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7 17:04
美國銀行業恐慌席捲,亞太市場慘遭「黑色星期五」。
今天,韓股一枝獨秀,日股、港A股則再現大跌行情。
其中,韓國綜合指數收盤再創歷史新高,本周實現三連漲,年內累計漲幅超56%。
日股連漲兩日后轉跌,日經225指數收跌1.44%,報47582.15點。
港A股午后跌勢難止。截至A股收盤,滬指收跌1.95%,深證成指跌3.04%,創業板指跌3.36%,北證50、科創50均跌超3.7%。
滬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額19544億元,較上日放量57億元。
港股尾盤跌幅繼續擴大,恆生科技指數跌約4%,恆指、國指均大跌超2%。
科技股、芯片股全線飄綠。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跌超6%,阿里、百度、美團等跌超4%,小米、京東跌超3%。
美股盤前,三大股指期貨延續跌勢。目前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跌1.65%,標普500指數期貨跌1.4%,道指期貨跌1%。
科技「七姐妹」盤前普跌,特斯拉、英偉達現跌2%,中概股全線表現低迷。
今天,中興通訊領跌芯片股。
其中,A股中興通訊觸及跌停,最新市值2326.23億元;H股跌超12%報37.48港元,總市值1792.87億港元。
近日,美國以國安為由下架中企商品。
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宣佈,主流電商平臺已下架數百萬件中國電子產品,當中涉及中興通訊等公司的家用安防攝像頭和智能手錶。
與此同時,FCC計劃就是否擴大禁令進行投票,未來可能禁止含有黑名單公司組件的設備獲得授權。
近來,特朗普揚言加徵100%關税,致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不斷加劇。
標普全球最新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的關税政策預計將在2025年令全球企業損失逾1.2萬億美元。
其中,約三分之一成本由企業消化,其余三分之二將由消費者承擔。
高盛的一份報告顯示,到今年年底,美國消費者將承擔特朗普總統關税行動所帶來成本的一半以上。
報告認為,美國消費者將承擔55%的關税成本,美國企業將承擔22%的關税成本,外國出口商將通過降價來吸收18%的關税成本,另有5%將被規避。
美國區域銀行拉響警報,市場擔心信貸危機重演。
昨晚,KBW銀行指數創下六個月來最大跌幅。
兩家美國區域性銀行Zions Bancorp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的股價分別暴跌了13%和11%。
此前兩者均披露表示,他們是與投資不良商業抵押貸款的基金相關的貸款欺詐的受害者,這引發了市場對信貸市場裂痕的擔憂。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美國其他貸款爆雷事件頻出。
上月次級汽車貸款機構Tricolor Holdings上月申請破產,導致部分債務幾乎全部化為烏有。
隨后汽車零部件供應商First Brands集團也宣告倒閉,並欠下華爾街一些最大金融機構逾100億美元。
市場十分擔憂,近期的壞賬事件是否預示着一場正在醖釀的信貸危機。
受此影響,美國74家大型銀行周四總計蒸發逾1000億美元市值。
摩根大通CEO戴蒙提出的「蟑螂論」指出,他擔心美國信貸市場近來接連「爆雷」后,還會有更多的公司倒閉。
「此類事件總會讓我警覺。雖然不該這麼説,但當看到一隻蟑螂時,往往意味着還有更多蟑螂存在。」
富國銀行分析師Mike Mayo則指出,整個銀行業的信貸質量總體仍被認為是良好的。然而,近期事件表明,在信貸市場出現波動時,容錯空間極為有限。
全球市場正開啟避險模式,黃金登上巔「瘋」。
目前,黃金已升破4300美元大關,總市值站上30萬億美元,領先全球資產。
瑞銀認為,推動當今「黃金狂熱」的力量是明顯的、結構性的,這意味着短期內金價的漲勢還將繼續。
預計全球實際利率的下降(甚至可能跌入負值區間)應會進一步提升黃金的投資組合吸引力,金價可能漲至其樂觀預期目標470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