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走勢就像2000年一樣--歷史表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並不美好

2025-10-16 22:57

在過去三年實現了驚人的85%回報率后,標準普爾500指數正乘勢而上,但其估值水平現在與互聯網時代相呼應,這引發了人們對長期回報是否會再次令人失望的疑問。

截至今天,由先鋒標準普爾500 ETF(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VOO)跟蹤的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遠期市淨率約為23,這意味着投資者將支付23倍的預期收益在未來12個月內。

上次出現這種水平的估值是在2000年,隨后的十年回報率較低--儘管2008-2009年金融危機對它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股市估值和未來回報之間真的存在強聯繫嗎?高估值是否總是會導致未來回報率較低?反之亦然?

從歷史上看,有一個明顯的趨勢:當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遠期市淨率較高時,長期回報往往會令人失望。

遠期市盈率高於22的時期(大致相當於該指數今天的位置)歷史上的10年年化回報率在-3%至3%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估值超過預期P/E 24的案例從未帶來十年的正回報。

相比之下,當估值處於市場底部五分之一(通常P/E比低於12或13)時,標準普爾500指數繼續實現強勁的兩位數漲幅,未來十年平均每年12%-16%。

在VanEck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產品管理總監Brandon Rakszawski表示,「估值過高和風險敞口嚴重可能會給長期回報潛力帶來壓力。"

他補充説:「投資者很樂意支付這麼多的費用,因為許多公司,尤其是華麗七號,在最近一段時間里成功地大幅擴大了利潤。」

當前市場的大部分實力可以追溯到少數占主導地位的公司--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技術領域的公司。

所謂的華麗七人-英偉達公司(NASDAQ:NVDA)、微軟公司(NYSE:MSFT)、蘋果公司(Apple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APL)、Alphabet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GOOG)(納斯達克股票代碼:GOOGL)、亞馬遜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MZN)、Meta Platforms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eta)和特斯拉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TSLA)-盈利呈爆炸性增長,這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其股價上漲的合理性。

但對這幾個名字的嚴重依賴已將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集中度推入了未知的領域。

截至2025年,最大的10家公司現在佔該指數的40%,而在互聯網泡沫的頂峰時期僅為27%。這種集中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22 V Research的AI Macro Nexus研究負責人Jordi Visser並不認為這是一個泡沫,而是一個潛在的更危險的東西:一個由K型經濟的贏家驅動的高度集中的系統。

維瑟説:「我們看到的不是泡沫,而是集中的市場。」他指出,貧富差距已經擴大,美國最富有的1%家庭擁有約三分之一的資產,而最底層的50%家庭僅擁有2.5%。

維瑟補充説,人工智能可能會繼續推動高層的增長,但它也會造成業績的巨大差異。

他説:「泡沫可能不在於價格上漲,而在於價格上漲與不上漲之間的差距。」

在他看來,該體系現在「獎勵集中、抑制波動、加速智力」,使其容易受到突然衝擊的影響,而不是傳統的衰退。

雖然估值過高不一定是拋售信號,但它們確實值得警惕--尤其是在多元化方面。

拉克薩夫斯基指出,極端估值應該促使投資者三思而后行,不要過度投資於任何一個行業或公司集團。

由於現在10家最大的公司主導着市值和企業利潤,風險不僅在於價格,還在於集中度。

目前,漲勢仍在繼續。但歷史數據表明,估值越高,維持長期優異表現就越困難。

閲讀下一步:

照片:Lightspring/Shutterstock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