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6 11:05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夢雪 北京報道
10月16日開盤,浦發銀行(600000.SH)股價繼續上漲,截至記者發稿,報13.37元/股,日內漲幅1.52%。根據10月15日收盤價計算,浦發銀行年內股價漲幅已達到了30.98%。
近幾個月來,浦發銀行已多次獲得股東的增持。其中包括中國信達、東方資產兩大資產管理公司(下稱「AMC」)。記者注意到,浦發銀行可轉債「浦發轉債」到期在即,兩大AMC均是通過可轉債轉股,增持該行股份。
受宏觀環境影響,近幾年AMC不良資產處置難度提升,不良資產處置收益下行;但銀行股上漲勢頭整體強勁,為AMC提供了低成本獲取高分紅資產的絕佳機會。
記者注意到,通過可轉債轉股、二級市場增持等方式,年內AMC佈局銀行股動作不斷。
年內兩家AMC增持浦發銀行
10月13日,浦發銀行發佈提示性公告稱,中國移動通過可轉債轉股形式增持公司普通股股份,將持有的可轉債轉為浦發銀行普通股4.5億股。轉股后,中國移動在浦發銀行的持股比例由17%增加至18.18%。
中國移動在發佈的公告中表示,本次增持浦發銀行,有利於浦發銀行補充其核心一級資本、提升其資本實力和風險抵禦能力,讓中國移動能夠更好地分享浦發銀行經營成效。
此番增持恰逢「浦發轉債」即將到期兑付的時間節點。公開信息顯示,浦發轉債到期日為今年10月27日。而在中國移動之前,東方資產、中國信達兩大AMC也已通過可轉債轉股的方式增持了該行。
浦發銀行9月30日公告顯示,東方資產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二級市場購入普通股及可轉債轉股的形式增持該行股份。截至9月29日,東方資產已持有該行10.73億股普通股,另持有公司可轉債860萬張。
更早之前,中國信達也通過旗下子公司信達證券和信達投資增持可轉債,並迅速轉股成為該行主要股東。6月25日,信達證券管理的信豐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累計增持約1.1785億張浦發轉債,而后在6月26日轉讓至信達投資賬户。6月27日,信達投資火速將其持有的債券轉股,轉股數量達9.12億股,佔該行總股本的3.01%(后調整為3.03%),進入該行前十大股東序列。
穩健的業績表現和強勢股價走勢成為助推兩大AMC增持的重要因素。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浦發銀行實現歸母淨利潤452.57億元,同比增長23.31%;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97.37億元,同比增長10.19%,資產總額近9.65萬億元。
表現在股價方面,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0月15日收盤,浦發銀行股價收報13.17元/股,當日漲幅達到了3.13%,今年年內股價漲幅達到了30.98%。
而AMC的增持也為浦發銀行減輕了可轉債到期兑付的壓力。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10月28日,浦發轉債正式發行,總額達500億元。2020年5月6日,浦發轉債進入轉股期,到今年3月末,未轉股的浦發轉債金額佔比高達99.9971%。截至9月30日,尚未轉股的浦發轉債金額為245.72億元,佔浦發轉債發行總量的比例下降至49.14%。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銀行可轉債若到期贖回,則需向投資者兑付鉅額的本金和利息,可能造成銀行資金緊張。同時,若可轉債到期未能轉股就無法補充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銀行可能需通過其他渠道融資,增加成本和難度。
AMC頻頻增持銀行股
近年來,在監管對AMC聚焦主責主業的引導下,AMC的非主營業務正在收縮。疊加宏觀經濟壓力下不良資產變現難度的加大,存量資產減值,AMC正普遍面臨資產回收率下降,資產處置收益下行的困境。
而銀行股市場的高漲則成為助推AMC增持銀行股的重要因素。據統計,自2024年「9·24」行情啟動至今年9月24日收盤,中證銀行指數近一年累計漲幅約為24%。記者注意到,AMC主要通過可轉債轉股、二級市場增持等市場化手段加碼銀行股。除浦發銀行外,光大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也獲得了AMC的增持。
今年7月,光大銀行發佈公告,稱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金融資產」)在今年1月至7月,增持該行A股股份約2.64億股,H股股份約2.79億股,合計佔總股本的0.92%,持股比例由7.08%增至8.00%。
中國銀行亦在港交所披露,中信金融資產於6月27日增持中國銀行H股,持股比例由17.32%上升至18.02%。
今年6月,民生銀行選舉長城資產副總裁鄭海陽為該行非執行董事,透露出長城資產已經持有民生銀行超過3%的股份。
更早之前,在2023年,中信金融資產還通過可轉債轉股方式,將其持有的1.4億余張「光大轉債」轉為光大銀行A股普通股,一舉成為光大銀行的主要股東之一。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為,大型AMC入股、增持上市銀行,更多的是投資行為。AMC資金量大,但投資回報率要求高,因此投資決策相對審慎,在此背景下,股息率高且業績穩定的中大型銀行是較為契合的投資標的。
這在中國信達的財報中也有體現。在2025年半年報中,中國信達提到,截至6月30日,持有浦發銀行9.18億股,「當日按權益法覈算該聯營公司投資,應享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201.34億元,較初始成本溢價72.28億元,已調整相關權益科目」。也就是説,中國信達因增持浦發銀行獲得了72.28億元的盈利。
「但這並不意味着,未來AMC都要入股或控股銀行。」董希淼指出,當前AMC對銀行的投資大多以盈利補充為目的,而不是要控股銀行,相反的是,頭部AMC均在加速聚焦主責主業,近期,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就出清了其所持有的長城華西銀行9.43億股股份,由四川銀行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