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8 15:07
專題: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首屆綠色產業與可持續消費博覽會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於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前布達佩斯商學院企業家與商業博士學院院長洛松茨·米克洛什出席並演講。
談及中國與歐洲國家雙邊經濟關係,洛松茨・米克洛什指出,中國和歐洲是彼此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中國是歐盟最大的進口夥伴,歐盟對中國貿易也具有重要意義。他強調,綠色轉型是雙邊經濟關係中的重要趨勢,歐盟在該領域高度依賴中國的數字化技術,而中國對獲取龐大的歐盟市場準入抱有極大熱情。
關於影響中國與歐盟合作的結構性因素,洛松茨・米克洛什表示,歐盟的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會作用於雙邊合作,多數分析關注歐洲從中獲得的積極影響,也提及關税等負面影響。
他提到,雙方實體對綠色轉型有共識並已付諸努力,但歐盟各機構面臨「壞三角」問題,若要推動綠色轉型,歐盟不應減少與中國合作、縮減在華部署,也不應限制消費者使用中國生產或出口的產品。
在共享利益及潛在合作機遇領域,洛松茨・米克洛什指出,中歐可在改革世貿組織、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聯合支持聯合國氣變大會第三十屆會議等方面展開合作。
針對中東歐及匈牙利與中國的合作伙伴關係,洛松茨・米克洛什提到,中東歐國家在中國外貿中角色較邊緣,該區域的外國直接投資更為重要,其中匈牙利扮演關鍵角色,吸納了中東歐地區40%的中國直接外國投資,且有10個與中國的投資項目正在推進,如寧德時代在匈牙利東部的電池工廠、比亞迪在匈牙利塞格德的電動汽車工廠。
他解釋了匈牙利積極促進中資直接投資的原因:一是希望升級投資者機構,引入電池製造、電動汽車製造等新行業,這些行業與匈牙利傳統大型公司、生產文化互補;二是匈牙利政府為中資提供了慷慨的直接及間接補貼。
同時,他也提及存在的理性擔憂,如匈牙利能源稟賦欠佳,政府補貼需投向瓶頸領域,且需考慮監管、交通基礎設施及社會文化差異,而這些擔憂已被中資企業妥善解決——中資企業強調本地價值,在匈牙利設立的工廠需時間實現溢出效應以形成更多前后連接,當前雖顯停滯但未來潛力巨大。
此外,中資企業為匈牙利帶來新的組織企業文化,如中國豐富的餐飲選擇、共餐習慣等,與匈牙利本地文化形成互補。
洛松茨・米克洛什最后總結,無論是歐盟-中國層面,還是匈牙利-中國層面,合作機會都十分豐富。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閲,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李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