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6 20:45
渣打銀行周四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各央行的儲備管理者往往在美元走弱時買入,在其上漲時賣出,這表明與私人投資者相比,他們在驅動美元匯率方面的作用可能較小。
管理着數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各國央行的需求,被視為維持美元全球首要避險貨幣地位的關鍵。
但今年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長期盟友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的對抗,以及他對美聯儲的攻擊,引發了外界對美元地位的擔憂。今年美元已經下跌了9%。
然而,渣打銀行的分析對儲備管理者是否仍然是美元保持其特殊地位的關鍵提出了疑問。
該行發現,在過去20個季度中,有17個季度,美國官方美元儲備的水平與追蹤美元兑一籃子貨幣走勢的美元指數走勢相反。
報告指出,美元在第二季度下跌了6.6%,該季度始於特朗普宣佈「解放日」關税,此舉擾亂了市場。但在此期間,官方美元儲備持有量卻增加了約500億美元。
「這表明私人部門的買盤驅動了美元(走勢),而儲備管理者是被動的,」該行全球G10外匯研究主管Steve Englander表示。
Englander説,儲備管理者可能在平衡本國貨幣競爭力與投資組合的考慮。
「如果私人部門是美元的淨賣家,很難想象儲備管理者會跟風拋售,從而真正打壓美元,」他寫道。「另一方面,當私人部門買入美元時,儲備管理者會利用這個機會縮減他們的風險敞口,同時避免在拋售可能加劇競爭力衝擊時進行拋售。」
他還指出,來自私人部門投資者的定向資金流規模相對於儲備管理者可能已經增長,因此其影響力很可能超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