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這份上市公司「體檢報告」,揭曉半導體、消費電子、軟件開發健康指數

2025-10-16 16:56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2025年,「新質生產力」再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這一國家戰略引領下,半導體、消費電子、軟件開發等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備受市場青睞。在市場熱度背后,相關上市公司的發展質量尤其值得關注。

中關村國睿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會推出的健康指數(Health Index,簡稱「HI」)依託同花順海量數據資源,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專家賦權機制,構建出可量化、可追蹤、可優化的企業發展全景圖,是衡量上市公司發展質量的重要指標。10月16日,《中國上市公司健康指數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發佈,該報告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的學術指導下完成,半導體、消費電子、軟件開發的發展質量成色被系統性呈現。

半導體:

半導體行業是科技新質生產力的底層基座。《報告》顯示,A股半導體行業(按照同花順二級行業分類)共有162家上市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總市值達4.05萬億元,佔全市場4.48%。2024年,行業實現營業收入6033.66億元,佔比0.84%,淨利潤338.66億元,佔比0.60%。值得關注的是,在創新投入方面,半導體行業2024年研發投入高達805.50億元,佔全市場總額的4.46%,研發強度達13.35%。

半導體行業綜合健康指數平均為69.11,高於全市場平均水平0.65。反映出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優勢。代表公司包括上海貝嶺、中芯國際、寒武紀、瑞芯微等,這些公司以研發創新為核心,致力於突破技術瓶頸,共同構成了我國半導體自主創新的中堅力量。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行業(按照同花順二級行業分類)共有96家上市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總市值達1.93萬億元,佔全市場2.13%;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65萬億元,佔全市場2.30%;淨利潤659.13億元,佔比1.18%。2024全年研發投入達586.81億元,佔全市場的3.25%,研發強度為3.55%。行業綜合健康指數為66.12,略低於全市場平均水平,但結構性亮點突出。

作為我國科技板塊的重要支柱,消費電子是連接算力、半導體等上游產業與終端應用的關鍵樞紐,也是2025年資本市場表現最強勁的方向之一。代表企業如安克創新,憑藉「持續的技術與設計創新」,深耕「數字化渠道」併成功構建全球化「強大品牌矩陣」,其健康指數位居行業首位。

軟件開發:

軟件開發行業(按照同花順二級行業分類)共有139家上市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總市值達1.80萬億元,佔全市場1.99%;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187.33億元,佔比0.44%;淨利潤為-30.71億元,整體仍處於虧損狀態。2024全年研發投入達523.13億元,佔全市場2.90%,研發強度高達16.41%,位居三大科技行業之首。

行業綜合健康指數為67.03,略低於全市場均值,但頭部企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代表企業金山辦公已確立「國民軟件」的市場地位,並積極佈局雲計算與人工智能,開啟新的增長曲線,形成獨特競爭優勢。

半導體、消費電子、軟件開發三大行業,分別代表了「硬科技」突破、產業鏈協同與「軟實力」創新,共同構成了科技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圖景。透過《報告》,上市公司可精準識別治理短板、優化組織運行、提升資本效率,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