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雲跡科技首日高開逾49%,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第一

2025-10-16 12:45

10月16日,北京雲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跡科技,股票代碼:2670)作為中國領先的機器人服務AI賦能技術企業,正式登陸港股。此次上市,雲跡科技全球發售股份數目為690萬股H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佔20%,國際發售佔80%,發售價定為每股H股95.60港元,全球發售淨籌約5.93億港元。根據認購數據,雲跡科技的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倍數高達5657.2倍。上市首日,雲跡科技高開49.37%。上市前,公司已經獲得了眾多知名機構的投資,包括阿里巴巴、騰訊、聯想、啟明創投、攜程等。

一、公司概況:AI服務機器人賽道的領軍者

雲跡科技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於機器人服務智能體領域,是領先的機器⼈服務AI賦能技術企業,核心業務圍繞機器人及功能套件展開,並輔以AI數字化系統服務,形成了從硬件到軟件的完整產品服務矩陣。公司的核心產品「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區別於傳統機器人,集成了先進AI技術,具備自主感知、記憶、推理分析、決策和行動執行能力,能夠在酒店、醫療機構、商業樓宇、工廠等多元場景中,通過直接與用户交互提供以人為本的端到端服務,同時可通過持續學習與自適應優化提升服務體驗與運營效率,例如在酒店場景中,其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可覆蓋從賓客登記入住、客房服務配送,到諮詢解答、體驗建議的全流程管理,成為技術驅動的高效服務助理。

在行業成績方面,雲跡科技已確立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的領先地位。以2024年的收入計,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規模達人民幣37億元,公司以6.3%的國內收入份額位居市場第一;細分至酒店場景,2024年中國酒店場景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規模為人民幣14億元,公司以13.9%的收入份額同樣位列第一,成為該細分領域的絕對龍頭。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累計服務超3.4萬家企業客户,分銷商網絡從2022年的64家拓展至82家,產品與服務覆蓋國內一線至下沉市場,並逐步探索日本、韓國、東南亞及沙特阿拉伯等海外市場,為全球化佈局奠定基礎。

二、業務模式:硬件、軟件雙輪驅動的業務結構

雲跡科技的主營業務聚焦兩大核心板塊,形成「硬件+軟件」雙輪驅動的業務格局。第一大板塊為機器人及功能套件,涵蓋YJ-機器人、YJ-AIoT組件、YJ-萬物工具倉模塊及智能控制模塊四大類產品。其中,YJ-機器人包括UP系列複合多態機器人(2023年推出,為當前銷售重點,採用模塊化設計支持可換倉)、「格格」系列整機機器人(2021年推出,性能優於前代「潤」系列,預計未來兩至三年仍為客户首選)及逐步退出市場的「潤」系列;YJ-AIoT組件作為生態系統的「神經系統」,包含電梯組件、通訊組件及門禁組件,實現機器人與設備、環境的互聯互通;YJ-萬物工具倉模塊則通過模塊化上倉與智能售貨機,拓展機器人在配送、消毒、商品銷售等場景的應用;智能控制模塊集成專有AI操作系統YJ-ROS,為機器人提供可靠性能與快速部署能力。第二大板塊為AI數字化系統,包括AI驅動的機器人基礎服務與智能體應用,前者通過授權YJ-ROS操作系統及提供主動綜合AI支持(如全天候預防性維保)保障機器人高效運行,后者通過HDOS服務數字化運營系統及YJ-Platform平臺,為客户提供定製化運營優化方案,適配酒店、外賣等行業的現有工作流程。

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收入來源呈現多元化特徵,且軟件服務收入佔比持續提升,業務結構不斷優化。2022年至2024年,機器人及功能套件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35億元、1.20億元、1.89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83.6%、82.4%、77.2%,始終為收入基石,其中產品銷售貢獻主要收入;AI數字化系統收入則從2022年的0.26億元增至2024年的0.56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從16.4%提升至22.8%,2025年首五個月進一步增至25.6%,反映出公司軟件服務能力持續增強。按場景劃分,酒店場景為核心收入來源,2024年貢獻83.0%的營收,2025年首五個月佔比進一步升至93.2%,同時商業樓宇、醫療機構、工廠等場景收入逐步拓展,為長期增長打開空間;按客户性質劃分,直銷模式佔主導(2024年佔比81.6%),分銷模式收入佔比從2022年的11.4%提升至2024年的18.4%,分銷網絡的完善助力公司高效滲透下沉市場。

三、財務分析:規模增長顯著,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從財務數據上看,雲跡科技近年來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2022年至2024年,公司總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61億元、1.45億元、2.45億元,2023年因產品策略戰略調整及智能體應用初期波動略有下滑,2024年則憑藉現有產品成果積累、交叉銷售能力提升及分銷商合作加強,實現68.6%的同比大幅增長;2025年首五個月,營收繼續同比增長18.9%至人民幣0.88億元,增長勢頭延續。盈利方面,公司仍處於虧損階段,但虧損幅度逐步收窄,2022年至2024年,年/期內虧損分別為人民幣3.65億元、2.65億元、1.85億元,2023年、2024年分別同比減少27.6%、30.1%。從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的經調整淨虧損來看,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人民幣2.34億元、1.20億元、0.28億元,虧損收窄趨勢更為明顯,反映出公司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改善。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毛利率受益於收入結構優化與規模效應,呈現顯著提升趨勢。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毛利率從24.3%提升至43.5%,2025年首五個月略有回落至39.5%,主要因AI數字化系統等高毛利業務(2024年相關業務毛利率較高)收入佔比提升,以及機器人及功能套件通過成本優化實現毛利率改善;分業務看,AI數字化系統毛利率顯著高於機器人及功能套件,成為拉動整體毛利率上升的核心動力。淨利率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經調整淨虧損率從2022年的-145.0%收窄至2024年的-11.3%,核心業務的盈利潛力逐步顯現。

四、競爭優勢:技術領先,生態協同效應顯著

雲跡科技的核心競爭優勢首先體現在領先的技術實力與產品創新能力。公司構建了以導航與感知系統、邏輯推理與知識圖譜驅動的認知決策、智能控制與精準執行系統、自進化學習與閉環反饋優化系統為核心的技術體系,自主研發的專有AI操作系統YJ-ROS融合自主移動算法,支持機器人高效部署與空中下載升級;產品層面,UP系列複合多態機器人的模塊化設計、「格格」系列的高性價比,以及YJ-AIoT組件的通用性,使其產品具備高度靈活性與場景適配性,能夠快速響應酒店、醫療等不同行業的動態需求,區別於傳統機器人「場景固定、功能單一」的侷限。

其次,公司具備持續的成本優化能力與高效的銷售生態。在成本端,公司通過供應鏈管理優化與規模化採購,將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下降的紅利反饋給客户,2022年至2024年機器人及功能套件平均售價穩步下調,同時通過戰略調整與供應商A的合作模式(從代工製造轉為統包製造),大幅減少採購時間與人力成本,簡化內部流程;在銷售端,公司形成「直銷+分銷」協同的網絡,直銷團隊直接對接客户需求並收集反饋以指導產品迭代,分銷商網絡則助力公司以低成本、高效率滲透下沉市場,截至2024年底分銷商數量較2022年增長76.6%,2024年分銷收入佔比較2022年提升7個百分點,生態協同效應顯著。

五、行業前景: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競爭格局分散

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行業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市場規模與滲透率均有巨大提升空間。以收入計,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人民幣18億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幣3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19.8%,並預計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人民幣135億元,2024年至2029年複合增長率升至29.3%,增速顯著高於整體機器人行業。細分場景中,酒店場景為最大板塊,2024年市場規模人民幣14億元,預計2029年達人民幣50億元,複合增長率29.1%;醫療場景增長更為迅猛,2020年至2024年複合增長率57.9%,預計2024年至2029年仍將保持46.6%的高增速;工廠場景作為新興領域,2024年市場規模人民幣0.75億元,預計2029年達人民幣6億元,複合增長率51.4%,成為未來重要增長極。從總目標市場來看,2024年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總目標市場規模約人民幣9382億元,其中酒店場景佔4202億元(軟件需求502億元、硬件需求3699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行業競爭格局呈現「頭部集中、中小分散」的特徵,頭部企業有望憑藉技術與規模優勢進一步提升份額。2024年,中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市場前五大參與者合計佔比25.4%,雲跡科技以6.3%的份額位居第一,其余市場份額由大量小型參與者分散持有;細分至酒店場景,前五大參與者合計佔比27.4%,公司以13.9%的份額領先,競爭優勢更為顯著。目前行業競爭主要圍繞技術創新、產品性價比、場景適配能力及銷售網絡展開,隨着AI技術不斷迭代與下游行業對服務智能化要求提升,具備核心技術、多元產品佈局及高效生態的企業將更易獲得客户青睞,行業整合趨勢有望加速,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存在進一步提升空間。

六、估值分析:估值合理偏低,仍有提升空間

此次上市,按照本次發售價每股H股95.60港元,基於上市后總股份0.687億股計算,雲跡科技上市時的總市值約為65.69億港元(約60.21億元人民幣)。按照連續12個月的2.588億元收入計算,公司對應的PS倍數為23.3倍。公司的可比港股上市公司均具備較高的估值,包括極智嘉的13.2倍、優必選的39.2倍及越疆的51.4倍,相比較而言,雲跡科技的估值相對偏低。從行業上看,機器人服務智能體這一賽道正處於高增長初期階段,且雲跡科技業績同比高增長,且在細分賽道佔據龍頭地位,可以適配較高的估值。

長期來看,隨着公司持續提升AI數字化系統收入佔比(高毛利業務)、拓展醫療與工廠等新場景,並逐步實現海外市場突破,雲跡科技的收入規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長,虧損進一步收窄並最終實現盈利,其估值水平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