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6 15:13
(來源:V觀財報)
近期,中國平安、泰康保險、陽光保險陸續推出或升級員工持股計劃,引發市場關注。
員工持股計劃,被業界稱為「金手銬」制度。早在2015年,保險行業就開始激勵保險機構推行員工持股計劃。為何保險公司近期在員工持股計劃方面動作頻頻?
核心技術骨干、專業條線人才納入激勵範圍
據原中國保監會發文,保險機構員工持股計劃是指保險機構根據員工意願,經公司自主決定,通過合法方式使員工獲得本公司股權並長期持有,股權收益按約定分配給員工的制度安排。
9月17日,中國平安公告顯示,8.3萬余名員工參與的「2025 年度長期服務計劃」斥資38.75億元購入公司H股股票,購股資金均來源於員工應付薪酬額度。
9月30日,陽光保險公告了新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動向,該公司將於10月22日召開2025年首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員工持股計劃相關議案。
泰康保險也於9月30日公告了新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信息。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來源為泰康保險庫存股,涉及股份總量約1.28億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4.69%。
對於設立員工持股計劃的目的,泰康保險在公告中稱:一是建立員工與股東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機制;二是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確保公司長期穩健、可持續發展;三是持續發揮中長期激勵和約束作用。
從陽光保險和泰康保險的公告來看,其員工持股計劃面向的人羣均是司齡兩年以上的員工,對於司齡不足兩年的員工,需經董事會批准。本輪員工持股計劃覆蓋範圍,除傳統的高管層外,泰康保險將擔任一定層級以上核心專業技術職位人員納入激勵範圍;陽光保險將業務管理、科技、投資、銷售等專業條線人才納入激勵範圍。
公告顯示,陽光保險還對其員工持股計劃設置了鎖定期。陽光保險在公告中指出,員工持股計劃期限方面,不同層級員工持有人有所區別:公司和核心子公司部門級以下員工鎖定期為3年、部門級員工鎖定期為4年、班子成員鎖定期為5年。
泰康保險公司則在公告中指出,在上市后如需對員工持股計劃下的股份有特別的鎖定要求而導致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期需要延長的,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期自動延長至相關股份鎖定期滿為止。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期屆滿后未有效延期的,員工持股計劃自行終止。
泰康保險在公告中明確,在計劃存續期內,持有人不能轉讓,也不能主動退出,若因離職等原因,其所持份額會按照原始出資金額回購。
為招攬人才,近年來險企多管齊下。
為吸納高素質保險代理人,多家保險公司推出針對保險代理人的管理體系和榮譽評價體系,例如中國人壽的「種子計劃」、新華保險的「XIN一代」計劃隊伍建設項目、華泰人壽的菁英營銷員3.0戰略、泰康人壽HWP優才項目等。對於這類項目,公司給予多項特殊政策支持,提供系統培訓以及人才津貼,部分公司的項目,每月提供的人才津貼可超萬元。
另一方面,為吸引科技人才,今年9月以來,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泰康保險集團、眾安保險、中郵保險、建信人壽、和諧健康等多家險企均已啟動2026年度校園招聘計劃,部分公司官網設置了科技崗位簡歷投遞的快速通道,還有多家公司將科技創新類崗位放置在投遞順序首位。
專家:或促使人才加速向行業龍頭集中
員工持股計劃並非新鮮事物。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平安於2014年就推出了核心人員持股計劃。2018年10月份,中國平安首推長期服務計劃,被業內認為是核心人員持股計劃的「升級版」。陽光保險曾推出2015年度員工持股計劃,認購股價為4元/股,持股計劃共計認購該集團股份44078萬股,佔持股計劃實施后公司股本總額的4.26%。泰康保險曾於2015年推出過員工持股計劃,並已於2022年7月宣告回購終止,涉及股份數量約1.28億股。
公開信息顯示,此前,眾安在線、友邦保險、國元保險等多家險企也已推出類似計劃。
為何近期多家險企再度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告訴「V觀財報」(微信號ID:VG-View),保險公司不缺人,但缺人才。吸引並留住康養、科技等新賽道轉型的精算、資管、數字化人才,是保險公司穿越經濟周期的關鍵,傳統薪酬模式難以留住核心人才,而員工持股計劃通過股權增值預期,彌補固定薪酬激勵不足,激發員工的動能。
北京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教授朱儁生對「V觀財報」表示,員工持股計劃在保險業的新一輪實踐,反映出行業公司治理結構與激勵機制的深化轉型。從陽光保險、泰康保險等近期推出的新方案看,其核心目標在於通過「利益綁定 + 長期激勵」,強化核心團隊的穩定性與創業導向,推動公司戰略從「規模驅動」轉向「價值驅動」「長期主義」。
「金手銬」如何鎖住保險人才?王國軍表示,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挑戰在於可能有保險公司操作下來是形式重於實質,員工持股計劃不能真正給員工實惠。為避免員工持股計劃淪為單純的福利,險企需要充分利用鎖定期、業績對賭等機制,將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綁定在一起。
朱儁生指出,與傳統獎金激勵不同,員工持股計劃不僅是財富分享機制,更是治理結構優化的體現。它通過讓員工成為「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利益相關方,有助於形成企業文化上的主人翁精神,尤其在壽險轉型、資產負債協調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這種中長期激勵機制對留住核心人才、促進戰略執行具有積極意義。
在朱儁生看來,隨着頭部企業率先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行業的人才競爭將由「薪酬競爭」升級為「資本綁定競爭」。中小險企若仍停留在傳統的短期獎金與績效激勵模式,將在吸引與留住核心人才方面逐漸陷入被動。高端管理與投資人才流動風險上升,具備資源與經驗的核心人員可能被頭部公司高額激勵計劃吸引,從而加速人才向行業龍頭集中。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封面、導語圖來源自然堂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