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7 11:12
截至2025年10月17日 11:04,恆生科技指數下跌2.34%。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蔚來-SW領漲2.48%,海爾智家上漲0.08%,同程旅行上漲0.00%;比亞迪電子領跌5.65%,地平線機器人-W下跌5.14%,中芯國際下跌4.53%。恆生科技指數ETF(159742)下跌1.09%,最新報價0.81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10月16日,恆生科技指數ETF近3月累計上漲10.92%,漲幅排名可比基金2/11。
流動性方面,恆生科技指數ETF盤中換手5.24%,成交2.34億元。拉長時間看,截至10月16日,恆生科技指數ETF近1月日均成交8.56億元。
據報道,10月15日,阿里雲宣佈其位於迪拜的第二座數據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以滿足中東地區日益增長的雲和AI需求。這是今年以來,阿里雲繼泰國、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及中國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在全球落地的又一新數據中心。至此,阿里雲全球佈局已擴展至29個地域、92個可用區。
消息面上,近期,全球AI視頻生成技術迎來關鍵突破,OpenAI發佈Sora2模型並推出獨立社交應用SoraApp,標誌着AI從內容生成向社交生態構建邁進。
美國科技巨頭Meta周三表示,公司將投資15億美元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新建一座數據中心,以擴充支持人工智能運算所需的基礎設施。這是該公司為在激烈的AI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而展開的又一重大投資項目。
海外方面,大型雲服務提供商正競相建設AI基礎設施。數據顯示,亞馬遜、Alphabet、Meta和微軟預計在2025年的合計資本支出將超過36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將用於數據中心的建設與供能。
國泰君安期貨指出,短期而言,美股科技巨頭商業模式形成閉環+存在一定壁壘+需求穩定,已經形成穩定的盈利能力。相比之下,大多港股科技公司仍處於「用短期利潤換長期競爭力」的戰略發展階段,因此當前只要AI業務的「收入」能夠維持高增長,打開業務增長的想象空間,市場就願意給予其更高的估值。該機構認為,從估值業績角度來看,當前港股三階段行情均主要由估值驅動,后續港股AI資產有望迎來(估值+EPS擴張)的戴維斯雙擊。
規模方面,恆生科技指數ETF最新規模達44.62億元。
份額方面,恆生科技指數ETF最新份額達54.74億份,創近1年新高。
從資金淨流入方面來看,恆生科技指數ETF近5天獲得連續資金淨流入,最高單日獲得1.38億元淨流入,合計「吸金」2.05億元,日均淨流入達4102.74萬元。
恆生科技指數ETF緊密跟蹤恆生科技指數,恆生科技指數代表經篩選后最大30間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恆生科技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阿里巴巴-W、中芯國際、騰訊控股、網易-S、美團-W、比亞迪股份、小米集團-W、快手-W、京東集團-SW、百度集團-SW,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69.87%。
(文中個股僅作示例,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產品風險等級為: 中高(此為管理人評級,具體銷售以各代銷機構評級爲準)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