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7 15:23
2025年10月17日,Wind數據顯示,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回調,截止收盤,滬指跌1.95%;深證成指跌3.04%;創業板指跌3.36%。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19381億。
漲幅方面,標普生物科技ETF(159502)領漲超3%

具體來看,黃金ETFAU(518860)漲超4%,金ETF(159834)、上海金ETF(159830)、黃金基金ETF(159812)、黃金ETF(159934)、黃金ETF基金(159937)、上海金ETF嘉實(159831)、黃金ETF基金(518680)、金ETF(518680)、上海金ETF(518600)漲超3%。
星展中國高級投資策略師指出,雖然技術分析上,黃金存在較大的回調壓力,但實際上即使回調出現,黃金巨大的持續性避險需求也將會持續推動黃金保持中長期上升趨勢。
中糧期貨研究中心指出,黃金已進入「躍浪探峰」階段,突破歷史高位后有望進一步上行。短期預測2026年一季度金價或達4500—4800美元/盎司,長期目標上調至6000美元/盎司(2030年前)。核心支撐因素是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尤其是中國、波蘭、俄羅斯、印度等國,已降低美元依賴。中國央行連續11個月增持黃金至2303.53噸,佔比7.68%;波蘭央行黃金儲備佔比已達22%,並計劃提升至30%。
美國銀行全球商品團隊發佈貴金屬市場樂觀展望,將2026年黃金目標價上調至每盎司5000美元。
跌幅方面,光伏、儲能板塊回調居前

中信建投證券指出,光伏產業鏈目前仍處於供需失衡狀態,行業后續核心矛盾仍在於反內卷推動產能出清。光伏反內卷目前主要包括整治低於成本價銷售、產能整合及淘汰落后產能。整治低於成本價銷售已取得顯著成效,硅料、硅片、電池價格逐步上漲,組件價格短期漲幅有限,后續順價情況需要重點關注。產能出清方面,多晶硅能耗新標準明顯收緊,預計后續可能是產能出清的重要手段。短期重點關注產能整合以及行業聯合控產力度,我們認為行業供需扭轉仍需要看到產能政策力度超預期,板塊內部看好頭部主材企業,以及新技術方向(BC、TOPCon3.0、漿料)。
活躍度方面,短融ETF(511360)成交額居首


成交額方面,短融ETF(511360)今日成交額居首,達480億元;銀華日利ETF(511880)、香港證券ETF(513090)、華寶添益ETF(511990)成交額緊隨其后。
換手率方面,基準國債ETF(511100)換手率居首,達267%。5年地方債ETF(511060)、國債ETF(511010)、科創債ETF天弘(159111)換手率居前。
ETF發行市場方面,下周一將有7只產品開始募集

具體來看,下周一有7只產品開始募集:港股科技ETF天弘(159128)、化工ETF嘉實(159129)、創業板人工智能ETF招商(159243)、創業板ETF匯添富(159247)、恆生科技ETF南方(520570)、港股通互聯網ETF南方(520650)、通用航空ETF基金(561660),分別跟蹤國證港股通科技指數、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指數、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創業板指數、恆生科技指數、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中證通用航空主題指數。
國證港股通科技指數,從港股通範圍內精選約30家高研發投入、高增長的科技龍頭公司,成分股集中度高,覆蓋互聯網、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前沿領域,是佈局港股核心科技資產的重要工具。
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指數,則聚焦於化工行業的細分領域龍頭,其走勢與宏觀經濟周期、原材料價格(如油價)及行業供需格局密切相關,具有鮮明的周期性特徵。
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專門從創業板中篩選出業務涉及AI技術硬件、軟件及應用的上市公司,主題鮮明,旨在捕捉人工智能技術在創業板高成長公司中落地帶來的投資機會。
創業板指數,作為創業板市場的核心標杆,由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100家公司組成,集中代表了以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電子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板塊,以高成長、高彈性著稱。
恆生科技指數,由30家在香港上市的頂尖科技企業構成,被譽為「港股的納斯達克」,核心成分包括互聯網平臺、半導體及智能硬件公司,對全球科技周期和流動性變化高度敏感。
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則更集中地投資於通過港股通交易的互聯網公司,前十大權重股佔比極高,能夠直接反映頭部互聯網企業的整體表現。
中證通用航空主題指數,則聚焦於航空器製造、運營、維修以及機場服務等通用航空全產業鏈相關企業,是投資低空經濟這一新興主題的針對性選擇。
下周一上市的為港股通消費ETF華安(159285),緊密跟蹤國證港股通消費主題指數。
適合看好港股消費板塊長期發展機遇,並希望便捷獲取一籃子龍頭公司成長紅利的投資者。該基金緊密跟蹤國證港股通消費主題指數,其成分股涵蓋了農夫山泉、安踏體育、泡泡瑪特等代表新消費趨勢的龍頭企業,高度聚焦於食品飲料、服裝珠寶、餐飲旅遊等「悦己型」消費領域,因此特別適合那些希望把握國貨崛起和新興消費潮流的成長型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