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黃金4300美元,避險需求激增!

2025-10-17 09:07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wind

國際金價再度改寫歷史,現貨黃金突破每盎司4300美元關口,年內累計漲幅超過60%,自2024年初以來的漲幅翻倍。美股三大指數齊跌,美元指數跌0.3%,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收於25.31,創4月24日以來最高收盤水平。

現貨黃金收漲2.85%,盤中最高觸及4330美元/盎司;12月交割的COMEX黃金期貨收漲3.4%,報4344.3美元/盎司。黃金的帶動下,白銀走強,值得注意的是,金油比、金銅比失衡,原油走弱,倫銅微跌。

黃金這一走勢不僅點燃了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也再次讓黃金的投資邏輯——「無信用風險、無對手方風險、無違約風險」——回到了投資者的核心視野,美股三大指數高開低走,部分資金涌向黃金市場。

另一方面, 法國信貸面臨評級風險,進一步推升避險需求,穆迪計劃於10月24日發佈最新評估,標普則將在11月28日公佈結果。

黃金的上漲歷來與宏觀流動性息息相關。本輪飆升背后,首先是全球市場對降息周期的預期急劇升溫。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周二發表講話時表示,美國勞動力市場仍處於「低招聘、低解僱的停滯狀態」,這一被市場解讀為「鴿派信號」的表態,迅速引發了交易員對寬松政策的押注。

根據CME FedWatch工具,市場目前預計美聯儲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8%,而12月再度降息的預期已完全被計價。這意味着,美聯儲可能在年內重啟雙降息節奏,從而進一步壓低實際利率水平。

在利率下行的環境中,黃金這一「無收益資產」的機會成本顯著下降。再加上美元指數在本周下滑,避險資金自然流入金市。City Index與FOREX.com的市場分析師Fawad Razaqzada指出:「黃金的漲勢非常猛烈,看起來完全不打算停下來……隨着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投資者有更多理由通過黃金來對衝股市的多頭風險。」

事實上,從歷史經驗看,金價往往在兩個宏觀條件下表現突出:一是利率走低,二是地緣不確定性上升。而當前市場正好同時具備這兩項條件。

除了貨幣政策層面的支撐,近期的政治風險也為黃金提供了額外燃料。美國政府關門已進入第三周,聯邦部門的運轉陷入停滯,多項關鍵經濟數據的發佈被迫中斷,市場陷入「數據盲區」。這使得交易員在判斷宏觀前景時缺乏參考依據,從而提高了對避險資產的需求。

此外,近期美國與部分貿易伙伴間的摩擦再度升溫。市場對全球供應鏈擾動的擔憂,也成為推動金價短線拉昇的直接因素之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普遍認為黃金是應對「政策不確定性」的天然工具。CFRA Research首席投資策略師Sam Stovall表示:「強勁的企業盈利暫時掩蓋了政治風險,但市場的核心焦慮並未解除。在政策前景模糊、政府功能受限的情況下,資金自然會流向那些不依賴信用體系的資產。」

如果説宏觀與政治因素為黃金提供了上漲的「宏觀土壤」,那麼金融創新則是點燃這輪行情的「火種」。過去兩年中,黃金交易型基金(ETF)的資產規模屢創新高,成為金價上漲的重要推手。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的數據,僅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黃金ETF淨流入資金超過260億美元,前三季度累計流入640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這一趨勢反映出一個顯著特徵:黃金投資正從傳統的實物購買和期貨交易,轉向更為廣泛的金融化配置。

ETF的普及極大降低了投資門檻。自2003年第一隻黃金ETF推出以來,普通投資者便能像買賣股票一樣持有黃金敞口。如今,黃金ETF的流動性與透明度使其成為機構與散户共同追捧的避險資產。分析人士指出,這一「金融化黃金需求」的崛起,正在改變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角色定位——它不再僅僅是「危機時的避風港」,而是逐漸成為資產配置中的長期穩定項。

除了私人部門的資金流入,全球央行的購金熱情同樣推動了黃金需求的結構性增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自2006年以來,新興市場國家的黃金儲備增加了161%,達到約1.03萬噸。相比之下,在此前50年中,這一增幅僅為50%。

這一趨勢反映出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一個深層變化:在地緣政治緊張和金融制裁頻繁的時代,越來越多國家選擇通過增加黃金儲備來分散外匯風險、提高資產安全性。黃金的最大優勢在於它不依附於任何主權信用,不會被制裁凍結,也不依賴國際支付系統。這一特性使其成為全球央行在重塑儲備結構時的關鍵工具。

分析人士指出,隨着更多國家試圖在外匯儲備中加入「非主權資產」比例,黃金將繼續受益於這一長期需求結構的轉變。

黃金的持續上漲也在改變投資者心理結構。有市場觀察人士指出,過去黃金的上漲往往伴隨「恐慌買入」,而當前的走勢更接近一種「結構性重配」。從養老金基金到大型主權財富基金,黃金正在被重新納入長期配置框架。

不過,市場中也存在短期的投機成分。隨着金價一再突破心理關口,部分投資者擔心「錯過行情」(FOMO),進一步推高了ETF和期貨的交易量。Fawad Razaqzada認為:「隨着金價接近5000美元大關,短期內可能會出現技術性調整,以清洗浮動籌碼。但任何回調都可能吸引新的資金入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