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7 19:41
(來源:華山穹劍)
真是活久見,堂堂美國財政部長,竟然也被欺負了?
我們都知道,最近幾個月,特朗普已經越來越看不慣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了,所以把很多涉及國際貿易談判的工作,都交給了美國財長貝森特。
貝森特這個人雖然看起來温文爾雅,但的確要比盧特尼克難對付,以至於在國際上都有了一個綽號「優雅銀狐」。
可誰能想到,這位優雅的銀狐,竟然也破防了?
10月15日,貝森特在CNBC於華盛頓舉辦的「投資美國論壇」上接受採訪時,突然情緒失控,點名攻擊中國談判代表之一的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還用了三個英文單詞:unhinged、disrespectful、rogue。
翻譯過來就是「瘋狂的、無禮的、無賴的」。
我們還是把美國人想的太好了,我們以為他們會遵守起碼的外交禮儀,沒想到他們竟然用這種詞語來辱罵中國外交人員。
鏡頭之中,貝森特臉色鐵青,眉頭緊鎖,幾乎是「帶着哭腔」在發言,指責李成鋼「脾氣不好」「難打交道」「情緒失控」「戰狼」,還説李成鋼「威脅」了美國。把現場的記者看得目瞪口呆。
這不禁讓人好奇了,這哥們兒是受了多大委屈?李成鋼到底給貝森特造成了多大傷害?
一
一切的一切,都要從今年4月份,中國任命李成鋼擔任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説起。
長期以來,中國的對外貿易談判都是商務部長牽頭負責,包括2020年中美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時,也是如此。
但奇怪的是,這次居然把一個連商務部副部長履歷都沒有的李成鋼,任命成了貿易談判代表,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好奇。
不過看看李成鋼的簡歷,我們就恍然大悟了,沒有誰比李成鋼更合適當這個談判代表了!
李成鋼1967年2月生,安徽太湖人,北京大學法律系法學專業,1989年畢業后進入外貿部(商務部前身)工作,擔任反傾銷調查處科員。
然后,李成鋼一路干到反傾銷調查處副處長、處長,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壁壘調查處處長,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副局長。
期間,李成鋼深度參與了中國加入WTO和中歐反傾銷爭端的一系列談判,也塑造了他「剛柔相濟」的談判風格。
在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副司長、司長的崗位上鍛鍊后,李成鋼神功大成,被任命為中國常駐WTO代表、特命全權大使。
在WTO工作期間,李成鋼代表中國打出了一系列漂亮仗,包括構建起「起訴-應訴-上訴」三位一體的法律攻防體系,推動30多個成員國聯署反對美國關税政策,把美國代表懟得啞口無言等等等等,成為國際WTO內公認的「吵架王」。
你看,李成鋼一輩子干的就是處理貿易糾紛的工作,還有誰能比他更適合主持對美談判?
反觀貝森特呢?就弱多了。
貝森特雖然是耶魯出身,但卻是學文學的,畢業后進了奧萊揚集團當一個小分析師。
后來貝森特雖然跳槽到了索羅斯基金,而且一路混到了索羅斯基金的首席投資官,但他畢竟是個搞投資的,管理的資產最多也就300億美元,現在讓他去管理涉及幾萬億美元的國際貿易問題,可能在大局觀上就不太夠了。
那他是怎麼當上財長的呢?
一方面,是因為他早年在自己的舅舅舅媽離婚糾紛中,幫理不幫親站在了舅媽一邊,后來這位舅媽嫁給了意大利末代王子成了王妃,就利用自己的人脈投桃報李地給他介紹了不少華爾街的大佬資源。
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孩子的「教母」(基督宗教洗禮儀式中由女性擔任的監護人),是特朗普的弟妹布萊恩·特朗普,也是她把貝森特引薦給特朗普,擔任了特朗普競選活動首席經濟顧問。
有了這一層關係,貝森特纔在華爾街的支持下,PK掉了盧特尼克,當上了權力更大的財政部長。
這麼一比較,我們就看出來,貝森特和李成鋼完全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嘛!
專業人士打一個靠裙帶關係上來的業余選手,把他打破防了,似乎也不是奇怪的事兒?
而李成鋼把貝森特談破防的談判,就發生在今年夏天。
2025年8月24日,李成鋼訪問加拿大,主持召開中加經貿聯委會,然后又順路到美國,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美國商會以及相關企業代表會談。
在這期間,李成鋼抽空去美國財政部會見了貝森特。
這也就是貝森特所指責的李成鋼「不請自來」。
這次會面,是有背景的。
7月29日,貝森特和李成鋼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結束中美第三次經貿會談,雖然沒有達成貿易協議,但是雙方都願意把原定於8月12日結束的關税休戰,繼續延期90天到11月12日。
本來吧,這是好事情,但是,美國隨后的小動作卻不斷。
首先,就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加緊對中國製造的船舶進行301調查,並就額外港口費用事宜向相關工會組織徵求意見。
其次,美國商務部把H20芯片包裝成了「中美會談成果」,強塞中國接受,然后再從芯片的銷售中分成。
看起來,這是美國出爾反爾,不斷製造新的空氣籌碼的舉動。但其實背后,另有玄機。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是誰負責?是貿易代表格里爾。
美國商務部是誰負責?是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按職能來説,主持對華貿易談判,是不是讓這倆人出面更合適呢?
可現實是,財政部長貝森特跨界主持了對話貿易談判,搶了倆人的功勞,那格里爾和盧特尼克心里能舒服麼?
既然不舒服,那從背后使點壞,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這在中國看來,就屬於破壞兩國元首通話共識和談判備忘錄的行為!那我就要上門問罪了!
你們美國那邊的彎彎繞繞、部門紛爭,中國管不着,中國只知道,你貝森特是主要談判代表,我不找你找誰?至於你怎麼協調,那是你的事情。
這樣一來,貝森特也就難受了。
想強硬?中國人比他更強硬,萬一談崩了,中國徹底斷供稀土,特朗普會覺得他沒本事。
想服軟?做讓步?自己又說了不算。
貝森特夾在中間,那叫一個難受啊。
特別是李成鋼的態度還特別強硬,貝森特回憶說,李成鋼當着他的面表示,如果不滿足中方的條件,美國就會面臨「地獄之火」(Hellfire)。
説實話,以中國談判官員的修養,應該是不會説這麼直白的話的,大概率是美國財政部的中文翻譯不怎麼好,把「玩火者必自焚」,翻譯成了「地獄之火」。
但就算被「地獄之火」炙烤,貝森特又能怎麼樣呢?
只能想辦法和稀泥,拖延時間,把李成鋼糊弄走了,畢竟這次不是正經的貿易談判,只是個會面而已。
這也就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説的「美方態度消極,執意實施限制措施」。
但是貝森特的拖延又能拖延多久呢?十幾天后,中美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了第四次經貿會談。
這一次,貝森特糊弄不過去了。
會談中,雙方不僅談了TIKTOK交易的框架問題,而且李成鋼還專門就中國船舶港口費問題和芯片管制問題向貝森特再次進行了交涉。
根據貝森特的説法,談判中,李成鋼干了兩件讓他目瞪口呆的事情。
第一,李成鋼告訴貝森特:如果這個港口費落地,中國將引起「全球性的混亂」。
第二,李成剛在談判中,突然直接拿出手機撥通電話,當着美方代表團的面,下令對英偉達實施反壟斷調查。
然后呢?李成鋼又讓翻譯把自己剛纔説的話,用英語翻譯了一遍。
我們可以捋一下時間線,中美第四輪經貿會談是9月14日至17日,而中國對英偉達發起反壟斷調查,是9月15日。
所以從時間上來看,這件事大概率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的話,這個操作真是暢快淋漓,頗有教員之風。
想當年教員赴重慶談判期間,不也要求一線部隊在上黨戰役中痛擊蔣軍麼?
前線打得越狠,后方談判越穩啊!
可是基金經理出身的貝森特哪見過這陣勢?立馬就破防了。
港口費的事情是格里爾搞的!英偉達的事情是盧特尼克搞的!你找他們去啊!光逼我算怎麼回事?
這里插一個冷知識:貝森特是一個同性戀,而且在同性戀婚姻中是「妻子」的身份,他的丈夫是前紐約市檢察官約翰·弗里曼。
作為一個心理是女性的同性戀,在面對巨大壓力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掉對方説什麼內容,而是把重點放在:
你這是什麼態度?!
所以説,李成鋼雖然是在正常行使談判權利,但在老嫂子貝森特看來,就變成李成鋼「逼」他、「欺負」他了,在心理上遭受了巨大傷害。
哪怕事情過了一個月,貝森特仍然像祥林嫂一樣絮絮叨叨自己所受的委屈,指責李成鋼的霸道和蠻橫,哪怕接受記者採訪,也要再哭訴一番,説李成鋼是「wolf-warrior」(戰狼)。
這跟小孩打架沒打贏,找大人告狀有什麼區別?丟不丟人?
我們當年捱了那麼多打都沒哭,怎麼現在我稍微還手一下,你就哭得跟狗一樣?
可是,老嫂子真以為他的哭訴會得到同情麼?並不會。
看看全世界網友的評論吧!
「每一個國家談判代表都應該學學中國的李成鋼。」
「在談判桌上沒佔到便宜,就跑到媒體面前訴苦,可中國人不吃這一套,貝森特早該明白這點。」
「中國出了一位國際上的英雄人物,他叫李成鋼!」
二
紀錄片《大國崛起》有一句話:
「一個國家的外部崛起,是自身力量的延續……」
如今,我們擁有了李成鋼的強硬,但很多人不知道,曾經的中國外交官,一點也不像現在這樣。
銀河號事件,沙祖康壓着火氣還要與美國人據理力爭,唾沫都説干了,連一個道歉都沒拿到,氣得回來之后連說了三遍窩囊。
中國大使館被炸事件,李肇星在美國做了好久工作,纔得到了一個「sorry」(真正表示道歉應該用「apologize」),輕飄飄得就像碰灑了中國人一杯咖啡一樣。
中美撞機事件,中國駐美大使當着咄咄逼人的美國記者的面,也要耐心地解釋撞機緣由,哪怕美國記者把王偉烈士的名字叫「wrong way」(錯路)還哈哈大笑,也沒法發作。
當年,很多中國人義憤填膺,嘲笑中國的外交官太軟,甚至有人給外交部寄了鈣片,意思是讓外交部的骨頭硬一點。
但是,是外交部不想硬麼?
並不是。
只是因為當時中國實力不濟,沒有實力的強硬,毫無意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如今之中國,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只能「強烈抗議」的中國,而是擁有這顆藍星上最全工業門類、最全產業鏈、最龐大的製造能力、最強大的六代機、最先進的電磁彈射系統的中國。
所以,我們今天擁有了楊潔篪、王毅、盧沙野、趙立堅、高志凱……
而現在,又擁有了李成鋼。
美國人那邊呢?可能已經習慣了中國低調隱忍的外交方式,所以一旦我們挺直腰桿和他們平等對話,就讓他們有了難以接受的心理落差,破防了。
貝森特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從中國啟用李成鋼當貿易代表,其實現在這個結局已經註定了。
人事即政治。強硬路線是中央的決策,李成鋼只是一個執行者而已。沒有李成鋼,也會有張成鋼、王成鋼。
所以,貝森特的哭訴,不僅不會達到他的目的,反而讓全世界都看穿了美國的虛弱。
他指責李成鋼不請自來,那又如何?《精武英雄》中陳真闖入芥川的虹口道場大顯神威的時候,有邀請麼?
他指責李成鋼強硬,那又如何?難道非要讓中國外交官變成簽訂《南京條約》的耆英、伊里布麼?
他指責李成鋼是「戰狼」,那又如何?戰狼是戰鬥力證明,早就是中國外交官的最高褒獎!
現在他把矛頭指向李成鋼,無非是想讓中國把李成鋼換掉,怎麼可能呢?
我們知道你們喜歡李鴻章,但我們喜歡李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