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15 16:39
智通財經APP獲悉,在創新葯企的競技場上,東陽光藥正以其清晰的戰略佈局和紮實的管線推進,勾勒出一幅從「研產銷一體化」邁向「全球創新」的進階藍圖。基於對東陽光藥(06887)研產銷一體化平臺價值、三大核心領域創新管線進展以及財務改善趨勢的充分看好,招商證券首次覆蓋便予東陽光藥「強烈推薦」投資評級。
研產銷一體化平臺構建完成 三大核心領域創新管線進入收穫期
回顧發展歷程,東陽光藥用二十余年的時間構築了覆蓋研發、生產與商業化的全鏈條能力。這一體系的價值正在加速顯現,在抗感染、慢病代謝和腫瘤三大核心領域,公司建立起豐富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研發管線。
在抗感染領域,東陽光藥重點聚焦於乙肝功能性治癒這一全球性臨牀難題。據世界衞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2.54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我國約佔7500萬。研究表明,慢乙肝患者若未接受抗病毒治療,5年內肝癌發生率達14.9%,接受治療可降至10.7%,實現臨牀治癒者風險驟降至約1%,充分凸顯了實現臨牀治癒對阻斷肝癌發生的關鍵意義。
而東陽光藥前瞻性地佈局了乙肝siRNA與ASO兩條核酸技術路徑,siRNA抑制相關病毒蛋白HBsAg合成,ASO高效降低HBsAg水平。目前東陽光藥在臨牀前研究中均展現出優於國際同類在研產品的潛力,有望成為乙肝治療領域的破局者。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依託小核酸技術平臺,將適應症拓展至感染、心血管與代謝疾病多領域。
在慢病治療領域,東陽光藥也是看點頗多,具備BD潛力。公司針對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的伊非尼酮已推進至三期臨牀,並獲得FDA孤兒藥資格,臨牀數據預示其臨牀療效及安全性均優於同類,具有同靶點最佳潛力。在代謝疾病領域,公司通過GLP-1/GIP/GCG、GDF15等差異化產品,在減重療效、給藥便利性和安全性方面尋求突破,部分產品已通過海外授權印證了其國際創新價值,其中GLP-1/FGF21已經授權出海,后續存在二次BD機會。
在抗腫瘤領域,公司儲備多個平臺技術,瞄準臨牀未滿足需求。從國產首個進入三期臨牀的FLT3抑制劑克立福替尼,到全球首創的4-1BB雙抗HEC921,再到可口服的PD-L1小分子藥物,深度佈局合成致死、 PROTAC、新一代ADC、CAR-T、TCE等技術平臺,顯示出東陽光藥深厚的技術儲備和清晰的差異化策略。
技術平臺與商業化能力共築護城河 國際化戰略開啟新篇章
在創新研發的背后,是公司對技術平臺的持續投入與迭代。東陽光藥自主研發+對外合作構建的「AI+醫藥」平臺,已成功推動由AI輔助設計的獲選分子HEC169584進入臨牀階段。
商業化層面,作為全球最大的奧司他韋生產企業,東陽光藥的兒科產品線核心品種可威憑藉強大的品牌力和供應鏈優勢,在抗流感藥物市場中佔據領導地位。由於流感本身的爆發具有一定周期性,2025年春季流感季為淡季,若2025年冬季流感季流感流行程度有所恢復,則可能為可威帶來銷售彈性。
另外,丙肝產品線擁有唯一的基因特異型和泛基因型方案的國產組合,有望依託專業的銷售網絡快速放量。糖尿病管線覆蓋全面,胰島素出海可期,目的地市場包括美國、歐洲、亞非拉新興市場等。這種內外兼修、創新與商業化並重的能力,共同構築了東陽光藥難以複製的綜合護城河。
業績增長動能明確 創新價值驅動長期成長
從財務視角來看,東陽光藥的業績增長動能清晰可見。這一判斷不僅基於其豐富的研發管線,更得益於其覆蓋全球的強大商業化網絡。
在國內市場,公司銷售網絡已全面覆蓋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近300個地級市,高效滲透超過2500家三級醫院、近萬家二級醫院以及近九萬家基層醫療機構。在境外市場,經過多年深耕,銷售網絡已紮實佈局於美國、德國、英國等八個國家和地區,為產品出海奠定堅實基礎。
這一強大的商業化能力正在驅動公司收入結構的成功轉型。值得關注的是,慢病治療藥物已崛起為強勁的增長引擎,收入從2022年的5.17億元快速增長至2024年的10.68億元,收入佔比在兩年內從13.6%近乎翻倍提升至26.6%,標誌着公司正式進入"抗感染"與"慢病"雙輪驅動的新發展階段。與此同時,隨着核心產品克立福替尼進入三期臨牀,腫瘤治療管線也已蓄勢待發,為未來增長儲備了新的動能。
基於這一增長軌跡,招商證券預測公司業績將保持穩健上升態勢,2025-2027年歸母淨利潤預計分別達到5.6億元、11.1億元和14.2億元,同期收入預計實現42.95億元、59.25億元和69.95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7%、+38%和+18%。
這一明確的增長動能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已上市的抗感染與慢病產品在強大渠道助力下持續放量及出海貢獻;另一方面,核心創新管線的巨大潛在價值正隨着研發推進而逐步顯現。當前市場估值尚未充分反映這一長遠增長潛力,為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價值機會。