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6 18:19
(來源:北京商報)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已披露9月銷售數據的24家房企中,頭部企業憑藉規模優勢穩健發展,部分中等房企則依託項目運營實現銷售額大幅增長,行業復甦態勢顯著。
北京商報記者丨王寅浩 李晗
房企9月銷售企穩回升,改善型房源成為主要拉動力。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15日,在已披露9月銷售數據的24家房企中,保利發展、中國海外發展(以下簡稱「中海」)、綠城中國等15家房企銷售額環比上升,佔比達62.5%。此輪迴暖與房企此前調整拿地策略密切相關,疊加「好房子」產品的入市,共同推高了改善型房源的市場佔比。
業內人士指出,差異化的定價策略亦是關鍵:小户型靠疊加「好房子」產品入市,「以價換量」吸引客羣,而改善型房源則憑藉產品力實現溢價,從而驅動銷售額增長。
不同量級企業呈現差異化復甦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已披露9月銷售數據的24家房企中,頭部企業憑藉規模優勢穩健發展,部分中等房企則依託項目運營實現銷售額大幅增長,行業復甦態勢顯著。
從銷售規模來看,保利發展、中海9月銷售額均突破200億元,分別為205.31億元和201.73億元,穩居第一梯隊;華潤置地、招商蛇口、綠城中國緊隨其后,銷售額分別為176億元、166.98億元和128億元。
保利發展、中海、綠城中國、中國金茂等企業憑藉充足的土地儲備和成熟的運營能力,實現銷售額連續三個月環比增長。以中海為例,其在售項目包括中海·麗金府、中海萬吉玖序等9個,涵蓋高端豪宅、改善型及剛需產品,滿足不同購房需求。
這一產品佈局推動中海在7—9月實現銷售額「三連增」,分別為118.5億元、183.3億元和201.73億元,增長勢頭穩健。
部分中等規模房企則依靠「紅盤」項目的市場熱度拉動銷售。例如,越秀地產9月實現銷售額68.01億元,環比增長23.54%。儘管在售項目數量不及中海,但憑藉和樾玉鳴、和樾望雲、香山樾、星耀未來等爆款項目的市場認可度,仍實現銷售額穩步提升。
從銷售額增幅來看,不同量級房企復甦節奏存在差異。其中,融信中國因8月銷售額基數較低,9月環比大幅增長132.31%;金地商置、越秀地產、綠城中國、保利發展的環比增幅也較為突出,分別為55.43%、23.54%、20.75%和13.97%。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指出,無論是土地儲備充足還是爆款項目較多,都有助於提升市場佔有率。頭部房企憑藉資源整合能力實現規模化開發,適應政策趨穩的環境;其他房企則依賴爆款項目應對市場波動。未來,頭部房企優勢或更加明顯,腰部房企需加強產品差異化。
優質地塊供應助力項目去化
房企銷售額的增長與其前期調整拿地策略緊密相關。2024年,多家房企明確將優化土地儲備結構,聚焦一、二線城市加大拿地力度。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房企拿地持續向核心城市集中,加上核心城市推地節奏前置並增加優質地塊供應,帶動前三季度300城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長約13%。土拍熱度主要集中在覈心城市,TOP20城市住宅用地出讓金佔全國總金額的61%。
以華潤置地為例,2025年上半年新獲取18個項目,新增土地投資權益地價322.8億元,總計容建築面積148萬平方米,所有新增項目均位於一、二線城市。
越秀地產堅持「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區域深耕」策略,2024年全年權益投資總額294.6億元,超過80%的資金投向北京、上海、廣州一線城市,投入金額分別為93億元、69億元和81.6億元。
在房企對一、二線城市地塊需求旺盛的同時,優質地塊供應增加也為房企提供了更多選擇。以北京為例,9月新增22個房地產項目,分佈於10個區域,新增房源近6000套,多為此前出讓的優質地塊。
從地塊位置和配套來看,這些項目兼具區位、交通和生態優勢。以熱銷的中建·運河玖院為例,項目毗鄰大運河和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距離地鐵6號線北運河東站約300米,且臨近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
優質地塊屬性推動項目熱銷。中建·運河玖院於9月13日取得預售證,7天后開盤,截至10月14日,764套房源已簽約512套,去化率達67.02%,成交均價約6.15萬元/平方米。
此外,9月30日北京朝陽太陽宮地塊的競拍也吸引保利發展、招商蛇口等9家房企參與角逐,最終由中建智地經過339輪競價,以39.18%的溢價率競得。該地塊配套齊全,且是2022年6月以來該區域首次供應的住宅用地。
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表示,房企上半年在覈心城市競得的地塊預計將在四季度陸續入市,供應改善有望為新房銷售提供一定支撐,但市場分化趨勢仍將延續。
產品力成為銷售回暖關鍵
在優質地塊供應持續增加的背景下,「好房子」標準的出臺為購房者提供了更多高品質居室選擇。嚴躍進指出,「金九」樓市回暖既得益於政策利好降低購房門檻、釋放潛在需求,更本質的原因在於新房產品力增強了市場吸引力。
從政策層面看,8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相繼優化限購政策:北京明確符合條件的居民家庭在五環外購房不限套數;上海對符合條件的居民家庭放寬外環外購房套數限制等。
政策優化持續釋放購房需求,而「好房子」的入市進一步拉大了新房與二手房的代際差異,激發購房者置業意願。「好房子」產品得房率普遍超過90%;會所設施配套齊全,滿足業主不出社區即可享受娛樂、健身等需求;架空層、風雨連廊等設計,也為業主在雨雪天氣提供了休閒活動空間。
居住品質的升級契合了改善型需求客羣的核心訴求,推動此類羣體加速入市。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5年1—8月,30個代表城市中有24個城市120平方米以上房源成交套數佔比提升。細分面積段來看,21個城市120—144平方米產品成交佔比上升,22個城市144平方米以上產品成交佔比提高。
北京市場變化尤為明顯。2025年1—8月,90平方米以下剛需產品成交近5400套,佔比22.5%,較2024年同期下降3.8個百分點;90—200平方米改善型產品成交約1.7萬套,佔比達71.1%,較2024年同期提升5個百分點。
以在售項目紫京宸園的定價策略為例,133平方米小户型以約9.3萬元/平方米的相對低單價吸引客羣、促進成交;232平方米大户型則以約10.5萬元/平方米的較高單價,通過更大面積和更高單價形成近一倍的總價差,實現利潤增長,形成小户型以價換量、大户型溢價盈利的定價邏輯。
改善型房源佔比的提升成為房企銷售額增長的關鍵動力。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當前樓市銷售呈現差異化路徑:剛需房源多通過「以價換量」提升性價比,擴大成交量;改善型房源及高端住宅則憑藉優質產品設計和高端市場定位,突破價格與户型限制,實現更高銷售額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