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恆大罰單后,普華永道又因審計缺失遭香港會財局處罰,事涉王朝酒業

2025-10-17 13:01

恆大事件之后,普華永道在國內又遭處罰。

10月16日,香港會計及財務匯報局(以下簡稱「香港會財局」)公告,基於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在香港機構,以下簡稱普華永道)及兩位合夥人就王朝酒業(00828.HK)在2010年和2011年間的審計缺失進行處分。

罰單涉及10余年前審計項目

香港會財局譴責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項目合夥人鄭廣安、項目質素監控審視員江令言,並處以罰款合共160萬港元。其中對普華永道罰款80萬港元,對鄭廣安和江令言分別罰款60萬港元和20萬港元。

據香港會財局公告,在2010年和2011年度,普華永道在收入確認方面進行的審計工作存在缺失,未能就該集團所記錄的收入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導致其錯誤地出具無保留意見。

這一審計缺失事件的曝光還要追溯到十余年前。作為昔日國內葡萄酒行業「三駕馬車」之一,王朝酒業曾有輝煌時日。然而2013年3月,王朝酒業忽然宣佈停牌,隨后該公司稱,接到核數師普華永道通知,普華永道收到針對王朝酒業的匿名指控,稱該公司的收入被誇大以及鉅額銷售額為虛構。

2013年10月,港交所披露王朝酒業復牌條件,包括刊發所有尚未刊發的財務業績,及説明任何審覈保留意見;刊發內部調查結果等。

針對匿名信中提出的具體事宜,王朝酒業隨后委託第三方顧問安永進行獨立調查,這期間,王朝酒業一直處於停牌狀態。

2016年,調查結果出爐,調查顯示一大部分據稱售予王朝酒業一間主要分銷商的葡萄酒產品尚未交付,而是存放於王朝酒業的外部倉庫中。王朝酒業曾披露,由於安永的內部調查直至2016年10月24日才完成,普華永道無法完成其審覈工作,因此公司財務業績的刊發被延迟。

財務業績的延迟發佈直接導致王朝酒業無法達到復牌要求。2019年,在「不復牌就退市」的壓力下,王朝酒業依據安永調查結果追溯調整過往財務數據,普華永道基於整改后的財務數據及補充證據對補發的財報出具審計意見。

上述調整顯示,王朝酒業在2011年本應錄得虧損,而非原先所披露的盈利。調整亦導致王朝酒業於2010和2011年的留存盈利分別大幅減少約港幣2.25億元及港幣2.62億元。

這個過程中,普華永道即存在審計缺失。香港會財局調查顯示,2010和2011年度審計存在大量且廣泛與收入確認相關的缺失。尤其是,普華永道未有運用專業懷疑態度及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證明相關葡萄酒產品已按王朝酒業會計政策的要求交付給客户並被其接受。普華永道不當地依賴王朝酒業內部提交的銷售訂單及貨物出庫單,即使該等文件未能就商品的出庫及接受提供證據,而此乃確認收入的重要條件。

此次事件也是恆大之后,普華永道在國內遭遇的又一次處罰。2024年9月,財政部和證監會對普華永道開出4.41億元罰單,廣州分所被撤銷。2024財年,普華永道全年收入同比增長3.7%的情況下,亞太地區收入卻下降5.6%至93億美元,該機構曾將這一下滑歸因於「中國內地市場需求減緩和澳大利亞經濟挑戰」。

高端產品銷售不振,老牌葡萄酒企業績低迷

事件的另一主角王朝酒業的日子「也不好過」。如前述提到的,對前期財務數據追溯調整的同時,王朝酒業自2019年7月19日起發佈2012年報及之后的未發佈財務業績。2019年7月29日,經過6年停牌后,王朝酒業復牌。

復牌后的王朝酒業很快遇上葡萄酒行業整體下行,加上消費環境變化,公司年營收屢屢同比下滑。

據同花順iFinD數據,2025年上半年,王朝酒業實現營收1.23億元,同比減少9.29%;實現歸母淨利潤0.08億元,同比減少55.85%。

對於這一業績變動,王朝酒業在公告中稱,收入減少主要由於產品尤其是高端葡萄酒產品銷量下跌。上半年銷售的葡萄酒總瓶數減少至約480萬瓶,2024年同期為約520萬瓶。利潤減少主要由於受中國宏觀經濟及消費市場波動的影響,銷售收入下跌導致經營溢利減少;另外上半年推廣及宣傳開支增加。

王朝酒業爲了改善業績頹勢做出諸多努力,其中包括入局醬酒等品類。2024年12月,王朝酒業宣佈,其全資附屬公司擬與貴州茅臺鎮國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威酒業」)合資成立醬酒公司,同時計劃與江蘇酒中先酒業有限公司(簡稱「酒中先酒業」)成立合資公司,以生產銷售黃酒及陳皮酒。

據王朝酒業2025年中報披露,王朝醬香型白酒產品已於天津核心市場新推出並得到熱烈迴響,並將於下半年進一步戰略推廣至其他地區。醬香型白酒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習慣的客户羣體的需求,併爲公司業務作出貢獻。

「未來,醬香型白酒產業的持續發展及擴張及客户羣體水平的提升,必將有效推動王朝葡萄酒及相關產品銷售的增長,從而提升我們的行業影響力及品牌知名度。」王朝酒業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