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7 14:0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公司研究室)
9月29日,國貨美粧公司自然堂正式提交上市申請,華泰國際與瑞銀集團共同擔任聯席保薦人。
2023年6月,自然堂曾申請A股主板上市,但在2024年3月主動撤回了IPO申請。
以2024年零售額計算,自然堂是中國第三大國貨化粧品集團。
作為一家成立近25年的老品牌。自然堂是一位基礎紮實、家底深厚的「老牌優等生」。與一些新國貨品牌相比,品牌國民度和線下渠道是其優勢。
然而,近年來,自然堂正面臨着「中年危機」,公司增長不及主要競爭對手,還存在過度依賴單一品牌,線下收入萎縮等問題。
18%收入增速目標落空
2001年,鄭春穎創立伽藍集團,即自然堂的前身。如今,自然堂已成立近25年,並通過早期「你本來就很美」的廣告語和廣泛的線下鋪貨,建立了極高的國民知名度。
招股書顯示,2024年以銷售額計算,自然堂位列國內國貨化粧品集團第三,且自2013年至2024年的12年間,始終穩居國貨化粧品品牌前兩名。
作為國貨化粧品頭部品牌,自然堂曾將「中國第一」定為自己的發展目標。
2023年初,鄭春穎曾提出「既要、又要、還要」的目標,既要營收增長,又要利潤大幅度增長,還要高質量增長,並提出了年收入18%的增長目標。
然而,過去3年,自然堂並未達成這個目標,淨利潤竟然還出現了「過山車式」波動。
收入方面,2022年至2024年,自然堂收入分別為42.9億元、44.4億、46.0億,年複合增長率7.2%。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4.5億,同比增長6.4%。
利潤方面,報告期內,自然堂毛利率持續提升,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66.5%、67.8%、69.4%、70.1%,這表明公司有較強的產品定價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
但是,公司在淨利潤上卻出現較大波動。
2022年到2024年,自然堂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7億、3.02億、1.90億。其中,2024年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37.1%。
2025年上半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為1.91億,同比增長7.3%,出現了階段修復。
以過去3年的業績來看,自然堂並未實現鄭春穎提出的「既要、又要、還要」發展目標,這或與公司單一品牌依賴有關。
「單腿走路」風險大
目前,自然堂旗下共有5大品牌,分別為自然堂、珀芙研、美素、春夏及己出。其中,自然堂品牌涵蓋護膚、個護、男士護理、彩妝等多個品類,珀芙研、美素、春夏主打護膚產品,己出專注於兒童及嬰兒護理領域。
收入結構方面,自然堂以護膚類產品為主。2024年護膚收入40.29億元,佔比87.6%;彩妝約為3.89 億元,佔比4.0%;個護收入1.73 億元,佔比3.8%;其余品類(含男士、嬰童等)佔比小。
在品牌收入構成上,公司高度依賴自然堂品牌。
2022年至2024年,主品牌收入佔比由94.6%提升至95.6%。2025年上半年,自然堂品牌收入23.23億元,佔比94.9%。
這既體現旗艦品牌的量級,也意味着集中度風險。自然堂這種「單腿走路」的結構風險極高,一旦主品牌增長乏力或品牌形象受損,整個集團將陷入困境。
此外,自然堂對單一品牌的收入依賴顯著高於珀萊雅、上美股份等競爭對手。
2025年上半年,珀萊雅品牌收入佔比74.27%,同比下滑超5個百分點,美粧品牌彩棠收入佔比同比增長1.51個百分點,升至13.17%。
同期,上美股份韓束品牌收入佔比81.4%,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第二大品牌一頁收入佔比同比增長5個百分點,升至9.6%。
雖然珀萊雅、上美股份也存在單一品牌收入佔比過高的情況,但與自然堂相比,這兩家公司也在培養新品牌,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本次IPO,自然堂便打算將部分募資額用於豐富多品牌矩陣。從收入來看,自然堂多品牌孵化尚在早期,效果需要進一步觀察。
打造新的線下零售模式
近年來,美粧護膚市場是「大單品」的天下。在國貨護膚領域,自然堂的主要競爭對手則是珀萊雅。
目前,珀萊雅成功打造了「紅寶石」「雙抗」等億級銷量的超級精華。
營銷層面,這家公司成功抓住了年輕消費者對「早C晚A」、「精簡護膚」、「科學抗衰」等概念的追求,讓品牌形象更具科技感和現代感。2024年珀萊雅收入已突破百億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速達68.8%。
雖然自然堂也有小紫瓶等明星產品,但未能形成類似珀萊雅那樣持續、高效的爆品打造。相比之下,公司產品更新迭代和市場引爆能力稍遜一籌。
渠道方面,雖然兩家公司都以線上收入為主,但與珀萊雅相比,自然堂更重視線下渠道。
2022年至2024年,自然堂線上收入佔比分別為59.7%、61.9%、68.8%。2025年上半年,線上收入佔比68.8%,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
對應的是,近年來公司線下收入佔比持續下滑。2022年底,公司副總裁李敏表示,「自然堂不僅不會放棄線下陣地,還會加大投入。」
根據公開資料,自然堂覆蓋4萬+線下網點,與屈臣氏、嬌蘭佳人、吉米莊等連鎖合作。
2025年,自然堂在部分標杆購物中心開設自營旗艦店。7月,公司在深圳設首家旗艦店,另有三家旗艦店將於下半年在上海、武漢及重慶陸續開業。
不過,近年來,自然堂線下渠道收入持續縮水。2022年至2024年,公司線下渠道收入由17.2億元降至14.2億元,2025年上半年,線下收入同比下滑2.58%,為7.6億元。
自然堂多年經營的線下網絡是其重要資產,這為品牌提供了線上渠道無法比擬的展示、體驗和深度服務能力,是許多純線上品牌所不具備的。
如何利用線下渠道優勢,打造新的線下零售模式,這也是自然堂接下來幾年的關鍵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