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6 16:11
轉自:瞭望東方周刊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中國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今年發佈的《中國路跑人羣消費與賽事經濟發展趨勢與特徵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田徑協會認證賽事參賽者年度消費總規模達168億元,較2023年增長26%。其中,直接消費(運動項目服裝鞋帽、可穿戴專業裝備、賽事報名費、保健康復以及運動營養品購買等)超98億元,間接消費(因參賽產生的吃住行遊購娛等)超69億元。
體育裝備製造業是路跑經濟的基石。隨着路跑運動的普及、賽事的增多以及智能穿戴的興起,我國路跑裝備龍頭企業正以創新為內核,不僅與國際品牌同場競技,還在部分細分賽道彎道超車。
跑鞋之變
2025年上半年,京東、淘寶、天貓、抖音等四家電商平臺體育用品零售額達到2181.6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856.78億元增長17.5%,遠高於2025年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速的6%。
《報告》顯示,跑者直接消費支出中,服裝鞋帽與可穿戴專業裝備消費支出佔比近六成。2023年,樣本跑者購買路跑服裝和鞋帽的費用佔比29.98%。2024年,該項費用佔比上升爲35.02%。
跑步時,除了倚仗自身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跑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裝備就是腳下的跑鞋。
《報告》顯示,2024年,跑者首選跑鞋品牌,國產品牌佔78%。500—999元價格區間跑鞋更受跑者青睞。
李寧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跑步、籃球、綜訓三大專業運動品類為李寧貢獻67%的零售流水,撐起了李寧穩健業績的基本盤。其中,跑步品類繼續突破,引領增長。零售流水增長15%,在李寧零售流水佔比達到34%。李寧全渠道專業跑鞋半年總銷量突破1400萬雙。
阿迪達斯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市場,跑鞋成為鞋類收入增長的最大亮點,僅某系列的跑鞋產品就使得跑步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25%。阿迪達斯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阿迪達斯品牌大中華區貢獻營收18.2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1.24億元),同比增長13%。分品類看,鞋類收入同比增長9%。
2025年8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20條舉措,明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體育企業和體育賽事,體育產業發展水平大幅躍升,總規模超過7萬億元」。其中,「推動體育用品升級」是20條舉措之一。
《意見》指出,「推動提升產品質量,打造國貨‘潮牌’、‘潮品’」。目前,跑鞋市場的競爭已經從卷價格轉向了技術含量和品牌文化內涵的競爭。
安踏集團2025年中期財報顯示,該集團過去十年累計創新投入(含研發)200億元,持續以科技創新驅動全鏈路效率升級,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近10億元,升級開放式的全球創新網絡,在新科技面料及科技專利上不斷實現重大突破。
「一件產品的碳排放主要產生於原材料獲取、生產加工、運輸分銷、使用和廢棄五個階段。」安踏品牌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説,在一雙該品牌推出的馬赫5代跑鞋的生命全周期碳排放中,原材料獲取產生的碳排放佔比最高,超過總排放的一半。據介紹,通過在各生產環節減排,馬赫5代跑鞋男款均碼的碳足跡降低至7.88千克,較4代進一步減排約36%。
智能裝配助訓
《意見》提出「加強基礎前沿和關鍵技術攻關,開發更多滿足羣眾個性化需求的體育用品」,「體育+科技」的政策導向與市場高度契合,隨着路跑項目的普及,跑者對體育用品的需求更專業、更多元,運動手錶作為可穿戴專業裝備幾乎成為標配,為跑者打開了訓練數據化、智能化的大門。
運動手錶不僅監測跑步距離、速度、心率等核心數據,還據此進行步頻、配速變化等分析,讓跑者更加了解自己的運動狀態,以便根據數據更好地調整訓練計劃。部分高端型號搭載高精度GPS,支持路線規劃與追蹤,滿足户外探索需求。光學心率監測、血氧監測等技術結合智能算法,實時分析訓練效果與恢復周期,提供即時反饋與個性化建議。
專業性更強的運動手錶通常具備50米以上防水性,能應對惡劣天氣,成為跑者的心愛裝備。不運動時,部分運動手錶有久坐起身活動、飲水等智能提醒功能,還能監測睡眠質量。隨着技術迭代,運動手錶正從單一記錄工具進化為智能運動生態系統核心。
作為中國首家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智能硬件創新公司,華米科技聚焦Amazfit品牌生態系統建設,推出搭載AI功能的Zepp OS 5.0系統,深化與Strava等平臺的集成。
Amazfit華米亞太區總經理吳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華米產品針對行業及運動受眾需求的變化,在產品端一方面加強跑步運動及相關運動的產品性能,提升數據的精準度,豐富數據維度和智能分析功能,比如Amazfit躍我Balance裝配了通過醫療器械認證的血壓測量軟件;另一方面提高硬件性能,如採用藍寶石玻璃作為手錶顯示屏等,旨在提升產品在户外運動中的使用感受。
跑者還希望通過影像記錄下每一個飛馳的瞬間。華為智能手錶與影石Insta360相機展開合作,不僅可通過手勢控制相機拍攝,還能將原本隱藏在手錶屏幕里的專業運動數據(如配速、海拔、加速度、心率等)以動態儀表盤的形式巧妙地被嵌入影石相機拍攝的視頻畫面中。
據悉,影石Insta360已與華為、蘋果、Garmin、高馳、頌拓等智能手錶品牌達成深度合作。
「體育+科技」正在引發體育用品產業變革。9月14日,深圳市科技體育產業基金正式設立,重點投資人工智能與數據分析、高端智能運動裝備等前沿領域。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祕書長羅傑在基金成立發佈會上表示,體育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新藍海,產業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技術突破、政策引導與消費升級的三輪驅動。
跑步不僅是腿腳的事
「跑步不戴耳機,根本跑不動,跑步不戴錶(沒有數據記錄),等於沒有跑。」路跑愛好者田女士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跑步雖然看似簡單,但長期堅持卻不容易。枯燥而疲憊的訓練中,有音樂的陪伴和激勵會轉移注意力,增加運動樂趣。
不入耳、通過骨頭或聲波傳遞聲音的開放式耳機因其既能聆聽音樂也能聽到周圍聲音而受到跑者歡迎。
9月18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佈《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耳戴市場出貨量1.7億台,同比增長11.8%,其中開放式產品出貨量佔比10.1%,同比增長61.1%。中國和美國是全球最主要的開放式市場,出貨量佔比超過80%。
IDC發佈的《中國無線耳機市場月度出貨量跟蹤報告(2025年6月)》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藍牙耳機市場出貨量約5998萬台,同比增長7.5%,其中開放式市場出貨量1422萬台,同比增長20.1%。
對開放式耳機的需求在中國市場增長迅猛。這片藍海不僅吸引了索尼和Apple旗下的Beats這些耳機行業的老牌勁旅,韶音、塞那、Cleer、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也紛紛湧入運動耳機賽道,一爭高下。
「我們發現,路跑愛好者呈現出重視健康和追求品質生活的特點,並由此衍生出對耳機佩戴舒適性、音質高品質以及可靠的專業性能等核心需求。」韶音中國區品牌營銷總監劉雅婷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跑者渴望好音質,而在用户的認知中,骨傳導受限於物理原理,低頻和飽滿度是短板。韶音OpenRun Pro 2耳機搭載的DualPitch 骨氣雙單元技術,創新性地在骨傳導單元基礎上疊加了氣傳導單元,並結合Shokz OpenBass 2.0 調音算法進行智能分頻處理,在開放式形態下實現了澎湃低頻和層次分明的音質體驗。
《意見》提出「引導更多體育裝備企業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強調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在技術創新與用户思維雙輪驅動下,相關產品品牌正將跑者的核心需求點轉化為技術攻關的靶點。
據劉雅婷介紹,韶音於2021年憑藉《一種抑制骨傳導揚聲器漏音的方法及骨傳導揚聲器》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截至2024年12月,韶音全球累計申請超500項佩戴結構專利,覆蓋人體工學設計、材料創新等維度。
在創新驅動下,中國品牌的國際市場佔有率正在提高。「韶音已覆蓋全球超2.8萬個銷售及體驗網點。據專業調研機構歐睿的報告顯示,2023—2024年,韶音連續兩年全球運動耳機銷量第一。2024年,韶音支持了超過100場專業賽事,覆蓋近100個城市。」劉雅婷説。
她認為:「《報告》印證了中國路跑經濟蓬勃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消費潛力,這也標誌着路跑從單純的體育競技向綜合消費場景的深刻轉變。」
除了跑鞋、手錶、耳機,武裝到頭發絲的路跑者還需要發帶、壓縮襪和護膝等專業裝備,功能飲料、營養補劑也不可或缺。「北交所運動營養第一股」康比特2025 年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2%。運動營養食品業務分項營收達4.21 億元,同比增長24.72%;其中,蛋白增肌類產品收入3.27 億元,同比增長29.14%。
路跑帶來的新需求不僅影響着體育經濟,也拉動了體育之外的相關產業發展。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馬天平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路跑賽事具備強大的產業關聯性,能帶動體育用品製造、賽事運營服務、旅遊、餐飲住宿等多個實體經濟產業協同發展。2024年全國舉辦的10項國際金標及以上馬拉松賽事,對‘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的拉動效應達50多億元。」
《路跑觀察》專題系列稿件
路跑,城市新賽道
「蘭馬」煉成記
跑者,一直在路上
「跑」出體育產業新藍海
推動路跑賽事經濟可持續發展——專訪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趙軼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