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百萬億A股市場迎來科學「診斷儀」,中國上市公司健康指數發佈

2025-10-16 16:57

在A股總市值達百萬億、上市公司地位舉足輕重的今天,如何精準評估其「健康度」成為關鍵課題。10月16日,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的學術指導下,中關村國睿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會發布「中國上市公司健康指數報告(2025)」(以下簡稱健康指數),為這一課題提供了科學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神華(601088.SH)中航光電(002179.SZ)、北新建材(000786.SZ)天地科技(600582.SH)川儀股份(603100.SH)瀘州老窖(000568.SZ)海康威視(002415.SZ)等公司已連續5年進入健康指數百強榜單,成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期標杆。

中關村國睿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會會長程鳳朝在發佈健康指數時介紹,當前A股市場總市值約100萬億元,佔GDP比重約為70%,體現了上市公司在經濟中的關鍵地位。作為資本市場核心主體,上市公司在治理水平、風險管控、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等方面面臨諸多挑戰。

在此背景下,健康指數(HealthIndex,HI)應運而生,為上市公司提供全面、科學的健康診斷工具。該指數通過科學模型,幫助企業突出主業、規範治理、不斷創新和履行社會責任,為投資者識別優質標的提供工具,助力金融機構提升信貸風險防範能力,最終推動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

程鳳朝進一步指出,實證研究已驗證健康指數的實用價值:對企業而言,指數得分高的公司未來經營績效更優;對投資者而言,指數與長期投資價值正相關;對金融機構而言,指數越低則貸款逾期風險越大。整體來看,健康指數通過提升市場透明度、增強監管效能,有效築牢了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石。

上市公司的綜合健康指數平均值為67.17

《中國上市公司健康指數報告(2025)》此次共對2024年度5363家公司開展健康診斷,其中包含銀行(42家)、非銀金融(83家)、房地產(95家)等220家特殊行業公司。具體來看,剔除上述特殊行業后,全市場5143家上市公司的綜合健康指數平均值為67.17,較2023年的65.93實現小幅提升;從企業分佈來看,高於該平均水平的上市公司有2676家,佔總量的52.03%(2023年度為52.38%),低於平均水平的則有2467家,佔比47.97%,整體呈現「略超半數達標」的格局。

圖片來源:健康指數報告

在高分企業梯隊中,綜合健康指數80分以上的公司共23家,2024年度前十名依次為貴州茅臺(600519.SH)瀘州老窖(000568.SZ)瀾起科技(688008.SH)中國神華(601088.SH)中遠海控(601919.SH)五糧液(000858.SZ)邁瑞醫療(300760.SZ)巨化股份(600160.SH)宇通客車(600066.SH)億聯網絡(300628.SZ)。隨着2025年中報披露,這一排名出現動態調整,最新前十名更新為:貴州茅臺(600519.SH)、-巨化股份(600160.SH)五糧液(000858.SZ)瑞芯微(603893.SH)國電南瑞(600406.SH)恆瑞醫藥(600276.SH)中國人保(601319.SH)瀾起科技(688008.SH)雲鋁股份(000807.SZ)山金國際(000975.SZ)

圖片來源:健康指數報告

從細分指標維度進一步觀察,創利能力(指企業通過經營活動持續創造業績,併爲股東、員工、政府和債權人等利益相關方帶來綜合價值的能力)排名前10的公司為五糧液(000858.SZ)貴州茅臺(600519.SH)瀘州老窖(000568.SZ)陝西煤業(601225.SH)公牛集團(603195.SH)柏楚電子(688188.SH)北大荒(600598.SH)同花順(300033.SZ)億聯網絡(300628.SZ)中國電信(601728.SH)

競爭態勢(反映企業在研發創新、人力資源、市場地位、供應鏈優勢及戰略可持續性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力)前10的公司則包括特變電工(600089.SH)海天味業(603288.SH)昊華科技(600378.SH)北方華創(002371.SZ)東方電氣(600875.SH)陽光電源(300274.SZ)九號公司-WD(689009.SH)、徐工機械(000425.SZ)聖泉集團(605589.SH)中國石油(601857.SH),各維度優勢企業呈現出鮮明的行業特色。

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顯著高於全市場整體增速

除整體健康狀況外,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的表現尤為值得關注。剔除房地產、銀行和非銀金融行業后,全市場5143家上市公司中,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電子、基礎化工、電力設備、計算機、汽車等新質生產力方向的公司共3010家,佔比達58.53%,成為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片來源:健康指數報告

健康指數報告指出,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方向,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在2024年呈現「短期調整、長期向好」的特徵:數據覆蓋的傳媒、電力設備、電子、國防軍工、機械設備、計算機、汽車、通信等8大行業2532家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62萬億元,同比增長4.45%,顯著高於全市場整體增速,凸顯出強勁的市場需求韌性。

儘管受研發投入加大、轉型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新質生產力8大行業的淨利潤同比負增長16.18%,但研發投入總額達9649.68億元,佔全市場研發投入的53.49%,且同比增長2.53%。這意味着超過半數的市場創新資源正集中投向新質生產力領域,為技術突破、產品升級、模式創新積蓄能量。短期淨利潤波動主要反映產業轉型期的階段性調整,而持續高增的研發投入和營收規模擴張,已為新質生產力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全市場經營表現來看,2024年有3035家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其中341家公司營收增速超40%,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拓展能力;淨利潤方面,2543家公司保持同比增長,更有543家公司淨利潤增速突破100%,凸顯部分企業在細分領域、核心技術上的競爭優勢。對此,報告評價稱,這種「整體穩中有壓、個體亮點紛呈」的格局,既反映了經濟轉型期的結構分化特徵,也體現了上市公司優化經營、挖掘增長潛力的積極態勢。

健康指數以生命系統理論與仿生管理學為方法論基礎,將上市公司類比為具有生命特徵的「組織有機體」,聚焦其組織結構、組織行為與組織效能,構建了覆蓋9大系統、39個子維度、400余項指標的評價體系。這9大系統分別為:公司治理、外部監督、創利能力、競爭態勢、產品銷售、價值再造、資產資本結構、內部控制與企業文化。它既涵蓋企業盈利能力、成長潛力、財務穩健性等「硬指標」,又引入戰略執行、組織文化、治理規範、社會貢獻等「軟實力」維度,形成多維評價機制。

程鳳朝表示,只有把健康和高質量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資本市場才能建立穩健、透明、可持續的基石。健康指數不僅精準描繪企業成長軌跡,還揭示行業共性與發展趨勢,幫助洞察經濟運行的深層邏輯。為發揮健康指數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研究會計劃在財聞網站按季度更新健康指數行業排名頭部公司。

據悉,為持續發揮健康指數的示範與引導作用,中關村國睿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會計劃在財聞平臺(網站、APP),按季度更新健康指數行業排名前列企業,為市場提供常態化、高透明度的參考信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