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激光雷達還有蛋糕分給圖達通嗎?

2025-10-18 10:00

今年8月26日,港交所官網的一則更新,讓圖達通再次成為激光雷達行業的焦點——這家曾在2023年拿下「全球乘用車激光雷達出貨量冠軍」的企業,第三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

不同於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的順利上岸,圖達通的上市路佈滿荊棘。

2023年圖達通籌備納斯達克未果,隨后今年2月港交所遞表失效,如今選擇SPAC模式(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曲線救國」,試圖用117億港元的估值,在競爭日益白熱化的激光雷達賽道里再搏一回。

不合時宜的1550nm

圖達通的招股書來看,公司基本面悲喜交加。

此前一大進步是,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圖達通毛利率首次轉正至5%,然后在今年一季度進一步增長至12.6%,實現 319.7萬美元毛利潤。

雖然公司層面毛利率由負轉正是有意義的里程碑,但從行業層面來看,激光雷達公司毛利率轉正已不是新鮮事。禾賽科技2024年毛利率已達28%,速騰聚創2024年毛利率也接近20%,圖達通的12.6%更多是趕上了行業基準線。

(來源:圖達通招股書)

背后的原因,與圖達通的技術路線成本壓力直接相關。

圖達通主打的1550nm激光雷達,核心材料是銦鎵砷,成本是禾賽和速騰等公司採用的905nm路線的2-3倍。儘管1550nm在探測距離、抗干擾性上更優,但在價格戰愈演愈烈的市場里,高成本成了掣肘——激光雷達價格已從2022年的2-3萬元,降至2025年的千元級,圖達通的1550nm產品很難在性價比上與對手競爭。

高成本燒錢投入,同時沒有足夠多的訂單換回現金流,賬面上,圖達通仍然處於虧損狀態。2022年到2024年,再加上2025年一季度,公司累計虧損超8億美元,且從2022年至2024年公司虧損規模不斷擴大,分別為1.88億美元、2.19億美元、3.98億美元。

與此同時,禾賽已經在去年實現盈利,今年二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4410萬元。

圖達通曾因單一大客户風險被市場詬病。作為蔚來的「嫡系供應商」,2022年至2024年,圖達通來自蔚來的收入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88.7%、90.6%及91.6%。

如此高度依賴的大客户,導致圖達通議價能力被削弱是必然。報告期內,公司專為蔚來打造的獵鷹系列產品單價持續下滑,從2022年的879美元/台降至2024年的704美元/台。

(來源:圖達通招股書)

為降低依賴,圖達通近年來努力拓展新客户,已與宏景智駕、摯途科技和Pony AI合作,將激光雷達集成至商用車和物流場景。然而,這些新客户的收入佔比至今未在財報中披露。

今年5月,圖達通還宣佈與中國頭部汽車集團達成合作,獲得其旗下多個品牌車型的 「獨家供應權」,業內猜測該客户為上汽或一汽。但要注意的是,汽車行業的訂單存在一年至一年半的時差,即現在簽下的訂單,最快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實現量產交付。

與此同時,圖達通的現金流並不富裕。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的現金和等價物僅2427萬美元,流動負債卻有9775萬美元,流動資產淨值僅剩648萬美元。

(來源:圖達通招股書)

不過市場目前對圖達通的估值較為合理。按照港交所披露的併購交易中,圖達通的SPAC合併議定估值約為109億元人民幣,禾賽美股目前市值250億元人民幣左右。研發開支方面,去年圖達通研發開支約4.6億元人民幣,禾賽則為8.5億元人民幣。

按估值與研發開支比例來看,圖達通該數值為23.7,禾賽則為29.4。

行業老四自救

兩次折戟后,圖達通急於通過SPAC上市,是意料之中。

如今的激光雷達已從早期的稀有零配件,變為安全標配件,行業從技術競賽轉向規模與成本的競爭。頭部玩家身位已經卡死,行業已進入成熟的中后期,行業老四圖達通自然沒有理由不焦慮。

從市佔率來看,截至去年,圖達通在全球乘用車激光雷達市佔率已跌至12.8%,遠低於禾賽的20.3%、華為的19.1%、速騰的16.7%,后三者佔全球市場近六成。

(來源:圖達通招股書)

本質上,圖達通的掉隊,是技術路線與市場需求的錯位。其堅持的 1550nm 路線,更適合 高端ADAS/ADS,比如L4級自動駕駛,但當前市場需求的主流是L2+級輔助駕駛,需要的是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激光雷達,而905nm產品恰好契合這一需求。

行業整體來看,激光雷達市場前景廣闊。根據IDC數據,2025年全球智能汽車滲透率將達 45%,而激光雷達作為「ADAS的眼睛」,滲透率將從2023年的10%,提升至2025年的35%,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30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10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77%。

但高增長背后,是價格戰的殘酷。激光雷達價格已從2022年的2-3萬元,降至2025年的千元級,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因此,佈局第二增長曲線成為激光雷達企業維持增長的共同方向。

(來源:圖達通招股書)

第二增長曲線的核心方向,是機器人領域。這一領域的增長速度,遠超乘用車市場。

目前進度來看,速騰聚創今年上半年機器人用激光雷達出貨量4.63 萬台,同比增長 400%;禾賽科技今年上半年的交付量為9.83萬台,同比增長693%;圖達通儘管拿下了九識智能、中立股份等企業的訂單,但2025年上半年機器人用激光雷達出貨量僅 5000 台,規模遠落后於對手。

值得注意的是,頭部激光雷達公司已經呈現出清晰的「雙輪驅動」結構。

以禾賽為例,ADAS業務是毋庸置疑的基石業務,公司絕大多數的收入與毛利潤都由其貢獻;機器人目前的高增速中包含了一定的低基數因素,且同期收入佔比不高,短期內對整體業績的貢獻有限,但可以提升整體毛利率和拉高估值天花板。

這一背景下,圖達通則陷入造血窘境——ADAS業務在價格戰中擴張受阻,已成紅海,機器人業務這片藍海的貨幣化又遠未達到爆發階段。SPAC上市后,圖達通的挑戰纔剛剛開始。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諮詢並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