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8 10:08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專題: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首屆綠色產業與可持續消費博覽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於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由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GDO)與新浪集團聯合主辦,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北京辦公室協辦,新浪財經與世界綠色設計組織北京代表處承辦,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支持。大會以「攜手應對挑戰:全球行動、創新與可持續增長」為核心主題,匯聚全球智慧力量,共探可持續發展新路徑,為全球可持續治理注入澎湃的「中國動能」。
本屆可持續大會在以往四屆「ESG全球領導者大會」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嘉賓陣容強大,可持續大會組委會邀請約500位中外重磅嘉賓,其中約100位為海外嘉賓,不僅有政要、前政要、國際組織的代表,還包括了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全球500強企業負責人等國際頂尖學者與業界領軍代表。
聯合國前副祕書長金垣洙(Kim Won-soo)出席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並做主旨演講。金垣洙表示,人類正面臨一場威脅生存的「風暴」醖釀,科學證據明確顯示地球正在急劇變暖,氣候紀錄被不斷刷新,我們必須為全球升溫超過1.5攝氏度甚至2.0攝氏度做好準備。
金垣洙在闡述「協同力量」的主題時,特別強調了合力必須具有地域特徵,並以公平為核心。他指出,「公正的轉型」意味着必須讓社羣、原住民和處於前線的發展中國家從設計階段就成為平等的「合作伙伴」,而非被動的「接受者」。技術轉移、能力分享和金融支持都必須以任務為導向,以滿足當地需求、並保有尊嚴的方式進行交付。
他進一步指出,年輕人不應僅僅被視為未來的受益者,更應被尊為「變化的變革者」,他們的能量是推動變革的關鍵動力。同時,合力不僅是慈善,更是集體安全的基石。當貧困國家獲得支持實現低碳發展,當脆弱社羣增強韌性,實際上是在構建一個更穩定、更安全的全球體系。
在具體措施上,金垣洙強調,所有工具和機制,無論是應對損失與損害的資金,還是新興的數字化技術,都必須確保其最終能「真正到達需要者手中」。他警告,若缺乏普惠性,技術進步反而會擴大數字鴻溝與社會經濟不平等。
最后,他總結道,我們必須堅持可衡量的目標與透明的治理,將兼顧各方的工具轉化為有實際應用的行動,共同抓住正在縮小的機會之窗,為一個富裕、公平且可持續的世界奮鬥。
以下為發言全文:
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得跟大家説聲抱歉。大家看到我的樣子,我左邊的腳踝受了傷。我是在打排球時因為運動意外傷到了腳踝。今天大家看到我這個樣子,但我希望后續能順利恢復。這是我在受傷三周后的首次出行,也是我第一次出來參加活動。非常感謝新浪財經邀請我在此次會議上發言,與大家分享我對可持續發展和轉型的理解。這也是我第一次在這里發言,我會努力做好這次演講。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將與大家探討的主題是「協同的力量:加速全球可持續性轉型」。
我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人類歷史時期,我們每個人都肩負着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所處的時代充滿了多重複雜的挑戰,包括氣候變化、生態系統危機、地緣政治緊張、日益加劇的不平等。一場可能威脅人類生存的風暴正在地平線上醖釀。這些挑戰提醒我們,沒有任何行動者、沒有任何單一國家能夠獨自應對。
人類正處在關鍵的歷史轉折點,我們今天的抉擇將決定人類的未來,可能導致和平崩潰,也可能推動進步或導致其消失。科學證據非常明確,不容置疑:我們的星球不僅在變暖,而且在變得更熱。氣候指標不斷突破新的紀錄,近期危機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日益明顯。全球温度不斷創下新高,自去年7月以來,日均氣温屢次突破歷史極值,升溫顯著。年均氣温也越來越高,每年都在刷新前一年的紀錄,因此每一年都是新的高温紀錄年。
在氣温幾乎垂直上升的背景下,我們必須考慮的不再僅僅是1.5攝氏度的温控目標,而應擔憂2.0攝氏度甚至更高的升溫。這將導致海平面加速上升,並引發更多極端天氣事件,如洪水、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
我們所面臨的風險是真實且巨大的。這些風險與事實意味着我們必須攜手合作。通過合作或合力,不僅僅是簡單的協作,而是意味着1+1大於2,甚至可以大於3,最終結果可能是4、5,甚至是100。
合作意味着共同努力的成果大於個體努力之和。但合作或協同並非自然實現,只有通過政策的有效對接才能達成。通過協同努力,民間資本、社會力量、科學技術和地方社羣都能發揮最大作用,實現單個國家無法企及的成果。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正提供了這樣一個政策對接的框架。然而不幸的是,相關進展並不理想,政治意願正在減弱。
聯合國最近的SDG評估顯示,在全部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大部分指標正在倒退而非改善。很明顯,這是由於缺乏協調一致的交付與努力,導致這些願景和雄心無法實現。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能力建設面臨的多方面挑戰。
同時,我們看到民間資本對可持續發展的興趣日益增長,但要實現SDG進展,仍需數萬億美元的投資,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國家。我們在教育、健康、韌性基礎設施等領域的資金缺口持續存在。全球金融框架必須改革,以實現資本的大規模有效配置,並降低受影響最嚴重國家的融資成本。公共與私營部門的工具必須結合,以提升透明度。
合力也意味着需要體制創新。我們看到一些前景廣闊的舉措,包括混合金融模式、企業基於科學目標的承諾,以及應對氣候影響的新機制。
建立相關基金,特別是「損失與損害」基金,可以為受氣候影響的國家提供可預測、可見的支持。這充分證明,全球合作能夠促進氣候正義與韌性。但這些機制必須擴大規模並完善治理,以尊重各國主權。
技術與數據可以加速這一進程,但必須在健全的道德與法規框架內。人工智能、遙感、分佈式賬本等數據工具能夠提升衡量標準與問責制,幫助政府和企業找到干預措施、減少浪費、評估社會成果。但數字化必須具有普惠性,確保人人可及。
科技進展不應只看技術本身有多先進,更要看其能否快速應用於實際場景。能力建設、數據公開以及公平的隱私保護必須伴隨技術推廣。否則,數字進步可能引發甚至加劇數字鴻溝和社會經濟不平等,這與我們減少不平等的初衷背道而馳。
私營部門必須從各自為政的ESG承諾,轉向系統級的責任擔當。企業必須努力降低環境成本,並應受到激勵,將長期環境與社會價值內化於核心業務。ESG應被視為創造韌性供應鏈、持久就業和穩定市場的關鍵。
投資者與監管者需要具備高信用度、可執行的轉型方案,以及標準化的信息披露和對循環模式的支持。公共政策應幫助市場更好地理解碳定價及金融方案,使可持續發展選擇成為真正符合商業邏輯的選擇。
各位領袖、貴賓、女士們、先生們!
合力具有地域特徵。公正轉型意味着社羣、原住民和前沿國家從設計之初就應成為合作伙伴,而非被動接受者。技術轉移、能力共享和資金支持必須以任務為導向,滿足當地需求,並以最具尊嚴的方式交付。年輕人的未來更易受衝擊,他們應被視為「變革的推動者」,而不僅僅是受益者。
我們應認識到,合力具有戰略價值。分享知識、風險與收益,不僅是慈善行為,更是對更美好未來的投資。
合力也是集體安全的基石。當貧困國家獲得幫助實現低碳發展,當沿海社羣得到支持,當小國能力得到增強,就能降低系統脆弱性,構建更加穩定的全球經濟。
各位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的任務艱鉅,但並非不可實現。若能結合公共政策的力量、私營企業的活力、公民社會的道德力量以及年輕人的能量,我們就能加速世界亟需的可持續變革。
我們必須堅持可衡量的目標、透明的治理,以及能夠真正惠及需求方的融資方案。我們必須將理念轉化為工具,將工具轉化為切實的行動。讓我們共同利用合力的力量,通過政策對接和機構創新,以公平、迅速和堅定的目標感行動起來。
我們有機會贏得一個繁榮、公平、可持續的世界,但機會之窗正在關閉。現在正是通過合力發揮合作優勢的時刻。我們必須將可持續發展的期望轉化為人類更美好的現實。齊心協力,我們就能實現目標。在一起,一切皆有可能。攜手合力,我們定能加速未來的可持續變革。
感謝大家!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江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