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數貿會重構會展流程,成全球新範式

2025-10-16 14:22

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GDTE,以下簡稱「數貿會」)用數智服務構建起數字貿易新生態。日前閉幕的第四屆數貿會,以「杭州實踐」為全球會展行業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新範式,從全流程重構、生態共建、價值重塑等維度,推動會展行業突破傳統邊界,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第四屆數貿會閉幕發佈會上,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司長侯斌介紹,本屆數貿會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水平持續提升,展覽規模達15.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1812家,累計入場觀眾25.7萬人次,較上屆分別增長3.3%、17.2%、28.5%。

作為我國數字貿易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國際性專業展會,第四屆數貿會圍繞「在數貿會看見創新未來」主題,從平臺建設、展覽佈局、國際合作、產業對接等多維度推出變革創新舉措,推動展會從「傳統線下活動」向「數字化、國際化、實效化生態平臺」轉型。

從「線下5天」到「全年365天」服務

數貿會以「數貿在線」平臺為核心的數字化創新,徹底打破了傳統會展「時空受限、流程割裂」的痛點,推動行業從「短期線下活動」向「全年在線服務」轉型。

「本屆數貿會,全流程數字化提效。」杭州市會展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李健表示,「數貿在線」打通底層數據庫,聯合中信保、天眼查建立「可信身份認證體系」,為展商、客商信息上「多重保險」,解決了傳統會展中「信息可信度低、對接效率差」的難題。

在數字化流程上,數貿會接入AI大模型打造「供採大廳」,通過Deep Seek智能推薦算法為參展商定製「數字身份標籤」,實現「類似電商猜你喜歡」的精準商機匹配。此外,還在數貿會開幕前徵集300余份國際採購訂單,主賓國印尼通過平臺提前鎖定超50億元智慧城市、電子政務項目需求,讓「盲對接」變為「精準撮合」。

數貿會的全年化服務已突破時空限制,通過平臺支持市場主體「常年發佈全球採購與對接訂單」,將數貿會從「線下5天展會」延伸為「365天在線展貿平臺」,乾塘方舟(杭州)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通過平臺「全年化商機匹配」,與塞內加爾買家達成智慧種植倉合作,開拓非洲市場。實踐證明,「線下展示+線上長效服務」的模式,重構了會展行業「重活動、輕后續」的傳統邏輯,推動行業進入「全周期價值服務」新階段。

有參展商表示,AI智能體「數小潮」可跨多平臺,能為觀眾提供「一鍵導航到展區」的精準服務,也能為展商推薦適配的產業對接活動,這種智能服務,實現了從「標準化接待」向「個性化體驗」升級。

從「本土單打」到「全球協同」的開放格局

業界知情人士表示,數貿會打破傳統會展「本土主辦方主導」的模式,通過「國際巨頭聯動+全球生態搭建」,為行業提供了「本土化優勢與國際化資源互補」的合作新路徑。

本屆數貿會上,杭州市會展集團與法蘭克福展覽集團(以下簡稱「法蘭克福」)聯手打造了「智慧空間展區」。與此同時,杭州市會展集團聯合國際展覽與項目協會(IAEE)等,推動會展行業從「零散合作」向「系統化生態共建」轉型。這種生態不僅涵蓋「理論研究(聯合浙江大學)、實踐創新(數字會展產品研發)、人才培養」全鏈條,更通過「‘引進來’(如引入德國斯圖加特國際物流展)+‘走出去’(如主辦印尼數字化轉型博覽會)」雙向佈局,為行業提供了「全球化發展」路徑。

「從本屆數貿會上體驗到,算法驅動的貿易創新不再是抽象概念,數智化服務體系的優勢不再是理論構想。」一位不願具名的業界資深人士表示,數貿會的變革創新是可感知、可借鑑的實際案例,為全球跨境貿易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借鑑的實踐經驗。

從「重展示」到「重落地」的價值重塑

在知情人士看來,數貿會以「完全市場化招商」和「項目落地為核心」的創新,徹底扭轉了傳統會展「重規模、輕實效」的傾向,推動行業價值邏輯從「展示型」向「交易型、產業型」轉變。

上述人士表示,市場化招商激活產業活力,智慧空間展區摒棄「政府或協會主導」的傳統模式,完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由杭州市會展集團梳理「智慧空間企業圖譜」,如上門對接正泰、鴻雁等本土領軍企業。法蘭克福則引入雷盎、視聲等國內龍頭及國際品牌,形成「本土+國際」的全產業鏈參展矩陣。這種「企業自主參與、需求驅動招商」的模式,讓會展更貼近產業真實需求,避免了傳統會展「為展而展」的形式主義。

「以‘項目落地’衡量展會價值。」李健介紹,本屆數貿會除設置「數貿創投日」,遴選百個科創項目與百隻基金精準匹配,還實現45個重大項目簽約(聚焦AI、智能製造、智慧物流等領域),將「展會成果」直接轉化為「產業升級動能」。李健強調,這種「以實效為核心」的導向,推動會展行業從「流量統計」轉向「價值量化」,重新定義了「成功展會」的評價標準,不再是「來了多少人」,而是「促成多少合作、落地多少項目」。

從「產品堆砌」到「沉浸交互」的體驗革新

需要提及的是,數貿會打破傳統會展「展臺擺產品、觀眾看展板」的單一模式,以「場景化設計」激活用户交互,推動行業從「單向展示」向「沉浸式體驗」轉型。

據數貿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四大智慧場景打造「可感知的科技」:智慧空間展區圍繞「智慧園區與建築、城市公共空間、智慧商業、智慧生活」四大場景,打造「樣板間式」展示,正泰搭建「智慧家」,讓燈光隨情緒切換模式。西門子打造「零碳數智空間體驗館」,通過VR、數字孿生技術呈現能源自給範式。此外,西子智能停車的AGV機器人現場演示「自動精準泊車」,解決「找車難」民生痛點。在觀眾丁先生看來,這種「從技術到場景」的轉化,讓「高大上」的AI技術變得可觸可感,也讓企業解決方案更易被客户理解和認可。

「通過AI智能體‘數小潮’可一鍵找到消費、文娛、醫療等領域的‘展會上的智能體’,現場體驗腦機接口、人形機器人等‘黑科技’。」山東國際展覽中心運營總監袁瑩表示,AR導覽、數字打卡等功能則讓逛展從「被動參觀」變為「主動探索」,大幅提升了參與感,這種「體驗驅動」的設計,為會展行業提供了「用户-centric」的新交互邏輯,推動展會從「信息傳遞平臺」變為「科技體驗入口」。

從「行業交流」到「經濟樞紐」的邊界拓展

數貿會的創新不僅侷限於「會展本身」,更通過「聯動城市資源、賦能實體經濟」,將會展行業的服務邊界從「行業內部」拓展至「城市經濟全鏈條」。例如,「會展+文旅+消費」聯動激活城市經濟:「數貿在線」聯動City pass平臺,實現「一碼通行」覆蓋數貿會場館、杭州30個景區、公交地鐵及City pay支付,讓「觀展」與「城市消費」深度融合,撬動文旅、交通、餐飲等多領域消費。讓會展從「孤立活動」變為「城市經濟催化劑」,拓展了行業的經濟價值。

「會展+產業」則助力招商引資與全球佈局。數貿會通過大數據篩選「有成長潛力的企業」,推動杭州全球數貿港核心區建設。同時依託「全球數字會展創新中心」,將「杭州模式」複製到海外,如杭州會展集團主辦的「印尼數字化轉型博覽會」,以及籌備2026西班牙巴塞羅那網絡安全大會,助力中國企業「借展出海」拓展全球市場。這一實踐,讓會展行業從「服務貿易」升級為「產業服務樞紐」,成為推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重要紐帶。

「數貿會的變革創新,其本質是對‘會展是什麼、能做什麼’的重新定義。」業界資深人士表示,它不再是「短期線下展示」,而是「全年在線的價值服務平臺」;不再是「本土單一活動」,而是「全球協同的生態網絡」;不再是「流量導向的活動」,而是「實效驅動的產業樞紐」。數貿會以「數字化為核心、國際化為路徑、實效化為目標、產業化為價值」的「杭州模式」,不僅為中國會展行業突破「專業化、品牌化」瓶頸提供了方案,更引領全球會展業向「更智能、更開放、更具經濟價值」的方向邁進,正如IAEE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瑪莎·弗拉納甘所言,這是「通過技術力量改變行業運作方式的前所未有的會展新時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