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臺積電Q3財報一覽:毛利超預期,再次上調全年指引,亞利桑那Fab加速導入更先進製程

2025-10-18 10:42

(來源:Eric有話説)

本季度臺積電管理層再次上調全年營收指引。

臺積電Q3財報:

  • 營收按美元計331億美元,同比增長41%,環比增長10%,高於指引區間318-33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按新臺幣計9899億新臺幣,同比增長30%,環比增長6%;

  • 毛利率59.5%,同比增長1.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9個百分點,高於指引區間55.5%-57.5%;

  • 經營利潤率50.6%,同比增長3.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個百分點

  • 淨利潤按美元計151億美元,同比增長50%,環比增長18%淨利潤率46%;

  • 等效12吋晶圓出貨量408.5萬片(約136萬片/月),同比增長22%,連續6個季度同比增長,環比增長10%;

  • capex按美元計97億美元,同比增長52%;全年capex指引400-420億美元(下端上調,上端不變)

具體看工藝和平臺方面,Q3:

  • 3nm佔23%(蘋果核心節點)5nm佔37%(英偉達核心節點)7nm佔14%,16/20nm佔7%,28nm佔7%,40/45nm佔3%,65nm佔4%,90nm佔1%,0.11/0.13um佔1%,0.15/0.18um佔3%;先進製程3nm/5nm/7nm佔74%3nm/5nm合計佔60%

  • HPC佔57%手機佔30%,IoT佔5%,汽車佔5%;HPC佔比連續12個季度超過手機HPC同比增長約44%環比持平手機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19%IoT環比增長20%,汽車環比增長18%;

后續展望:

  • 預計Q4營收322-334億美元同比增長20%-24%,主要靠AI需求為主的HPC強勁拉動,Q4毛利率59%-61%,經營利潤率49%-51%;

  • 預計2025年全年美元營收同比增長mid-30%s(上調)預計2025年capex 400-420億美元(下端上調,上端不變),管理層表示未來capex不太可能在任何一年突然大幅下降;

  • N2會稀釋2026年毛利率,N3的稀釋作用在降低,之前預計2025年海外Fab的毛利率對公司整體稀釋近2個百分點,目前看只會影響1-2個百分點,未來幾年海外Fab產能爬坡期會稀釋公司整體毛利率2-3個百分點,后期會擴大到3-4個百分點;

  • 先進封裝營收佔比接近10%,但本季度未更新CoWoS未來產能規劃情況,僅表示

    CoWoS產能持續攀升,會在明年提供具體情況,目前AI前段和后段產能都非常緊張;目前所有主流AI芯片都依賴臺積電CoWoS產能可以説全球AI芯片的供給取決於臺積電;管理層表示正在與一家在亞利桑那建廠的封測公司(日月光還是安靠?)合作;

  • 此前預計AI營收(GPU+ASIC+HBM controller)2024-2029年CAGR 44%-46%,管理層表示目前看來會更高,將在下季度財報更新數字;

  • 管理層此前表示在N7、N5、N3乃至未來的N2之間,大約有85%到90%的設備是通用的,目前繼續進行部分N5產能轉化為N3的工作;

  • 臺積電幾乎所有營收以美元計價,成本約75%以新臺幣計價,新臺幣匯率波動起伏,對臺積電營收和利潤有顯着影響:美元兑新臺幣匯率每波動1個百分點,會影響毛利率0.4個百分點;

  • 預計AI需求持續強勁,比三個月前的預期還要強勁,非AI終端市場領域温和復甦;未來AI新增基建將保持CAGR 40%-45%的增長因地緣政治風險,將開發與產能協調時間提前2-3年,保持供應鏈穩定;

  • N2本季度試量產,良率表現良好,預期2026年快速量產,覆蓋手機與HPC/AI需求;N2P預期2026H2量產;N2/N2P/A16將成為臺積電未來大型技術節點;

  • 此前市場擔憂美國亞利桑那Fab會拖累臺積電盈利,但得益於美國政府補貼與稼動率高企臺積電亞利桑那Fab在Q2意外提前實現了盈利今日臺積電正式宣佈英偉達Blackwell AI芯片首次在臺積電亞利桑那Fab實現量產;臺積電亞利桑那第二座Fab(N3節點)已完工,上季度表示量產時間提前幾個季度到2027年,本季度表示會加速導入更先進製程N2節點同時管理層表示正積極取得亞利桑那Fab鄰近第二塊大面積土地,以支持現有擴產計劃滿足強勁的AI相關需求;

總的來説,作為全球AI芯片最后賣鏟人的臺積電,其長期業績確定性很高。OpenAI近期宣佈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算力採購,與英偉達合作10GW算力,與博通合作10GW算力,與AMD合作6GW,OpenAI畫了太多餅,這些算力背后都是依靠臺積電來代工,而如今臺積電管理層表示未來擴產會保持一定紀律,則有點打臉OpenAI的感覺,AI長期敍事沒有問題,但短期仍需要逐季觀察業績答卷,而不能靠餅支撐股價。

從基本面看,雖然Q3增速看上去很樂觀,但結合全年業績增長指引來看,意味着臺積電Q4營收增速只有6%-21%,出現明顯放緩。管理層表示因關税等不確定性可能會對消費電子市場產生影響,預計2025年整體非AI終端市場領域將只是温和復甦。

當然,臺積電管理層習慣給出較為保守的業績指引。根據目前指引來看,臺積電營收預計在1170-1200億美元,淨利潤預計在470-500億美元,當前市值對應PE 25-27倍,現在回過頭來看Q1財報時跌到14倍PE實在諷刺。

根據目前指引來看,臺積電2025年營收預計在1220億美元左右,淨利潤預計540億美元左右,當前市值對應PE 28倍,鑑於臺積電管理層習慣給出較為保守的業績指引,且長期業績增長的高確定性,臺積電在AI板塊可能算是估值最低的公司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