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收盤 | 三大指數走勢分歧 醫藥股逆勢走強

2025-10-16 16:39

財聯社10月16日訊(編輯 胡家榮)港股三大指數表現不一。截至收盤,恆生指數跌0.09%,報25888.51點;科技指數跌1.18%,報6003.56點;國企指數漲0.09%,報9259.46點。

image

注:恆生指數的表現

科技指數也出現調整,且該指數盤中一度跌超2%,直至收盤跌幅收窄。

image

注:科技指數的表現

科技指數的成份股多數走弱。截至收盤,蔚來-SW(09866.HK)、小米集團-W(01810.HK)、小鵬汽車-W(09868.HK)、金山軟件(03888.HK)分別下跌8.99%、3.60%、3.50%、3.49%。

image

注:科技指數成份股的表現

今日市場

從盤面來看,醫藥、煤炭、消費電子逆勢走強,半導體、黃金股小幅回調。

BD預期持續催化醫藥股

截至收盤,藥捷安康-B(02617.HK)漲46.34%、創勝集團-B(02268.HK)漲7.02%、宜明昂科-B(01541.HK)漲5.13%。

image

注:醫藥股的表現

消息面上,醫藥板塊近期迎來多重事件催化。2025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將於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國柏林舉行。作為全球頂級腫瘤學術會議,ESMO年會預計將公佈多項重磅臨牀研究數據,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此外,美國製藥巨頭輝瑞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艾伯樂近日公開表示,美國製藥業需要與中國合作,並稱贊中國在生物製藥領域展現出的速度、成本控制與規模優勢,正深刻改變全球競爭格局。

交銀國際分析指出,儘管10月以來醫藥板塊波動加大,內外資持倉比例略有回落,但佈局創新葯的大趨勢未變。隨着ESMO等行業重要會議及潛在利好政策的落地,板塊行情有望重拾升勢。

冷空氣與限產預期共振煤炭股

截至收盤,中國秦發(00866.HK)漲8.03%、中煤能源(01898.HK)漲7.26%、南南資源(01229.HK)漲4%。

image

注:煤炭股的表現

消息方面,下半年以來最強冷空氣目前正影響我國,預計將給全國大部地區帶來明顯降温,北方寒意加重,南方罕見高温天氣也將結束。市場分析指出,在「雙重拉尼娜」天氣現象影響下,今年冬季偏冷概率增大,有望提振冬季煤炭需求。

蘋果產業鏈利好頻出 消費電子股多數上揚

截至收盤,比亞迪電子(00285.HK)漲5.01%、鴻騰精密(06088.HK)漲3.05%、富智康集團(02038.HK)漲2.35%。

image

注:消費電子股的表現

近期蘋果公司動態密集。10月14日,蘋果COO Sabih Khan走訪了瑞聲科技、藍思科技等供應鏈企業。次日,工信部部長李樂成會見蘋果CEO蒂姆・庫克,雙方就公司在華發展及深化合作進行交流。庫克表示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提升合作水平。

半導體股延續調整

截至收盤,中芯國際(00981.HK)跌2.76%、貝克微(02149.HK)跌2.28%、晶門半導體(02878.HK)跌1.85%。

image

注:半導體股的表現

半導體板塊今日表現疲軟。交銀國際指出,仍看好半導體國產替代大趨勢,AI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利好本土晶圓代工廠商。該機構將中芯國際評級上調至「買入」,目標價看高至90港元;同時上調華虹半導體目標價至90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黃金股表現承壓

截至收盤,潼關黃金(00340.HK)跌3.74%、赤峰黃金(06693.HK)跌3.49%、珠峰黃金(01815.HK)跌3.39%。

image

注:黃金股的表現

消息面上,此前國際金銀價格大幅衝高,白銀一度創45年新高,黃金也刷新了紀錄。國金期貨提示,金價在短期急漲后可能積累回調風險。此外,上期所與上海黃金交易所近日相繼發佈風險提示,要求市場各方加強風險防範,理性投資。

個股異動

鉅子生物跌超15% 月內累計跌幅接近26%

鉅子生物(02367.HK)跌15.31%,報41.82港元。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月內累計跌幅接近26%。根據公開資料,該公司從事基於生物活性材料的美容和健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功能性護膚品和醫用敷料,其產品的關鍵生物活性成分為重組膠原蛋白。

三花智控跌超6% 獲得機器人大額訂單的傳言不屬實

三花智控(02050.HK)跌6.13%,報37.08港元。消息方面,該公司發佈公告稱,近日公司關注到網絡媒體上有大量關於公司獲得機器人大額訂單的傳言。經覈實,該傳言不屬實。公司也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2025年10月15日公司未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