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6 14:24
2025年6月10日,烏茲別克斯坦隊擊敗卡塔爾隊,歷史性闖進2026年美加墨世界盃。為表彰運動員對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烏總統米爾濟約耶夫於賽后向國家隊成員頒發28輛比亞迪宋PLUS DM-i冠軍版及14輛比亞迪CHAZOR(驅逐艦05)車型作為國家級賀禮用於嘉獎。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憑藉物美價廉、性能完備、科技感強等特點走俏中亞,不僅深受羣眾歡迎,更是得到中亞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技術品牌均受好評。
中國品牌汽車市場佔有率持續向好
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有着廣闊市場。據統計,2025年1月至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30.8萬輛,同比增長84.6%。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出口125.4萬輛,同比增長81.6%;新能源商用車出口5.4萬輛,同比增長2倍。純電動汽車出口83.3萬輛,同比增長50.2%;油電混動汽車出口47.5萬輛,同比增長2.1倍。聚焦中亞,近年來中國—中亞雙邊貿易往來頻繁,貿易額持續增長。據海關總署統計,我國對中亞五國進出口已由2013年的3120.4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6741.5億元,增長116%,年均增速達7.3%,高出同期我國整體進出口年均增速2.3個百分點,雙邊經貿往來持續深化,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佔據重要地位。
《2025中國企業出海中亞市場貿易發展白皮書》發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在中亞多國一路暢銷,以烏、哈、塔等國最為明顯。在烏茲別克斯坦,純電車出口額達2.44億美元,佔比7.2%;油電混動汽車出口1.81億美元,佔比5.33%。在出口產品增長中,鋰離子蓄電池出口同比激增569.12%,增長額為5048.5萬美元。在哈薩克斯坦,油電混動汽車出口2.25億美元,佔比2.9%,同比增長76.11%,增長9738.42萬美元。在塔吉克斯坦,純電動汽車出口是中國對塔第一大出口貿易產品,出口額為1.1億美元,佔比10.27%,同比增長69.77%,增長4645.4萬美元。相較之下,吉、土兩國仍有較大出口空間,但也已見到成效,其中,對吉爾吉斯斯坦的油電混動汽車出口同比增長281.86%,增長3475.8萬美元;對土庫曼斯坦的油電混動汽車出口同比增長592.44%,增長116.8萬美元。
國產新能源汽車緣何走俏中亞
一是政策引領。隨着2025年6月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召開,中國—中亞合作邁上新臺階。中國同中亞五國聯合發表《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阿斯塔納宣言》強調要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支持可再生能源高新技術轉化,鼓勵新能源汽車出口中亞,開展綠色交流。推廣新能源汽車既符合我國「四個革命」能源發展國策中「能源技術革命」的要求,也是「一個合作」中加強全方位國際合作的具體表現。中亞國家近年來同樣高度重視能源轉型,紛紛出臺文件,給予財政補貼或增值税減免支持。中亞地區居民對汽車需求量大,政府大力鼓勵羣眾購買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推進出租車、客車等優先轉型。
二是物美價廉,性價比高。目前,我國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駛里程接近500公里,動力電池單體成本降低30%,壽命提高40%,充電速率提升3倍多。近年來,比亞迪、紅旗、江淮、理想、蔚來、極氪、嵐圖等國產品牌在中亞廣受青睞。烏茲別克斯坦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國,據統計,2024年烏共進口電動汽車24095輛,其中超過99%來自中國。2025年1月至5月,比亞迪汽車在烏茲別克斯坦累計銷量7859輛,其中僅宋PLUS DM-i單一車型佔比就超30%。
三是交易方式靈活,且有多方支持。我國對中亞出口的新能源汽車絕大多數都要從霍爾果斯口岸通關,為此產生了汽車「擺渡人」這一新興職業,即駕駛中國生產的新車,從霍爾果斯出境,將車停到哈境內指定位置,完成交付驗收后返回國內。中哈兩國邊檢在免籤政策下深化國際海關協作,大力推進「自駕出口」出境通關方式。霍爾果斯海關通過實行24小時貨運通關、優化審覈驗放流程,實現了二維碼信息與海關係統自動交互,通關效率提升80%。
四是合作模式完善,中國車企主動「走出去」,在中亞同當地合資經營,共謀開發。2019年,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與江淮汽車共同投資哈薩克斯坦汽車生產組裝企業阿魯爾集團,實現在該國生產純電動汽車。2023年,宇通向阿斯塔納交付了20輛18米長的純電動客車。2023年3月,江淮汽車集團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開設首家汽車經銷店,銷售帶保修和售后服務的電動汽車,受到當地民眾青睞。2024年8月,塔阿基亞·阿維斯托汽車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金川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在塔創建年產量1500輛電動汽車的合資企業。2023年9月,比亞迪與烏國有控股汽車集團Uzavtosanoat JSC設立合資企業比亞迪烏茲別克斯坦工廠,生產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2025年8月,蔚來官方微博宣佈,將於2025年至2026年期間陸續進入烏市場,並與阿布薩黑(Abu Sahiy Motors)合作,計劃率先推出蔚來EL8(中國市場ES8)、EL6(中國市場ES6)、ET5、ET5 Touring(中國市場ET5T)和樂道L60等車型。在合作辦廠之余,我國也積極同中亞國家開展技術合作,合作修建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爭取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10月,理想汽車宣佈與哈最大獨立汽車經銷商之一DOSCAR GROUP簽署經銷協議,推廣理想L系列混合動力與電動車型,計劃於11月在阿拉木圖核心區域開設經銷中心,提供包括整車銷售、原廠配件、官方保修及高標準維護在內的全方位服務。
前景廣闊,但也要克服諸多障礙
一是市場增長可能不如預期。國產新能源車出海中亞雖然訂單不斷,但是不應盲目擴張,避免產能過剩。烏茲別克斯坦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重要對象,從訂單總額來看,新能源汽車為我國對烏第一大出口貿易產品,但增速已然放緩。
從宏觀層面看,雖然新能源汽車在中亞擁有廣闊市場和中亞國家的政策支持,但油車依然是主流。站在中亞消費者角度看,購買新能源汽車主要有兩大顧慮。一方面是氣候問題,中亞地區氣候多塵,冬季嚴寒(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極端氣温可達零下四五十度),夏季高温,純電汽車難以適應,羣眾即使選擇也是優先考慮油電混動汽車。另一方面是基礎設施問題,充電樁等設施明顯不足,當地的汽車修理廠缺少維修電動汽車的經驗和設備。因此,純電動汽車的市場增長率可能不如預期。對此,應考慮加大油電混動汽車出口,滿足消費者需求。
二是要妥善推進新能源汽車合作落地,加強同當地的協作。中亞國家對外國投資要求極為苛刻,對本國人的所佔比例有嚴格限制。比如哈薩克斯坦要求哈籍人員在領導層中佔比不少於總數的70%,在專家和熟練技工中佔比不少於90%;塔吉克斯坦要求1:9的外籍員工和本地員工用工比例;土庫曼斯坦規定外籍員工和土國員工比例嚴格執行1:9規定,企業每年需給當地員工漲薪10%等。我國新能源汽車如果想成功出海,不可避免要同本土品牌廠商開展合作,建立合資企業,大量僱用當地員工。為此,必須妥善應對上述困難,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增進友誼,提升中亞人民對我國國產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
三是要繼續提高自身品牌效力。近年來我國產新能源汽車在中亞飛速發展,市場份額擴張迅速,一方面提高了自身品牌價值,促進中亞國家認識到「中國智造」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引發中亞部分民眾的擔憂。對中亞精英階層來説,歐美知名品牌「質量上乘」,是「身份的象徵」,此種情感短期內難以完全割捨,加之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在中亞頗有市場,我國新能源汽車品牌面臨污名化風險。此外,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出海時一直面臨內卷加劇、專利糾紛、認證嚴苛等難題。同時,在關税壓力下,部分車企採取所謂「平行出口」的方式出口「零公里二手車」(即先在國內完成車輛上牌,再以二手車名義出口到海外,這些車實際里程幾乎為零,和新車沒有本質區別)。此舉可以有效降低消費者購車費用,但容易出現關税糾紛和法律責任問題,對車企自身形象也有影響。因此,我國新能源車企在下一步可重點考慮品牌宣傳,將宣傳重點放在轎車性能、政策優惠、性價比、綠色理念指導上,同時可邀請中亞地區文體明星擔任形象代言人,提高知名度。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本文系中國流通政研會2023年度研究課題「科學認識和防範新時代意識形態風險研究」(LTZY2023-TAL0201)和2025年度曲阜市軟科學研究課題「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儒家文化轉化路徑研究」(項目批准號:2025QFRK03)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