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6 17:49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專題: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首屆綠色產業與可持續消費博覽會
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於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中國銀行行長張輝出席大會並表示,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在諸多關鍵領域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面對複雜嚴峻的發展形勢,中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取得良好的成效。「在這一時代背景下,金融業應如何找準定位,奮發有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張輝説。
為此,張輝分享了三點認識。
第一,中國金融業牢固樹立ESG理念,將業務發展和社會責任相統一,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從環境維度看,中國綠色金融實踐走在了全球前列。目前,中國綠色金融規模全球領先,綠色債券、綠色市場規模居世界前列,綠色貸款規模全球第一,截止到今年6月末,綠色貸款余額突破42萬億元,中國積極投身全球綠色治理,參與制定可持續金融等國際規則,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從社會維度看,金融覆蓋面不斷延伸,夯實了實現共同富裕的金融基礎。 多年來中國銀行積極發展普惠金融,目前普惠受信户數超過6千萬户,「十四五」期間接近4千億元,實現金融資源對小微客羣的有效覆蓋。從治理維度看,ESG治理架構不斷完善,激活了金融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頂層設計方面,在董事會、管理層、建立起了各司其職、結構完備的治理體系。信息披露方面,積極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和環境信息披露,ESG評級總體保持較高水平。通過優化信貸政策、投資策略、績效考覈、資源配置、監督評價等,切實把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綠色發展融入到經營管理的全領域、全流程。
第二,參考各國實踐,總結中國的經驗,為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我們已經探索形成了一些規律性的共識。
一是可持續發展是全球的共同事業,需要全社會一致行動。國與國之間需要進一步凝聚共識,充分認識氣候變化等重大挑戰的嚴峻性、長期性和國際性。以發展眼光和負責任的態度,共同維護世界可持續發展,市場和政府之間要用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各展其長,激勵市場優化ESG資源的配置效率。在供給和需求之間,應該形成良性互動,市場主體要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消費者要優先選擇ESG表現突出的市場。
二是可持續發展應該動員大量投資。同時金融機構還應該確保自身的穩健經營,積極應對潛在風險挑戰,保持資金融通的可持續性,在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三是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監管機構的保駕護航,應該進一步健全和ESG發展更加適配的國際監管體系。近年來,我國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ESG標準快速發展,ESG的投資政策持續發力,通過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優化不良考覈和管理,合理調節資本佔用等措施,鼓勵金融業支持ESG發展。國際金融業目前共同遵循巴塞爾協議,這些監管規則成型相對比較早,相關規則更加側重於經濟效益的衡量,對社會環境效益關注相對有限,因此我們應該共同努力,促進形成一套更加適應ESG發展的國際金融監管構架,更好地支持金融業,助力全球綠色轉型。
第三,全球金融業應該攜手共進,攻堅克難,共同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行穩致遠貢獻更大的金融力量。
一是推進ESG標準國際合作方面,要為ESG金融經濟往來夯實政策基礎。要加快制定國際市場廣泛認可的ESG統一標準體系,支持金融機構有效識別客户,推動金融資源向更具社會環境效益的綠色項目精準配置,促進金融機構規範ESG治理架構和信息披露,確保ESG業務有序健康運行。
二是加強ESG金融業務合作,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的協同提升。要抓住全球能源轉型這個「牛鼻子」,共同應對好氣候變化,全力破除貿易保護壁壘,從碳排放、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加強產品創新,激活綠色生態價值,以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賦能,為ESG金融業務降本增效,推動實現金融業商業價值和ESG價值的有機統一。
三是引導金融機構做好壓力測試、優化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