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預測報告:發展環境、全景概覽、競爭格局及投資前景分析

2025-10-15 23:42

(來源:電能革新)

報告導讀:

新型電力系統是一個以新能源為主體、涵蓋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售電及用電等多環節的綜合性能源體系。其主要特點是推動綠色低碳轉型,融合多種能源形式,依賴先進的數字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根據行業分類,新型電力系統主要分為傳統能源(如火電、水電)和新能源(如風電、光伏),並且強調集中式與分佈式並存的模式。從分類來看,新型電力系統主要包括發電側、電網側、用户側和儲能側四個核心部分,其中發電側以風能、太陽能(4.7300.040.85%)等可再生能源為主導,與傳統能源形成多源協同互補;電網側則向柔性化、智能化和數字化方向轉型;用户側呈現出負荷柔性化和綠電消費比例提升的趨勢;儲能側則通過多類型儲能技術的應用,保障系統的動態平衡。近年來,在全球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作為能源領域的關鍵發展方向,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新型電力系統不僅能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還能增強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2025年,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組織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第一批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先期圍繞構網型技術、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智能微電網、算力與電力協同、虛擬電廠、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電等七個方向開展試點工作,這為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數據顯示,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規模呈現逐年上漲態勢,2024年中國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2600億元。目前,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競爭格局逐漸形成。一方面,傳統電力企業積極轉型,加大在新型電力系統領域的投入;另一方面,新興企業憑藉技術創新和靈活的經營模式,也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同時,隨着市場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國新型電力系統行業企業主要包括國電南瑞(23.6900.160.68%)中國西電(7.3600.273.81%)平高電氣(17.7100.211.20%)思源電氣(107.5804.754.62%)四方股份(24.8802.269.99%)、中節能、許繼電氣(27.4400.411.52%)派瑞股份(14.2500.201.42%)時代電氣(56.6601.763.21%)威勝信息(36.1400.641.80%)三峽水利(6.6600.000.00%)南網儲能(12.8900.262.06%)雲路股份(127.20012.3510.75%)中天科技(18.3200.382.12%)漢纜股份(3.7800.061.61%)長纜科技(18.5901.015.75%)國網信通(18.4100.100.55%)、遠景能源、特變電工(19.870-0.21-1.05%)等。

基於此,依託智研諮詢旗下新型電力系統行業研究團隊深厚的市場洞察力,並結合多年調研數據與一線實戰需求,智研諮詢推出《2025-2031年中國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本報告立足新型電力系統新視角,聚焦行業核心議題——變化趨勢(怎麼變)、用户需求(要什麼)、投放選擇(投向哪)、運營方法(如何投)及實踐案例(看一看),期待攜手行業夥伴,共謀行業發展新格局、新機遇,推動新型電力系統行業發展。

觀點搶先知:

相關概述:新型電力系統是一個以新能源為主體、涵蓋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售電及用電等多環節的綜合性能源體系。其主要特點是推動綠色低碳轉型,融合多種能源形式,依賴先進的數字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根據行業分類,新型電力系統主要分為傳統能源(如火電、水電)和新能源(如風電、光伏),並且強調集中式與分佈式並存的模式。

分類:從分類來看,新型電力系統主要包括發電側、電網側、用户側和儲能側四個核心部分,其中發電側以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為主導,與傳統能源形成多源協同互補;電網側則向柔性化、智能化和數字化方向轉型;用户側呈現出負荷柔性化和綠電消費比例提升的趨勢;儲能側則通過多類型儲能技術的應用,保障系統的動態平衡。

行業發展階段:新型電力系統三步走戰略的具體階段劃分爲加速轉型期(當前至2030年)、總體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和鞏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每個階段在電源側、電網側、用户側和儲能側都有不同的發展目標和任務。

行業政策: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踐行雙碳戰略目標,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重大舉措。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高度重視發揮電力規劃引領作用,相繼出臺《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關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於組織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第一批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政策,不斷完善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體制機制,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提供有力支撐。

產業鏈核心節點:新型電力系統產業鏈上游為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水力發電、氫能發電等;產業鏈中游為新型電力系統;產業鏈下游為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工業用電、商業用電、居民用電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市場規模:近年來,在全球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作為能源領域的關鍵發展方向,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新型電力系統不僅能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還能增強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2025年,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組織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第一批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先期圍繞構網型技術、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智能微電網、算力與電力協同、虛擬電廠、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電等七個方向開展試點工作,這為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數據顯示,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規模呈現逐年上漲態勢,2024年中國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2600億元。

發電量:新型電力系統的能源結構以新能源為主導,實現了從傳統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的重大轉變。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在新型電力系統中佔據最重要的地位。從發電量來看,中國水電發電量從2017年的11945億千瓦時增長至2024年的14239億千瓦時,年複合增長率為2.54%;風力發電量從2017年的3057億千瓦時增長至2024年的9916億千瓦時,年複合增長率為18.31%;光伏發電量從2017年的1182億千瓦時增長至2024年的8341億千瓦時,年複合增長率為32.2%;生物質發電量從2017年的795億千瓦時增長至2024年的2083億千瓦時,年複合增長率為14.75%。2025年上半年,中國水力發電量為539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3%;風力發電量為58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6%;光伏發電量為55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9%;生物質發電量為11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隨着新能源發電量的持續快速增長,將為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和清潔低碳運行提供堅實支撐。

企業格局:目前,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競爭格局逐漸形成。一方面,傳統電力企業積極轉型,加大在新型電力系統領域的投入;另一方面,新興企業憑藉技術創新和靈活的經營模式,也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同時,隨着市場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國新型電力系統行業企業主要包括國電南瑞中國西電平高電氣思源電氣四方股份、中節能、許繼電氣派瑞股份時代電氣威勝信息三峽水利南網儲能雲路股份中天科技漢纜股份長纜科技國網信通、遠景能源、特變電工等。

市場挑戰:(1)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挑戰來自風光發電相對於系統負荷的充裕性,即如何在不同時空預留足夠的靈活性資源來保障源荷雙側的電力電量平衡;(2)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挑戰來自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電力電子器件的「雙高」特性,及其所誘導的安全性挑戰;(3)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挑戰來自經濟性,也即電力市場化機制所決定的資源優化配置效率。

市場趨勢:(1)智能化是新型電力系統高效運行的核心驅動力(9.2900.050.54%)。未來系統將深度融合數字技術與電力技術,實現全環節的深度感知與智能調控;(2)綠色化是新型電力系統轉型發展的根本目標。其核心是推動能源結構從以化石能源為主導向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深刻轉變;(3)協同化是保障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機制。它強調打破傳統能源系統各環節獨立運行的壁壘,實現「源-網-荷-儲」深度融合與多維互動。

報告相關內容節選:

數據來源與處理説明:

《2025-2031年中國新型電力系統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基於最新、最全的中國產業鏈數據,融合權威官方統計、深度企業調研、資本市場洞察及全球信息,通過嚴格的智能處理和獨家算法驗證,確保分析結論高度可靠、透明且可追溯。

智研諮詢專注產業諮詢十五年,是中國產業諮詢領域專業服務機構。公司以「用信息驅動產業發展,為企業投資決策賦能」為品牌理念。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產業諮詢服務,主要服務包含精品行研報告、專項定製、月度專題、市場地位證明、專精特新申報、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產業規劃等。提供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定期報告和定製數據,內容涵蓋政策監測、企業動態、行業數據、企業排行、產品價格變化、投融資概覽、市場機遇及風險分析等。

來源:智研諮詢

來源:智研諮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