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7 16:39
若干評估風險前景的趨勢指標表明,近期全球股票市場短暫下跌,尤其是近期美股的相對疲軟,更像是長期牛市階段中的短期向下回調噪音,而非市場的全面反轉階段。其中一項核心趨勢指標顯示,防禦性板塊與價值股尚未跑贏涵蓋更廣泛藍籌股以及與AI密切相關聯的科技巨頭們的標普500指數,暗示AI投資狂潮所驅動的美股牛市趨勢仍有龐大的延續空間。
自9月以來,英偉達與長期以來競爭對手英特爾的「世紀聯手」,OpenAI與甲骨文、英偉達、AMD以及博通等科技領軍者們簽訂千億美元級別的AI算力基礎設施超級訂單,令一些華爾街分析師愈發擔憂這種不同尋常的「循環式融資」可能促使AI泡沫愈發膨脹,進而引發堪比當年「互聯網泡沫時期」之后的股票市場長期熊市。但是多個風險評估指標顯示美股牛市動能仍然強勁,實質性的牛市逆轉難以出現。
此外,在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的股票市場分析師們看來,儘管美股市場科技板塊估值已經走高,但尚未達到歷史性的泡沫水平。高盛指出,當前科技股上漲主要由科技權重股的基本面增長驅動,而不是像互聯網泡沫時期那樣由大量未盈利公司所貢獻的非理性投機狂熱,尤其是英偉達、谷歌等AI領先企業擁有異常強勁的資產負債表,這與以往泡沫時期的特徵存在關鍵差異。
AI算力邏輯壓過短線雜音,牛市核心邏輯仍佔上風
高盛的分析師們強調,這波AI投資熱潮仍處於「開場階段」,主要基於ChatGPT、Claude等AI應用軟件在企業部署的實際場景中已經帶來了生產率與經營效率提升(比如在高盛集團等華爾街機構內部,AI部署纔剛剛起步),而若要實現這些提升,需要無比龐大的AI算力基礎設施。「生成式AI所承諾的巨大經濟價值,使得全球企業當前對AI基礎設施的鉅額投資具有合理性。」來自高盛的分析師們寫道。
自2023年以來,史無前例AI投資熱潮所驅動的AI算力長期牛市敍事,可謂「七大科技巨頭」佔據高額權重的美股以及科技股權重愈發提升的全球股票市場創新高的核心邏輯,就目前各項核心趨勢指標以及關於AI牛市的新聞動態流看來,AI驅動的全球股票市場牛市行情仍未完結。
近期全球DRAM和NAND系列的高性能存儲產品價格大漲,加之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初創公司OpenAI已經達成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AI算力基礎設施交易,以及「芯片代工之王」臺積電公佈無比強勁的超預期業績並上調2025年營收增長預期至30%區間,可謂共同大幅強化了AI GPU、ASIC以及HBM、數據中心SSD存儲系統、液冷系統、核心電力設備等AI算力基礎設施板塊的「長期牛市敍事邏輯」。
隨着股市財報季開幕,臺積電與阿斯麥的亮眼業績無疑大幅強化全球股票市場的「AI長期牛市」敍事邏輯以及科技股信徒們的「AI投資信仰」,這也意味着英偉達、臺積電、博通以及美光科技所主導的全球AI算力產業鏈的這輪「超級牛市行情」遠未停歇,該產業鏈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是全球資金最青睞的投資板塊。
在Cantor Fitzgerald、匯豐以及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頂級機構看來英偉達仍然將是萬億美元級別AI支出巨浪的最核心受益者,這也是為何Cantor與匯豐近期大幅上調英偉達目標股價。據悉,金融巨頭匯豐(HSBC)將英偉達股票評級從「持有」上調至「買入」,強勢反擊近期風靡市場的「AI泡沫理論」。更加重磅的是,匯豐還將該機構對於英偉達的目標股價從200美元大舉上調至320美元,為華爾街最高水平。
匯豐予以的新目標意味着——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英偉達的股票價格還有高達80%的超大規模上行空間。若達到匯豐予以的該目標,英偉達的市值將接近無比驚人的大約8萬億美元,而當前英偉達市值約為4.40萬億美元,長期以來穩居全球市值排行榜榜首,今年以來英偉達股價屢創新高,2025年迄今漲幅高達40%。
判斷股票市場牛市是否正在處於崩潰進程的5個關鍵趨勢指標
通過一組趨勢性質的指標來過濾市場行為,能夠提供一個相對客觀的視角,以對抗每日新聞頭條驅動資產配置策略或者投機預期決策的衝動。
刻畫市場趨勢的方法很多。以下五個市場畫像(基於所追蹤的ETF走勢)是開發對股票市場短期風險偏好進行「計算型風險評估」的實用預判起點。
所有常見的警示性指標對於市場走勢或者投資情緒判斷均適用,基於以下5大指標的分析底層邏輯則顯示:在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主要趨勢正在反轉之前,可以假定當前的市場偏向將延續,即2023年以來的這一輪美股長期牛市仍處於積極進程與看漲軌跡之中。
標普500指數周線級別趨勢
先從一個廣受市場歡迎的「寬基」度量指標——標普500指數ETF (SPDR S&P 500 ETF,代碼:SPY),來回顧整體股票。為抑制一些噪音,這里(以及下文)均使用周度統計數據。儘管上周五市場拋售之后的諸多頭條新聞看似驚人,但周線層面退步仍非常温和,屬於歷史常態化波動。
標普500指數ETF跌破其5周移動均線,但這屬於常規波動事件,鮮有預示長期性質熊市下行的情形。更令人擔憂的信號會出現在這樣一種悲觀情況:若5周趨勢線(下圖黑線)跌破20周均線(綠線),那將表明市場情緒出現非常顯著的下行拋售切換。目前來看,這樣的風向切換或情緒轉變並不迫在眉睫。
消費必需品板塊相對大盤趨勢
作為對全球股票市場大盤與基準指數——標普500指數看跌/看漲情緒分析的關鍵校驗指標,比較消費必需品類股票整體走勢(ETF代碼:XLP)相對於美股大盤(SPY)的信號頗有價值。在市場壓力上升時期,必需品往往相對跑贏市場整體股票走勢,因為投資者們開始積極尋求相對安全的市場避風港。
在偏好較低風險資產敞口的投資階段,這一比值(下圖紅線)會大幅上行。但正如最新數據所示,消費必需品ETF仍在顯著跑輸美股大盤(SPY),這與上文所述標普500的周線趨勢基本相一致。
價值 vs 成長
對標普500指數看漲/看跌趨勢的另一項關鍵校驗,是觀察投資者規模最為龐大的價值股ETF(代碼:VTV)相對成長股ETF(代碼:VUG)的表現。與必需品相對標普500指數的歷史規律相呼應,在市場波動與壓力上升的時期,價值股往往大幅跑贏成長股——即下方VTV-VUG比值呈大幅上行態勢。
2022年全球股票市場因美聯儲激進加息周期而大幅回撤期間確實如此。但近期歷史數據表明,市場對於受益於史無前例AI投資熱潮的科技股票標的追逐情緒仍然無比火熱,集中體現在價值股屬性ETF(VTV)持續顯著跑輸聚焦於與AI密切相關的科技股的成長型ETF(VUG),這為「廣義股票市場主要趨勢尚未折損」的核心判斷提供了另一條重要線索。
正是在英偉達、Meta、谷歌、甲骨文、臺積電以及博通等大型科技巨頭以及AI算力產業鏈領軍者史詩級股價漲勢與今年以來持續強勁的業績帶領之下,一股史無前例的AI投資熱潮席捲美股市場以及全球股票市場,帶動標普500指數以及衡量全球股票市場的基準股指——MSCI全球指數自4月的年內低點以來大幅上攻,近日更是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來自Cantor Fitzgerald的分析師團隊表示,生成式AI應用軟件的快速且極度廣泛落地證明這輪AI大浪潮並非任何意義上的泡沫。「在過去12個月里,全球大型推薦系統已採納了生成式AI。比如搜索遷移到生成式AI。社交媒體遷移到生成式AI。」「用户自主生成創新內容、基於AI的廣告推薦引擎,一切都從傳統機器學習轉向了生成式AI。僅從傳統計算向生成式AI的大規模遷移,英偉達就看到了高達2萬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我們絕對不處在泡沫之中,相反市場開始認識到‘高質量’AI如何能帶來顯著為正向的投資回報率。」Cantor Fitzgerald在看漲英偉達股價至300美元的研報中寫道。
低波動股票 vs 標普500 指數
評估市場主要趨勢的另一扇窗口,是將低波動股票(ETF代碼:USMV)與標普500指數ETF(SPY)整體走勢進行比較。低波動股票也被視為市場的防禦性子集力量,這就是它們在市場壓力與投資者謹慎情緒大幅升級時期往往相對跑贏大盤的核心原因,低波動股票大幅上行時期往往是市場風險偏好急劇下行並推動市場陷入長期拋售的悲觀熊市時期。
在市場陷入長期拋售的階段,USMV-SPY比值會大幅上行。但在這里,我們仍看到截然相反的演繹:該比值繼續下行,表明這一市場情緒度量尚未發出牛市情緒出現有意義破裂或者轉折的重磅信號。
大宗商品 vs 標普500指數
最后,我們所聚焦的是大宗商品(對標ETF代碼:GSG)相對於股票市場(SPY)走勢的整體表現。鑑於近期「關税或推升通脹」的擔憂情緒,這一比值是評估市場對此問題關切程度的及時代理指標。
在2022年通脹大幅飆升時期,大宗商品ETF GSG可謂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ETF,下圖中的該比值顯著上行。然而,相比之下,近幾個月該比值持續走低,這暗示市場對於通脹擔憂雖然有所抬升,但是相對歷史數據仍然相對温和,因此尚未對股市的強勁牛市軌跡構成任何緊迫性質的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分析框架的底層邏輯當然可能發生變化,且某個時點必然會變。但當前的投資視角顯示,股票市場的牛市上行偏向仍然完好。若要有説服力地宣稱上行趨勢已見頂,股票市場還需要相當幅度的進一步惡化,並且集中體現市場謹慎情緒與拋壓的指標必須有強勁動能跑贏標普500指數。
沒人知道具體的拐點何時到來,但上述的這些核心趨勢圖表提示:市場已達峰值或即將抵達峰拐點的概率仍然非常低。當全球股票市場的風險偏好發生重大轉向時,我們極有可能會在上述指標中看到關於牛市轉折點或者熊市開啟的重要新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