核心資產,FGF21類似物Efimosfermin alfa。該藥最初由諾華研發,通過Fc融合蛋白技術將半衰期延長至21天,實現每月一次給藥,顯著優於競品的周給藥方案。

對於在GLP-1賽道佈局相對滯后的GSK而言,Efimosfermin alfa的加入迅速填補了其在MASH領域的空白。GSK還計劃將其與在研siRNA療法GSK4532990聯用,以覆蓋脂肪性肝病(SLD)的更晚期階段,形成「抗纖維化+基因調控」的互補組合,在細分市場建立競爭優勢。

緊隨GSK之后,羅氏也在今年9月高調宣佈,以最高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生物製藥公司89bio,獲得其核心資產FGF21類藥物pegozafermin。該藥採用獨特的糖基PEG化技術,優化了其生物活性和半衰期,目前已進入III期臨牀階段。

羅氏近年來在減重藥物領域連續佈局:2023年12月,以31億美元收購了美國製藥公司Carmot Therapeutics(GLP-1雙靶點激動劑);2025年3月,又同意以53億美元獲得丹麥Zealand Pharma公司一款在研創新減重療法的相關權益。此次將Pegozafermin收入囊中,將加強其在心血管、腎臟及代謝性疾病領域的產品組合,併爲其現有在研項目的潛在聯合用藥方案打開空間。

隨着FGF21資產不斷被收購,業績遭遇拐點的諾和諾德也終於坐不住了。2025年10月,諾和諾德宣佈以最高5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生物技術公司Akero Therapeutics,獲得其FGF21類似物Efruxifermin。該藥III期SYNCHRONY研究預計於2026年二季度讀出數據,較競品具備先發優勢,也與自研的NN9499形成互補之勢。

圖:全球領先FGF21管線一覽,來源:國盛證券

這筆交易是其新任首席執行官Mike Doustdar自7月上任以來的首個重大交易,也是其繼宣佈裁撤 9000個崗位后推出的重要動作,體現了其「簡化結構、減少重複、集中資源」的戰略決心。在面對禮來等競爭對手壓力時,諾和諾德積極拓展司美格魯肽聯合療法,希望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以鞏固其代謝領域的霸主地位。

這三筆交易共同體現了MNC的戰略邏輯:通過收購成熟后期資產快速切入FGF21賽道,依託自身管線資源實現協同效應。MNC拼命在百億級MASH市場中搶佔先機,而這種佈局也讓FGF21靶點的競爭逐漸白熱化。

新的趕超機會?

跨國藥企在FGF21靶點上的密集佈局與重金投入,預示着這一靶點極有可能復刻GLP-1的成功路徑,成為下一代代謝疾病治療的基石。

與GLP-1類似,FGF21不僅靶向明確的巨大臨牀需求,更可突破單一疾病邊界,向減重、心血管保護、血脂代謝等領域延伸。獨特的抗纖維化能力,尤其在對晚期肝硬化(F4期)患者的逆轉效應上,構建了難以替代的臨牀價值與市場壁壘。其「代謝調控」與「組織修復」的雙重機制,為未來GLP-1與FGF21的聯合療法奠定基礎,這也是FGF21估值飆升的核心邏輯。

在跨國藥企搶佔FGF21靶點的浪潮中,中國藥企憑藉前瞻性的佈局與差異化的研發策略,正成為FGF21賽道上不可忽視的力量。與跨國藥企聚焦單靶點FGF21類似物不同,國內企業更聚焦於通過多靶點激動劑探索協同增效的潛力。

東陽光藥的HEC88473是一款GLP-1/FGF21雙靶點激動劑,通過將兩種代謝調節機制結合,在改善糖脂代謝的同時展現出抗肝纖維化潛力。2024年11月,東陽光藥就HEC88473與Apollo Therapeutics達成了總價高達9.38億美元的海外授權協議。該藥在國內已進入II期臨牀,早期研究數據顯示其在降低肝臟脂肪含量和改善血糖控制方面具有顯著療效。

同時,中國生物製藥子公司正大天晴通過與安源醫藥達成合作協議,獲得后者AP025和AP026在中國和部分亞洲地區的獨家合作與許可協議,BD總金額最高為3.42億元另加個位數銷售分成。其中AP025為單靶點FGF21,目前處於國內II期階段;AP026為FGF21/GLP-1雙靶點藥物,目前處於國內申報臨牀階段。

除已經實現BD的東陽光藥、安源醫藥外,華東醫藥亦是FGF21靶點的重要參與者。華東醫藥旗下控股子公司道爾生物研發的DR10624,是一款靶向FGF21R、GLP-1R和GCGR的長效三靶點激動劑。這種「多靶點覆蓋」的設計,使DR10624成為FGF21賽道中極具差異化的候選藥物。

該藥物已在海外完成針對肥胖合併高甘油三酯血癥的Ib/IIa期研究,並正在中國推進針對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的II期臨牀試驗。2025年5月公佈的Ib/IIa期臨牀數據顯示,DR10624治療12周后最優劑量組肝臟脂肪含量降幅達到79%,顯著優於安慰劑組的26%。

展望未來,FGF21賽道的交易熱潮預計將持續升溫。巨大的MASH市場容量以及明確的聯合療法方向,將繼續推動MNC們對該領域優質資產的追逐。考慮到目前全球範圍內進入臨牀后期的FGF21資產仍屬稀缺資源,那些已經通過早期臨牀數據驗證了概念、並進入II期及以上階段的在研藥物,無疑將成為下一波資本角逐的焦點。

FGF21靶點的百億狂潮,是GLP-1傳奇在代謝領域的延續與昇華。從司美格魯肽到替爾泊肽,GLP-1類藥物從降糖藥躍升爲全球「藥王」,徹底點燃了全球藥企對代謝疾病賽道的熱情與期待。而中國藥企憑藉在多靶點藥物上的搶先佈局,有潛力在這場全球競賽中實現追趕,甚至超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