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酒店機器人云跡香港上市:漲26%、騰訊阿里搶投但仍在虧損

2025-10-18 07:3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觀點)

圖片來源於AI

圖片來源於AI

截至收盤,雲跡科技上市首日股價上漲26.05%,報收於120.5港元/股,公司總市值82.81億港元。

在酒店中常見的送餐機器人企業——雲跡,已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10月16日,雲跡科技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港股市場中首家定位為「機器人服務智能體」的上市公司。上市首日,該公司開盤價為142.8港元,較發行價95.6港元大幅高開49.37%。

截至收盤,雲跡科技上市首日股價上漲26.05%,報收於120.5港元/股,公司總市值82.81億港元。

本次雲跡科技港股IPO共發行690萬股,每股定價95.6港元,募集資金淨額約5.93億港元,該公司於招股期間便受市場追捧,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得約5657.2倍認購。

而云跡科技在IPO前也已獲得不少互聯網大廠青睞,股東列表中有多位行業巨頭身影,騰訊、阿里巴巴、聯想、啟明創投、中信證券及攜程等多家機構均參與投資。

酒店機器人龍頭仍在虧損

雲跡科技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專注於機器人服務與AI賦能技術的高科技企業,核心業務涵蓋機器人及功能套件的提供,以及配套的AI數字化系統服務。

據市場統計,2024年按收入計算,雲跡科技在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中佔據6.3%的份額,位居行業首位;在酒店場景細分市場中,其國內收入份額達到13.9%,同樣位列第一。

截至2024年底,雲跡的服務機器人已部署至超過3萬家酒店及100家醫療機構,並進一步拓展至商務樓宇、工廠、社區等多個場景,其單日同時在線機器人數量峰值已突破3.6萬台。

產城園區評論獲悉,雲跡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兩大類業務:一是機器人及功能套件銷售,二是AI數字化系統服務(包括AI驅動的機器人基礎服務與智能體應用)。其服務型機器人產品線包括複合多態機器人與整機機器人,除酒店場景外,亦廣泛應用於商業樓宇、醫療機構、工廠及社區等多元場景。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前五個月,雲跡的收入分別約為1.61億元、1.45億元、2.45億元和0.88億元人民幣;同期毛利分別為0.39億元、0.39億元、1.06億元和0.34億元;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4.3%、27.0%、43.5%及39.5%。

儘管收入規模持續擴大,雲跡目前卻仍尚未實現盈利。2022年至2024年,該公司分別錄得虧損3.65億元、2.65億元和1.85億元;2025年前五個月,受特定開支影響,淨利潤虧損為1.18億元,同比擴大40.9%。

截至目前,雲跡科技已累計落地超過3.4萬家酒店,並覆蓋醫院、工廠、公寓、樓宇等多種場景。據招股書披露,2024年全年,公司機器人累計完成服務次數超過5億次。

酒店服務機器人潛力仍在

據瞭解,目前,雲跡科技共推出三代服務型機器人產品,分別為「潤」系列、「格格」系列和複合多態機器人UP系列。

其中,「潤」系列為雲跡科技的第一代產品,主要用於引領及送物,於2015年推出,且在2016年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第二代產品「格格」系列在「潤」系列基礎上,提升了服務效率、適應性、交互能力和安全性。

「潤」和「格格」系列都為整機機器人,雲跡科技2023年新推出的第三代產品UP系列則採取了「機器人底盤+各類上倉」的組合模式,以實現「一機多倉」兼容性,能在不同場景(如酒店、商業樓宇、醫療機構及工廠)、不同功能(如送物、清潔或環境監測)之間切換。

產城園區評論瞭解到,當前,酒店機器人的應用正逐步深化。以華住集團為例,旗下部分全季、花間堂等品牌門店已將送物機器人作為標準配置,實現從用户下單到機器人自主乘梯、送達並語音提醒的全流程無人化服務,在夜間值班人手緊張時尤其突出。

首旅集團旗下約29%的酒店已配置送物機器人;亞朵酒店也早已部署機器人承擔簡單服務任務,涵蓋日常送物及夜間配送;萬豪酒店則在上海、深圳等地的國際化酒店中,重點使用機器人進行跨樓層送物及大堂巡航。

在清潔場景中,部分中高端酒店已引入地面清潔機器人,負責大堂、走廊等公共區域的日常清潔,人工則更專注於精細化檢查與補位工作,以提升整體環境的維護質量。

東方證券近期發佈的研報,全球酒店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24年約為14.2億美元,預計到2033年將增長至70.4億美元,2025–2033年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17.8%。

中國市場在2019–2023年間從5億元增長至11億元人民幣(CAGR為20.8%),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6億元(2023–2028年CAGR為26.4%)。從市場集中度來看,2023年前五大參與者的合計市場份額為27.6%,其中雲跡科技以12.2%的份額位居首位。

目前,中國酒店機器人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包括高仙、擎朗、獵户星空等。整體來看,儘管中國市場規模仍小於全球,但憑藉更高的增速和廣闊的滲透空間,未來具備更大的成長潛力。

資本還在持續加註

雲跡科技董事長支濤是一名女性創始人,她擁有多年傳感器與自動化行業經驗,於2014年創立公司。目前,其機器人產品已服務超過3萬家酒店,並吸引了騰訊、阿里巴巴等多家知名機構投資。

投資投的是未來,雲跡在招股期間便收到市場追捧,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5657.2倍認購,位居今年港股IPO認購倍數第四。

在國際配售中,中信證券國際、中證資產管理、HKEICL(由蘇州市國資委及虎丘區政府共同持有)及國泰君安證券投資獲得認購豁免。雲跡的供應商立訊精密也獲配20.65萬股。

而從股權結構看,雲跡科技在IPO前就已獲得不少互聯網大廠青睞,股東列表中有多位行業巨頭身影,騰訊、阿里巴巴、聯想、啟明創投、中信證券及攜程等多家機構均參與投資。

在首次公開發售前,除了支濤本人直接持有公司9.73%的股份,控制行使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合共約36.52%的投票權外,三位聯合創始人及員工持股平臺共持股20.6%,其余股份由多家投資方持有。

其中,對公司加持多輪的沸點資本持股10.70%;安徽人工智能公司持股9.57%;騰訊持股9.09%;啟明創投旗下QM165與北京啟明合計持股約5.39%;聯想基金持股4.22%;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灝月持股2.94%。

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以來,已有超過15家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包括鎂伽科技、斯坦德、卧安機器人、仙工智能等創投圈關注企業,以及雙林股份兆威機電石頭科技等已在A股上市的公司尋求「A+H」兩地上市。

今年以來登陸港股的機器人企業普遍表現優異,極智嘉、博雷頓、三花智控等公司股價漲幅較大,A股市場人形機器人相關企業也錄得較大漲幅。

根據雲跡的規劃,本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以下方面:約60%用於未來五年研發能力提升,重點改進機器人智能體技術,增強產品及服務的通用性與適應性;約30%投入未來五年境內外商業化能力建設,進一步拓展市場;約10%作為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