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風騰挪,嵐圖上位

2025-10-16 08:06

文 | 光子星球

首個「國家隊」新能源汽車品牌IPO即將誕生。10月2日,嵐圖汽車正式向港交所遞表,距離8月22日發佈上市公告,纔過去了2個月不到。

「閃電速度」來自於嵐圖採用了國內相當少見的介紹上市方式,相較於常規IPO流程簡單了不少;與此同時,東風集團股份也將私有化退市,「一進一退」協同下,東風完成對嵐圖的「禪讓」。

需要注意的是,嵐圖不發行新股,也不募集資金,這意味着其IPO目的與新勢力們有很大不同,並非爲了解決資金問題。事實上,背靠東風的嵐圖是「含着金湯匙出生」,從來沒有缺過錢。

其核心目的在於改善集團估值。此前東風集團股份在港股市場的估值長期偏低,股票價值遠低於淨資產,目前市淨率甚至不足0.5,基本已喪失了正常融資能力。而近年來增長迅速的嵐圖,無疑更適合向資本市場講一個新的「故事」——作為集團旗下的優質新能源資產,「成長性」是嵐圖顯著區別於東風的標籤,獨立上市可以實現估值邏輯切換。

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東風和嵐圖的此番「騰籠換鳥」,也是在為央國企新能源汽車改革趟一條可行的發展之路。作為為數不多成績尚可的國資品牌,嵐圖需要樹立一面「旗幟」,為其他國資新能源汽車提供可複製的成功經驗。

基本可以預見,嵐圖上市短期內股價將迎來一波上漲,進而實現集團估值的「躍升」。此前市場已給出了正面反饋,8月底東風集團股份復牌開盤便大漲近70%。

但打鐵還需自身硬,資本市場的如魚得水並未改變嵐圖的基本盤,和白手起家的新勢力相比,嵐圖的產品矩陣還需要進一步優化。隨着「紅海」競爭愈發嚴峻,肩負重任的嵐圖,壓力也不小。

新的頂樑柱

亮眼的財務表現,同樣是嵐圖上市的「加速器」。若成功登陸港股市場,嵐圖將成為繼蔚來、小鵬、理想、零跑后的「第五人」,更將是第一家盈利上市的新勢力。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2到2024年,嵐圖收入由60.52億元增長至193.6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70%;同時虧損由15.38億元收窄至0.91億元,並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實現單季盈利。

此前嵐圖CFO沈軍曾表示,如果月銷量能夠有一萬輛,就具備了IPO的條件。2024年底,嵐圖連續三個月銷量過萬台;今年5~9月,嵐圖又連續5個月達成這一目標,徹底坐穩了「萬輛俱樂部」位置。

除了銷量的穩定上升外,嵐圖財務數據的好轉更多來自於毛利率的提升,這一數據從2022年的8.3%提升至2024年的21%,今年前七個月進一步微漲至21.3%,已經超過了理想汽車。今年1-7月,嵐圖實現收入157.81億元,同比增長90.2%,利潤為4.34億元。

當然,令人羨慕的毛利率是嵐圖高端化戰略的必然結果。作為一個起步就定位中高端的品牌,嵐圖的成功離不開東風的造車底藴和資金支持——相比其他新勢力,嵐圖少走了很多彎路,直接跳過了技術試錯和產能爬坡階段。

在嵐圖身上,我們也能看到不少「學步」蔚來的痕跡,例如同樣注重用户社區建設和用户體驗,「聽勸」是嵐圖CEO盧放近年來口中出現最高頻的詞匯之一,而嵐圖每年的用户之夜,也能看到不少蔚來NIO Day的影子。

嵐圖也是最快實現出海的央國企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目前其產品已銷售至39個海外國家。高端化、高增長、高利潤,從各個角度看,嵐圖都是遠勝東風的優質資本標的。當具備一定的能力時,自然就要擔負起對應的責任,東風全力「託舉」出的嵐圖,是時候為集團做出更多貢獻了。

等待打破的「夢想家依賴」

儘管處於高速增長之中,但嵐圖亦面臨挑戰,最大體現是單一車型銷量佔比過高,從而帶來了諸多市場風險。如果説過去嵐圖的成功有一定機遇成分,那麼如今嵐圖顯然需要加強多線作戰的能力。

過去幾年嵐圖的快速成長,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夢想家這款車型的帶動。其選中了一條競爭不那麼激烈的賽道,同時正處於極佳的窗口期——燃油MPV巨頭轉型新能源動作緩慢,而新勢力們那時還鮮少佈局MPV,缺乏「能打」的對手。

嵐圖夢想家與騰勢D9均是在這一時期快速崛起,形成了中高端新能源MPV雙強爭霸的格局。而兩個品牌也均面臨着一個問題,即在銷量上對MPV車型依賴過重,沒有在產品矩陣上實現均衡生長。

從嵐圖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頭重腳輕」的趨勢還在延續。在2022年,嵐圖FREE還是品牌主力軍,但夢想家從次年開始迅速起量,銷量佔比持續提升,到了今年,夢想家在品牌總銷量中佔比已經超過60%。

相比之下,嵐圖的轎車產品是唯一負增長,追光系列在2023~2024年月均400台的成績已經稱不上及格,今年又進一步滑坡,同比跌幅超過30%。

此外,嵐圖在MPV市場也面臨激烈競爭,目前其正受到「兩面夾擊」:一是隨着老牌MPV豪強轉型,其銷量正在快速攀升,例如別克GL8新能源;二是越來越多的新勢力也開始推出頗具競爭力的MPV產品,開始逐步蠶食份額,包括魏牌高山、極氪009、理想MEGA、小鵬X9等。

為應對挑戰,嵐圖計劃未來每年推出1~3款車型,以完善產品。不久前,全尺寸旗艦SUV嵐圖泰山正式亮相,集成了全域800V平臺和5C超充,並配備頂配版華為乾崑ADS 4.0,這一產品或將是嵐圖接下來寄予眾望的夢想家「接力者」。

離不開華為的「加持」

嵐圖的「依賴症」,還體現在了智駕方面。

相較新勢力,智駕向來是傳統車企最大的短板之一。在這方面,國內巨頭們採取了截然不同的兩條路線:以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城為首的民營車企選擇了自研+合作的「兩條腿走路」策略,且目前已呈現出自研為主的趨勢;而東風、一汽、上汽、廣汽等央國企則更多是直接引入成熟的頭部智駕供應商。

對於嵐圖來説,這的確是一個聰明的做法,華為的光環作用開始體現,搭載華為智駕的全新夢想家和全新知音,均在上市后有了顯著銷量提升。但這麼做也有一定代價,一方面是華為智駕的成本,會持續影響毛利率和利潤的提升,另一方面用户會逐步習慣將嵐圖產品與「四界」進行對比,加強了與華為系的內部PK。

從去年全新夢想家首度搭載乾崑智駕和鴻蒙座艙開始,華為就逐漸成為嵐圖最大的底氣之一。在去年9月全新夢想家的上市發佈會上,華為車BU靳玉志在臺上的演講時長甚至超過了盧放,導致一些到場媒體人在私下討論「這次是誰的主場?」

東風集團和華為的綁定關係也在加深。10月9日,東風奕派向公眾發起DH項目的中文名和LOGO徵集。DH項目為東風和華為聯合打造,聚焦中高端車型,該項目的合作模式與廣汽華望汽車類似,即介於HI和智選車之間,除了不進入華為的終端銷售外,與「四界」擁有相同的權益。

除了智駕,嵐圖在部分技術上較之新勢力也還有一些地方需要補齊,例如已經在小鵬、極氪、蔚來產品上廣泛使用的800V高壓平臺架構,嵐圖目前僅有少量車型使用。此前嵐圖FREE+上市時,就有部分用户表示,該車各方面都好,下單最大的猶豫就是400V平臺。

綜合來看,嵐圖的高增長性在短期內還在持續,而高端化品牌定位也逐步成為其護城河之一,但其面臨的挑戰也同樣存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想要在IPO結束后帶領集團在資本市場更上一層樓,嵐圖還需要找到更多突破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