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7 11:20
(來源:蚌埠新聞網)
轉自:蚌埠新聞網
近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在其八十周年華誕之際,對在可持續畜牧業轉型、同一健康、動物衞生等領域的良好實踐與創新成果開展徵集和表彰。現代牧業憑藉其創新的「全生命周期低碳養殖模式」成功入選,成為世界舞臺上中國畜牧業低碳轉型的傑出代表。
2025年10月15日,FAO在羅馬總部舉行全球技術認可儀式,現代牧業在線參與這一國際盛事,與全球同行共話農業可持續轉型之路。
國際認證,彰顯卓越「含金量」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作為聯合國系統內牽頭農業、糧食與農村發展的權威機構,其頒發的技術認可具有極高的國際公信力與含金量。本次評選覆蓋90個國家,旨在全球範圍內遴選在推動糧食安全、可持續農業與食品系統轉型中展現出卓越技術領導力、創新性與實效性的最佳實踐,涵蓋可持續畜牧業、南南合作、土地、土壤和水資源管理等六個領域,共計239名獲獎者脫穎而出。
入選案例不僅需具備前瞻性的理念,更需擁有經實踐驗證的顯著成效、可推廣性以及對FAO「四個更好」核心願景的突出貢獻。現代牧業能夠從全球眾多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標誌着其「全生命周期低碳養殖模式」已邁入世界先進行列,其技術路徑與實踐成果為全球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中國方案」。
全鏈創新,構建可量化低碳養殖範式
在現代牧業,「全生命周期低碳養殖模式」貫穿於飼料種植、奶牛養殖、能源利用、糞污處理乃至運輸全鏈條。該模式通過構建國際標準的量化監測體系,結合「模型+實測」雙軌驗證機制,實現了碳排放的精準管控與本土化校準。
在技術集成方面,現代牧業推動遺傳改良、精準營養調控、糞污能源化閉環系統與綠色能源替代等多維舉措協同發力。例如,通過厭氧發酵將糞污轉化為沼氣與有機肥,2024年實現生物質發電超1億度,替代外購化石能源,年減排16萬噸CO₂e,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成效顯著,環境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數據顯示,同等運營邊界下,2024年現代牧業單位乳排放強度較2021年下降10%。同時,公司建設糞肥輸送管道915公里,開展「化肥替代行動」,施用有機肥超800萬噸,替代化肥6.6萬噸,有效推動農業系統循環發展。
攜手FAO,共創可持續綠色未來
現代牧業的上述實踐高度契合FAO「四個更好」(更好的生產、更好的營養、更好的環境、更好的生活)的願景,特別是在「同一健康」理念下,通過改善動物福利、提升飼料效率、減少抗生素與化肥使用,推動畜牧業走向更綠色、更健康的未來。
從馬鞍山到中國,從中國走向世界,現代牧業用20載開疆拓土、越山向海,以科技之力、責任之心,踏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畜牧業低碳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