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6 17:57
(來源:華山穹劍)
一石激起千層浪!全球礦業巨頭必和必拓終於向人民幣「低頭」,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結算方式變更,更是國際貨幣格局變遷的重要風向標。
據最新消息,必和必拓已與中國礦產資源集團簽署協議,從今年第四季度起,其對華鐵礦石現貨交易的30%將採用人民幣結算。這場持續數月的博弈,以中方的勝利暫告段落,背后折射出的是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革。
信號一:中國市場話語權實現歷史性突破
必和必拓為何讓步?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手握兩張「王牌」:
第一張牌是需求主導權。隨着中國基建節奏調整和西芒杜鐵礦提前投產,中國在鐵礦石供需天平上的籌碼顯著增加。特別是西芒杜項目首批鐵礦石已於本月啟運,這個全球最大未開發鐵礦的投產,徹底改變了中國在國際鐵礦石談判中的被動局面。
第二張牌是人民幣的硬實力。與某些貨幣的「紙面富貴」不同,人民幣的穩定性和購買力已成為國際共識。俄羅斯與印度貿易轉向人民幣結算的案例已經證明,人民幣正成為發展中國家貿易的「硬通貨」。
信號二:人民幣國際化邁出實質性一步
有人認為「澳企獲得人民幣后即刻兑換成美元,結算方式改變形同虛設」,這種看法顯然低估了戰略意義。
須知,每筆人民幣結算都是一次系統「路演」。必和必拓在中國銀行開設賬户、使用CIPS系統結算的過程,本身就是對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實戰檢驗。這好比在SWIFT系統之外,世界多了一條「金融高速公路」。
更重要的是,當企業手中持有人民幣,就自然會產生投資中國資本市場、購買中國商品的需求。從結算貨幣到投資貨幣,再到儲備貨幣,這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經之路。
信號三:中國正在奪取大宗商品定價權
鐵礦石人民幣結算的深層意義,在於打破「美元定價霸權」的壟斷。
目前主導鐵礦石價格的普氏價格指數由美國公司制定,而必和必拓的大股東也多是美國金融機構。這種「美國資本定價澳大利亞資源,中國企業被動接受」的模式正在被打破。
隨着人民幣結算規模的擴大,一個由中國市場供需關係決定的「人民幣價格指數」將應運而生。這將徹底改變「中國買什麼什麼漲,賣什麼什麼跌」的怪圈。
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必和必拓的轉變只是一個開始。作為行業風向標,其選擇必將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其他礦業巨頭跟進人民幣結算只是時間問題。
這個案例充分説明:一個國家貨幣的國際地位,最終取決於其經濟實力和市場潛力。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製造業體系、最完整的產業鏈條,這是人民幣國際化最堅實的后盾。
美元霸權不會一夜崩塌,人民幣國際化也非一朝一夕可成。但必和必拓的這次轉向已經向世界宣告:國際貨幣體系多極化時代正在加速到來,而人民幣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為重要一極。
這是中國經濟韌性的勝利,更是國際市場用腳投票的必然結果。
人民幣國際化的征程,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但每一次這樣的突破,都在為未來的國際貨幣格局寫下新的註腳。大勢所趨,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