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系統闡釋中外對話全球意義 智庫報告為人類2050藍圖提供中國智慧

2025-10-17 22:06

10月1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與全球領導力學院承辦的明德戰略對話(2025)在北京隆重舉行。會議以「中國式現代化,全球化新動能」為主題,匯聚來自中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意大利、波蘭、德國等多國前政要、知名學者、意見領袖與媒體代表,共同探討世界變局下的全球治理、技術革命與人類未來發展。新華社、經濟日報、環球時報、CGTN、鳳凰衞視、路透社、塔斯社、南華早報、日本每日新聞、韓國中央日報等近50家中外媒體報道論壇。

論壇上,人大重陽系統發佈五項重磅研究成果,包括《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全球2050評估與未來展望》研究報告以及四部新書:《歐美學術界感知中國式現代化——明德戰略對話2024》《國際激烈角鬥中的中國——對話16位美歐俄知名專家》《世界看新時代中國2025》和《國家複利式發展與中國發展優勢》。這些成果系統闡釋了中外對話對於全球與中國發展的重要意義,為世界各國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確定性、為人類2050藍圖提供了中國智慧與學術參考。

《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全球2050評估與未來展望》研究報告系統梳理了國際組織、主要國家和地區關於2050年的前瞻性規劃與共識預判,指出「2050年將是人類社會邁向可持續發展、科技躍遷與文明共存的關鍵節點」。報告認為,從全球視角看,未來25年國際秩序將經歷深刻重塑——經濟格局呈現「東昇西降」,新興經濟體崛起成為世界增長主引擎;能源轉型與綠色投資引領全球新增長周期;AI、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等前沿領域將形成「集羣式突破」,帶來效率躍升與倫理挑戰並存的新格局。此外,在中國發展部分,報告深入探討了我國「2050現代化戰略」演進脈絡,指出在「兩步走」戰略指引下,中國已在製造強國、科技自立、基礎設施、人口結構等關鍵領域形成系統性佈局,展現出「確定性中的中國力量」。該報告不僅是中國首個系統性比較全球2050戰略的重磅智庫成果,也是中國學界以全球視野思考未來治理、以現實行動參與全球共識建構的學術貢獻,為世界各國規劃中長期發展目標提供了思想框架與經驗參考。

除研究報告外,論壇還同期發佈了四本聚焦中外對話與中國發展的新書成果。其中,《歐美學術界感知中國式現代化——明德戰略對話2024》和《國際激烈角鬥中的中國——對話16位美歐俄知名專家》是第一屆「明德戰略對話」的重要成果,分別系統記錄了歐美學者與中國思想界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對話思考,展示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模式的理性認知與深入思考,以中外專家對話為核心,解析中國在複雜國際博弈中的戰略定力與制度優勢。同時,《世界看新時代中國2025》一書匯集多國學者對新時代中國發展成就的觀察與評價,從國際視野呈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影響。《國家複利式發展與中國發展優勢》則是以「複利」邏輯剖析中國長期穩定發展的體制根基,提出構建具有持續增長力與內生動力的國家治理模式。這些成果共同構成了人大重陽在「中國與世界」「現在與未來」「學術與政策」等領域的系統性研究矩陣,標誌着中國智庫在全球話語體系重塑中的積極實踐。

專家們普遍認為,人大重陽發佈的研究報告和新書成果為全球治理提供了思想座標,為各國政策制定提供了智識參考。「當世界充滿不確定性,我們更需要來自思想的確定性。」此次五項成果的集中發佈,展示了中國智庫面向2050的學術遠見與國際擔當,為全球共同體建設與可持續未來提供了新的中國方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