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京東聯手「造車」,下的是一步怎樣的棋? | 説商道市

2025-10-16 11:16

曹開陽

近日,京東憑藉「造車」的消息衝高熱搜,熱度居高不下。據京東在微博上宣佈的消息,它將聯合廣汽、寧德時代推出新車,並計劃於10月底開啟試駕,11月9日正式發佈。

京東為什麼要跨界一個全新的領域去「造車」?與廣汽、寧德時代聯合「造車」,京東究竟是下了一步好棋還是臭棋?一連串的問題引人深思。

就在不少人認為京東此番是要親自造車時,京東進一步聲明,這款新車是三方聯合推出的,京東主要提供用户消費洞察和獨家銷售,不直接涉及製造環節。由此看來,這款新車其實是由廣汽生產整車,寧德時代提供電池,而京東扮演的角色則是依託海量的客户數據和無限的網購平臺「賣車」。

筆者第一時間聯想到當年百度聯合車企造車,因為資質、資金以及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問題無法妥善解決,百度在投下重金后最終黯然退出了造車新勢力行列。但這種跨界聯合造車也不乏成功範例,最典型的當屬華為「提供技術支持」而打造出的鴻蒙智行。

對於京東進入汽車賽道的理由,筆者認為非常簡明。財報顯示,京東核心的零售業務已進入平緩增長期,迫切需要打造出第二增長極,而可以容納海量資金且「錢景」廣闊的汽車行業,應該是目前最理想的可選項。但京東此時入局汽車又似乎並非一個好時機。畢竟,即便是如日中天的新能源汽車,也在中國車市進入了紅海式競爭,這也使得包括比亞迪、吉利、奇瑞等中國車企紛紛全力在歐美和東南亞開拓藍海市場。不過,從短線來看,這個時機又選得不錯,畢竟11月9日的新車發佈日就在「雙11」前夕,京東的眼光堪稱敏鋭且狠辣。

從京東的后續聲明中可以分析得出合作三方是各司其職這一答案。京東有平臺、有數據,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供應商,而廣汽是老牌國有車企。作為整車製造的「第一責任人」,筆者認為廣汽的擔子最重,壓力最大。畢竟,雖然如今廣汽有埃安和傳祺兩大品牌深入到了新能源領域,但是相較傳統燃油車時代廣本和廣豐排長隊、加高價的火爆,廣汽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因此此次三方合作,廣汽自然是最輸不起的。

如此看來,其實京東完全能以相對較為輕松的心態步入汽車賽道。筆者認為,在未來的合作中,三方的「各司其職」非常重要。原本合作三方就各具優勢,如果能都把分內之事做好,那麼車、馬、炮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而如果不能整合資源,各行其道,那麼好棋就極有可能會淪為臭棋。而在車、馬、炮之上,筆者認為還必須得有一個「帥」,作為指揮棋子的中樞和保障,讓三方合作可以充分借鑑前輩的成功經驗,避免重蹈前車之覆。

入局汽車的紅海,京東可能沒能搶下先機,但是縱觀漫漫的歷史長河和悠久的汽車發展史,這個時間也並不晚,對於飛奔中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而言,如今不過只是剛剛起跑,完全還容得下幾條新「鮎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